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开展幼儿科技教育的适宜环境 科技教育的环境应体现为丰富的物质材料与和谐的心理环境相结合的共同体。作为科技教育的物质材料应注重“具体、安全、美观、可变、系统又能操作”。作为心理环境应考虑到“尊重幼儿人格、兴趣、需要和保障幼儿的权益”。力求达到人、自然和科学之间的和谐统一。1.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的物质材料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我园开辟了“科学发现室”,提供了大量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玩具、实验用品、操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取放、自由操作、自主游戏…  相似文献   

2.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本能”。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动态认识,使得幼儿科学教育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较,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幼儿的亲自参与和幼儿动手操作,它主张让幼儿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那么,在设计一次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到底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准确定位1.教育内容的选择。科学教学不同于过去的常识教学,在原“常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新内容,所以内容选择的范围相当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不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它更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师要发现、保护、培植幼儿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例如,自由活动时,幼儿喜欢将黑板上的磁性教具一块块排队,其实他们对磁铁有所发现并在探索;在玩弹力球时,孩子们将它们压扁又恢复,并且乐此不疲,教师就应因势利导,扩展成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2.教育内容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3.
常玥 《教师》2010,(23):28-2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依据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开展了以“欢乐水世界”为主题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在幼儿的嬉戏和科学的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学应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的职能也应从科学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一、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幼儿进入科学探究的空间幼儿的科学探究活…  相似文献   

5.
《纲要》中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因此根据《纲要》精神,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对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科学的组织策略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万琴 《南昌教育》2006,(11):40-4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要求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幼儿工作者“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也就是说,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欲望和精神,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7.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们从中体会到,《纲要》对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传统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甚于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活动,注重活动的结果甚于活动的过程.根据新的《纲要》精神,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应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本文以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五彩的气球"为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洪玉 《幼儿教育》2004,(11):25-2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学应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现象神奇有趣,科学活动丰富多彩。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不同于知识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它以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可见,为科学活动准备足够的操作材料,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做中求发展     
《纲要》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教育活动所蕴涵的价值已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纸桌”这一活动的材料准备比较简单(纸、胶水、积  相似文献   

13.
种植活动蕴含的教育契机无法用言语表达。如何有效地开展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呢?一是游戏让种植活动富有趣味;二是在观察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三是记录让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成效;四是在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五是在合作探究中收获成长。要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开放的探究场所,引导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种植活动中和孩子一起体验、探索、收获,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幼儿园探究性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也能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从而引领幼儿步入科学领域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近年来,我国很多幼儿园开展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但由于一直存在科学教育就是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陈旧观念,而且幼儿园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宗旨的理解有偏差,局限在通过让幼儿动手动脑来更好地学习或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因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简单粗糙随意,不具有系统性,很难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为此,作者在与美国科学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一事例中首先应该肯定,教师确定的观察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且把幼儿的兴趣与教育目标自然地结合了起来,这才引发了幼儿持久、深入探究的积极性,以至于当教师要组织交流时,幼儿还久久沉浸在“玩”的热情中。组织“交流”环节的失败,引起了我们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幼儿教育中,通过给幼儿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投放材料,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引发幼儿的探索动机和兴趣,从而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伍海虹 《考试周刊》2011,(6):233-234
要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将科学探索活动隐藏在区域游戏中时,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也许从头至尾都是“玩”的过程。正是在“玩”的同时,不自觉地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自发性的科学观察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李微玉 《幼儿教育》2012,(Z1):66-67
教师在探讨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有很多困惑和问题,例如,这个科学原理用这样的探究方式合适吗?怎样的材料适合幼儿操作与思考呢?为了更多地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去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我们尝试以体验式教研活动引发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与理解。下面记录的是一次关于科学教育活动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和有关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主要的目的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丰富科学经验,复习巩固已获得的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