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技术虽不能完全取代污染控制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主导地位,但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绝对不像一些人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它已成为环境保护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并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虽不能完全取代污染控制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主导地位,但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绝对不像一些人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它已成为环境保护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并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世界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生物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的效应和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身为一位地理教师,更应注重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生存,普及并加强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普及大众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环境保护方面的观念和意识是在每个人的身边小事中体现的。学校也会组织相关的活动,促进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废物利用夏令营就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钟清华 《考试周刊》2014,(43):154-15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素质教育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和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发展,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 一、直通教材,以国情建立学生环保意识 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点,分别是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观.利用环境保护的意识去发展经济,结合科学的发展路线去实施环境保护,这不仅是当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所以,通过环境保护来阐述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保护研究"保护我们的共有家园"时,应该通过以下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9.
宗建明 《文教资料》2005,(3):185-186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面对污染严重的大自然,人们开始惊呼:“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保留一个洁净的地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目前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一、知——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状况环保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顾佶 《考试周刊》2008,(22):166
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新兴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这门新兴学科很重要,必须负责任地上好每一堂课.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备课.因此,备课就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谈谈信息技术课备课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很显然,《课标》凸显了“兴趣”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陈家辉 《广西教育》2008,(26):44-45
环境保护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环保网进行的一项“全民环境意识情况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很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模糊,参与程度不高,对环境形势的了解还很不够。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任务的需要。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新课程改革,把环境教育列入了化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完成化学学科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教育,既为高一级学校环境专业输送合格新生,又向社会培养大批的初具环境保护意识的劳动后备力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显然,《课标》凸显了"兴趣"与"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意识的培养应从幼儿抓起,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而环境保护在将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等,具有深  相似文献   

16.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新课程改革,把环境教育列入了化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完成化学学科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教育,既为高一级学校环境专业输送合格新生,又向社会培养大批的初具环境保护意识的劳动后备力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等师范学校开展环保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保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培养师范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位师范老师肩负的使命,身为一位生物教师,更应注重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公众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其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何,公众参与情况如何,将决定中国环境保护的未来走向,也是中国政府及其地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在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较新颖的课程,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参与意识极强。但却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都特别想自己动手,不想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外,还要具有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能力。Moodle是一款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