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收藏》2014,(6):161-161
郑爰居(1891~1958年)名云渠,又名再时,号爱居,山东诸城人。擅书法、绘画,现代著名金石艺术家、藏书家。早年毕业于山东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在青岛等地从事律师工作.期间专注收藏金石汉印及古籍,卷帙浩繁,十分丰富。著有《王策友年谱》《高南阜年谱》《王筠年谱》二卷、《王筠文集校录》二卷、《西昆酬唱集笺注》。其中《王篆友年谱》被山东省博物馆珍藏。  相似文献   

2.
摩卡 《网球》2010,(3):62-65
塞琳娜·威廉姆斯好像并没有做好迎接这场胜利的准备:双腿上缠绕的白色绷带,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她还没能在“偶数年”里赢下澳网冠军。没有人会对她闯入决赛而感到意外,但也没有多少人笃定她能够击败海宁,问鼎冠军。就像是没有人怀疑她能够追平比利·简·金的大满贯锦标纪录,但也没有多少人想到,她会在2010年伊始,就实现了这个成就。  相似文献   

3.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26-128
无论从她的名字还是外表来看,第一次认识易淑娴的人一般猜不到她是练体育的。她给人的感觉像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骨感女子,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事实也是这样,之前就知道她喜欢看书,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偶尔打球的时候能碰到她在教球,感觉她很善于看透学员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与学员沟通,让学员喜欢跟着她学网球。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13,(4):21
一天晚上,一个女孩参加完朋友的生日派对后,从餐厅里走出来。此时,天色已晚,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尽管女孩的住处距离餐厅只有十分钟的路程,可她还是感到有些莫名的紧张和不安。走着走着,女孩突然感到身后有一个人在悄悄尾随她。她走的速度快,那个人也跟得快。而当她故意放慢脚步,身后那个人的速度也会慢下来。女孩感到有股冷汗正顺着她的脖子流  相似文献   

5.
在西安提起程春兰的百采梅花图不少人都知道这位老人.她的画她的人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的名字就叫程春兰,她生于1928年。出生在一个书画世家,白幼便酷爱绘画,从小便跟随姥爷舅舅学画,后来参加了革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投笔从戎,  相似文献   

6.
刘斌  宗河 《新体育》2003,(2):54-56
有人因为她的美丽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有人为了借助她的魅力为自己扬名而亲近她;有人由于她抢走了所有人的风头而嫉妒她……种种原因,使那么多人都对她爱恨交加。  相似文献   

7.
素描李雯     
李雯,这个名字和香港歌星同音的四川妹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四川女排的当家花旦,她那凶猛的扣球和顽强的作风被球迷称道,然而球场外的她却给人另一种感觉,漂亮、开朗、爱好广泛是所有熟悉她的人对她的一系列注解。  相似文献   

8.
玛丽·皮尔斯属于这样一类人:见过她,就会记住她。 也许称她为第一眼美女比较恰当?倒不是说她的五官有多么标致,而是当她那修长妖娆的身材、一头金色秀发与执著热切的打球姿态结合在一起时,便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引力,那种清冽中夹杂着野性的女人香。 所以有很多人爱她。疯狂的男球迷甚至身着“皮尔斯式”的性感网球裙招摇过市。 她也爱很多人,她的主持者、朋友、亲人、心上人。 对知今的皮尔斯来说,爱就是信念。她经历了很多才成为今天的自己,虽然严重的伤病使她的事业陷入了低潮,但她绝不轻言放弃。对于一个26岁的成熟女人来说,生活不可能完美,但可能幸福。  相似文献   

9.
陈跃玲行老七。一大家子人,如果没有她,便极无味。这一家子只有她在的时候,才有笑声。才有生气。她爸爸最喜欢她,有她陪酒,她爸就能多喝几杯。但毕竟她在家的时候少,十来岁就离家去省城练竞走了。她想父母、爱父母,极有孝心。每次回家都要给父母带很多东西,每次谈到父母,就充满感情,有时不知不觉就掉泪。陈跃玲看上去开朗活泼,不熟悉她的人,常有这种错觉,以为她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女孩。其实,她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有一次我跟她聊天,她突然告诉我:“我讨厌自己  相似文献   

10.
我想更懂你     
A:我喜欢把这首歌用作她打来电话时的铃声。B:我喜欢把这首歌用作她打来电话时的铃声。A:她是我这个世上最爱的人。B:她是我这个世上最爱的人。  相似文献   

11.
封面故事     
她有着飘扬的金发,娇美的面容和修长的四肢,她名叫玛利亚但她不是莎拉波娃。你也许不会认同她将和莎拉波娃一样优秀,但你无法排除那种愈加明显的可能。在中网,球迷见识了她不逊于莎娃的美丽也见证了她的努力,她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训练场上, 走出训练场的她对球迷们的签名和合影的要求也总是微笑地接受。她清纯的微笑让人喜爱,精彩的回球让人欣赏,在对阵孙甜甜和莎拉波娃这些人气明星时总能听到“倒戈”的球迷尽情呼喊着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郑洁,人如其名,简单而踏实。单凭她的身材,很难让人相信她是中国最好的网球运动员之一。她的成功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当时多少教练看到她时都想放弃,但她的执着和灵气支撑着她晋升为中国最好的女网运动员。她的双打搭档晏紫曾被国家送往美国特讲,李娜和李婷很早就被国家确立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些,郑洁都不曾有。当那些看着郑洁长大的教练看到她今日的成就,他们一定会说,这个女孩,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2010,(7):52-55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以幻想建造的巴黎,也许是《巴黎圣母院》的非典型浪漫,也许是《人间喜剧》的末世浮华。每个人对巴黎的印象都不同,有的说她冷漠,有的说她昂贵,有的说她混乱,更多的人说她时尚。 这个初夏,巴黎最迷人的季节,本刊应知名腕表品牌浪琴之邀来到浪漫之都,观看传奇法网,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梦幻旅程。  相似文献   

14.
她曾经是中国游泳的兴奋点所在,她的身上,曾经寄托了多少人对中国游泳的希望,她奋斗过,她辉煌过,然而她现在却无声无息。于是,人们在问——娃王,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陈敏 《新体育》2005,(3):50-51
叶莉英成为LPGA的第一人,这是中国高尔夫业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而在3月份,这位第一人就要迈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选手征战LPGA的第一步了。大多数人都对高尔夫和LPGA没有概念,可以打个简单的比方:叶莉英打进LPGA在业界中的意义就相当于中国足球队在2002年冲进世界杯的意义。不过从叶莉英身上似乎看不到“第一人”那种气势,她不喜欢这种说法,她喜欢轻松地笑。但她也会强调“要拿2006年的正式参赛卡”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她是严肃的。而在更多的时候,在球场上,她心静如水,因为她认为:打高尔夫,其实就是跟自己打。一纸招聘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6.
万哲  林大如 《垂钓》2008,8(3):69-69
我的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酷爱垂钓,但她的垂钓三部曲却鲜为人知,其实早先她是坚决反对垂钓的,这要从我的父亲说起。  相似文献   

17.
我外婆72岁了,原本是个脾气很好的人,跟同事、家人相处得都很融洽,但是近些年却越来越固执了,就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例如,有人上门推销电话卡,因为就她和我外公两个人住,当时我外公怕不安全不让开门,她不听,不仅买了还让人进屋坐。事后我们都跟她说:一是她不能辨别电话卡的真假,可能会上当;二是两个老人在家,让陌生人进屋是不安全的。她都听不进去,说试了卡是好的。所以后来又有来推销电话卡的,她还是照样,结果那回就买了张假卡。我们都以为吃一堑长一智吧,但是她又买了第三次。  相似文献   

18.
谢明 《网球》2010,(5):172-172
荷兰动物学者巴尔斯通以研究苏门答腊巨猿的性行为而出名.她那篇轰动一时的论文发表在1935年《自然科学》杂志上.思考的深度连弗洛伊德都未能企及.并为很多小说家的写作提供了灵感。在她30年代著名的丛林探险经历中.她曾经雇佣了大量阿泰西部落的人来为她工作.至少她捕捉那只叫做露西的巨猿的时候,就动用了三十个人.由此她和阿泰西部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巴黎总部的办公室里,一位已经从事 WTA公关宣传工作长达15年的官员隔着高高的办公桌缓缓地对我(本书作者)说:“玛蒂娜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讲究细枝末节,抬杠较真儿,不是她的性格。她曾经不理睬《今日美国》杂志的记者长达两年之久,就因为不喜欢他们报道中的叙述。如果玛蒂娜认为她不喜欢你,那么,她就是真的不喜欢你;而当她拒绝时,她是真的拒绝。” 在巴黎采访完玛蒂娜的几天后,我在逛街时与她不期而遇。当时她正在ESPLANADE街闲逛,没有保镖跟随。她不需要他们,就她一个人。她…  相似文献   

20.
中超人生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这样描述人们对纽约的爱恨交织:"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那么也带她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也许,我们也可以把纽约改为中国足球。每一个足球人都在其中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