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艺术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从宏观上看,这一信息由陈列艺术设计者通过对陈列展品的组织与设计,发送给观众并为之所接受,以奠定观众接受陈列艺术信息的基础。反过来,作为信息接收主体的观众,在其主动、积极的接受信息过程中,经过回输渠道又将在审美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感知、情感、想象等信息再反馈给博物馆职能机构和陈列艺术设计者,使  相似文献   

2.
谈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应加强观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博物馆门前冷落、观众寥寥无几的局面,博物馆人只有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高品位的陈列和丰富多彩的专题展览,才能吸引观众,促进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这已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可以说,观众对陈列展览的反映,是评价陈列展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敏 《青年记者》2006,(18):78-79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的陈列是一门艺术,它在给观众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一个陈列展览只有寓教于美,将主题内容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对观众有吸引力,才是成功的。因此,参观陈列展览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江西是著名的瓷省,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瓷都。《江西名窑名瓷》展览是江西省博物馆一个重要的基本陈列。此次问卷调查选取《江西名窑名瓷》展,旨在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江西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观众情况、观众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本文主要对此次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内容主要包括观众基本资料分析、观众参观情况分析、观众参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论博物馆观众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即是参加。权威的解释大概也不会比此解释更全面、概括。博物馆界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参与概念表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和博物馆参与社会两个方面”。博物馆参与社会方面,是指博物馆站在合适角度干预社会某些活动,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上的作用。而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我认为也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博物馆之友”这样的组织,组织观众中对中国博物馆事业有着贡献、作用或者热爱博物馆事业的人士关心、支持、爱护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是一座现代化陈列馆,它不仅具备先进的陈列设施、陈列内容、陈列形式,其服务设施等综合环境均十分现代。陈列面积共计5900余平方米,分设珍宝馆、青铜器馆、瓷器馆、玉器馆、陶器馆、织绣馆、漆器馆、书画馆、民俗美术馆、陈之佛艺术馆和现代艺术馆十一个馆,不仅陈列内容丰富,陈列手段也十分先进,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陈列精品。艺术陈列馆开放之后,从9月底到12月,仅3个月,观众参观人数即达20万人次,其后,从2000年元月到2月,两个月内,观众参观量又有10余万人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观众参观量已远远超过往年。2000年3月…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陈列与展览效果好坏、生动与否、对观众有无吸引力。主要是形式设计能否利用合适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去抓住和打动观众的心。如何去抓住和打动观众的心,产生一定的魅力,做为形式设计工作者就需要对观众心理进行一些研究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陈列展品是文物藏品的有序的组合,陈列展品的内容结构则是陈列这一系统的具体的构成形式。设计陈列内容,除根据陈列主题,处理所掌握的文物藏品资料以外,还必须研究陈列展品内容结构及其一般特点,必须研究观众在参观中的认识结构(包括认识层次和心理过程),因为它是决定展品内容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每当我到外地时,总是尽可能地参观一下当地博物馆的陈列。因工作关系,我有时也参加本馆一些陈列展览的值班工作。站在一名普通观众的角度我从中观察、了解并切身体会到一些应当引起陈列工作者注意并需要改进的问题,在此罗列如下,正确与否还望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