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课程,社会科的课程结构是关键性问题.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便会具有什么样的教育功能.可以说,合理的社会科课程结构,是社会科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与基本需求.美国在中小学设置社会科课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当代美国社会科课程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多样化发展状态,有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有以学科综合为中心的,还有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的.跨入21世纪,社会科更有新的发展.综观美国社会科课程结构的发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特点:其一,多样化的发展状态,是有其发展历程的;其二,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得到蓬勃发展的;其三,社会科的公民教育性质,在全美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即便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者,在这一点上也都持相同的观点.而2008年陆续公布的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修订版,更是坚持了社会科的公民教育本质,强化了社会科的跨学科性.社会科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代表着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趋势.美国社会科课程发展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从中也可以为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通过课程设计体现我国在新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主张和内容,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承载公民教育的主体,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不仅深刻意识到所面临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也同样感受到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在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以标准为本"的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了《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其中为培养出更加富有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的主导思想、内容主题与结构,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综合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和构建新的公民教育课程,深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课程结构是社会科的核心问题。关、日两国的社会科在世界上比较具有代表性。以深厚的课程哲学为理论支撑,美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已经形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科综合为中心”三种类型。日本在其“复合性”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科课程结构既有类似美国之处,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同美、日两国相比,我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课程结构是社会科的核心问题。美、日两国的社会科在世界上比较具有代表性。以深厚的课程哲学为理论支撑,美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已经形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科综合为中心”三种类型。日本在其“复合性”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科课程结构既有类似美国之处,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同美、日两国相比,我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课程结构是社会科的核心问题.美、日两国的社会科在世界上比较具有代表性.以深厚的课程哲学为理论支撑,美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已经形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科综合为中心"三种类型.日本在其"复合性"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科课程结构既有类似美国之处,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同美、日两国相比,我国中学社会科课程结构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浅析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勇 《历史教学》2007,(7):46-49
一、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科是美国中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美国社会科协会(NCSS)对其定义如下:社会科是一门综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提升公民能力的学科……社会科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年轻人发展为公众做出有见地、有依据的决定的能力,这些公众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在一个文化上互异而民主的社会中的公民.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最基本的课程理念,为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宏观的规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必然引起我们广大地理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新课标>中所蕴藏的全新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真正达到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以新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是塑造学生并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不断丰富、科学,它的价值要在“创造性”使用过程中显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材的性质决定教学过程的目的、程式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运行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也就可以调整或改编教材,创造性的重组、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尹丽 《山东教育科研》2014,(4):20-22,4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社会科课程的国家。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文分析了21世纪早期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特点,包括:在课程目标上倾向培养公民行动力;在课程内容上回归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在课程模式上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在课程评价上发展表现性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科课程的目标定位、围绕十大主题的综合课程设计和社会科的有效教学等,阐述了对我国社会科课程整体建构、公民教育体系、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韩芳 《江西教育》2012,(36):14-15
社会科课程是世界许多国家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课程。澳大利亚社会科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作为公民教育课程的引进、公民教育目的的弱化、公民教育目的的重新确立和不断完善四个阶段;与之对应,澳大利亚公民教育也历经了发展、荒废、复兴和全面发展的路程。澳大利亚社会科课程与公民教育的嬗变例证了社会科课程与公民教育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真“作为抓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真话,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公民,培育良好公民是“德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将公民教育纳入“德育”。但是,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往往缺失培育权利主体、理性主体等现代公民教育理念。本文将从几则课堂教学案例说起,进而揭示出“我在·我思·我言”,是当代公民教育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在构建学校创新体系中形成学校文化,实现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本的人才文化;以两个基地建设为依托,形成德育特色文化;以课外活动为舞台,形成校园文化;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形成育人文化。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校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是美国中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美国社会科协会(NCSS)对其定义如下:社会科是一门综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提升公民能力的学科……社会科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年轻人发展为公众做出有见地、有依据的决定的能力,这些公众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在一个文化上互异而民主的社会中的公民。20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制订课程标准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社会科作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科目的国家,迄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年左右的历程。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历经了三次影响较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的标志是社会科的初创和确立,也是美国公民教育从分科走向综合化的开始;第二次变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即所谓“新社会科教育运动”;第三次变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标准运动并延续至今,在这场制订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浪潮中,美国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科课程标准,目前,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