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肃省东乡族与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肥胖度等指标进行处理,并与同龄汉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乡族学生的整体发育水平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发育年龄迟于汉族学生1-2年;东乡族与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差异具有年龄阶段性,在青春发育期,东乡族学生的身体形态较汉族学生瘦;东乡族学生的心肺功能较汉族学生差,且突增年龄较汉族学生迟1年;东乡族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且突增年龄较汉族学生迟1-2年;甘肃省学生整体肥胖度为正常偏瘦,东乡族学生的整体肥胖度低于同年龄组汉族学生(P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为东乡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及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2000年和2010年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来,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但胸围却出现负增长,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除男生的肌力、耐力和男、女生握力有所提高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多项指标均值均低于同期甘肃汉族水平。结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体质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3.
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苗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15年间,土、苗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15年间,土、苗族学生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15年间,土、苗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多数出现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兰州市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分析中以。15个标准差的界值划分身体素质的增长的阶段界限。没有按传统方法认为“连续几个较快年龄组为快速增长期”,而是将属于某个界植范围的年龄组均列入该增长阶段。分析结果表明:男在18岁和19岁前,女在16岁、17岁前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达高峰值。除个别项目外表现为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速度减慢,缓慢增长时期,峰值后有所下降的阶段性发育特征。但各阶段又包括连续的几个年龄组和不连续的年龄组。因此表现为波浪式增长特征。随年龄增长的趋势男生持续时间长,女生持续时间短,而且随年龄增长男女之差呈显著增大的趋势。身体素质男生优于女生,其中柔韧性女生优于男生。速度项目城市男女生优于乡村男女生。上下肢力量、耐力创乡村优于城市。  相似文献   

5.
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家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现察、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15年间,湘西土家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个男生提高幅度大于女生,发育速度均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单细、瘦弱的体型得到改善,体型朝匀称方面发展;肺活量平均值男女学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个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男女学生多数出现下降,其个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5年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回族、维吾尔族学生明显快于东乡族、土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东乡族女生和土族男女生外,其余少数民族学生纤细、瘦弱的"豆芽菜"体型基本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土、撒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并通过两个少数民族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土、撒族学生体质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实行民族优生、优育、优教,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西部开发,青海经济的振兴,提供合格的人才储备.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土、撒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很快.同时,发育过程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土、撒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为负,其中,土族学生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撒拉族学生;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撒拉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出现下降,其中,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提高幅度多数大于撒拉族学生.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985年和2000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5年来,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乡村女生胸围却显著降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不均衡,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乡村男女生。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城乡男女学生均大幅度降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城乡男女生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大幅度降低,上肢力量薄弱现状仍未改变。城乡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2,9(2):92-94
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土、撒、汉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15年间,土、撒、汉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在长期趋势中仍处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土、撒学生有提前的趋势,汉族学生多数出现推迟;胸围平均增长值,土族学生出现负增长,撒、汉学生有所提高。(2)15年间,土、撒、汉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汉族学生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土、撒学生。(3)15年间,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撒、汉学生各有增减,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年来,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羌族学生有较明显的下降,而藏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1985年和2000年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 2 0 0 0年和 1995年中、小学生在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 ,2 0 0 0年北京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 ,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 ,而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地区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海省 1991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青藏高原地区土、撒、汉族学生的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营养状况作 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 :9年间 ,土、汉族男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和近视患病率均出现下降 ,女生出现上升 ,撒拉族学生出现下降 ,其中 ,土、汉族小学、高中生出现上升 ,初中生出现下降 ;9年间 ,土、撒族学生龋患率出现下降 ,汉族学生出现上升 ,土、撒、汉族学生龋均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处于很低水平 ;9年间 ,土、撒、汉族学生低 Hb检出率除土族男生外均出现上升 ,蛔虫卵检出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撒拉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出现下降 ,土族男生出现上升 ,女生出现下降 ,汉族学生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畲、汉族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可比性原则,将福建省畲、汉族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畲族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学生。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对福建省各族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锻炼意识、锻炼兴趣与锻炼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海东地区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体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体育科学》2004,24(3):45-46,57
通过对高原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与同龄汉族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研究高原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体质现状,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土族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落后于同龄汉族;呼吸机能状况土族明显好于汉族;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6.
1985—200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湘西土、苗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多数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且苗族学生快于土家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除力量素质外)多数出现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与全国汉族中小学生体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同全国汉族学生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调查了海南省黎族学生的体质现状,就如何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黎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发育落后于同龄全国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85年-2005年间4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对我国汉族7~22岁儿童青少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与素质水平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20年来我国汉族学生机能和素质总体变化特征为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除13~18岁男生外,其它学生的力量耐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耐力素质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仅表现在学生持续跑动能力上,而且在心肺功能上也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在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除城镇男女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外,我国学生其它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男女生爆发力和速度素质提高幅度较大,而耐力素质下降最大则是处于高中阶段(16~18岁)的学生。(3)在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我国学生机能和素质呈全面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耐力素质。城镇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中学生幅度大于小学生。进一步分析这10年的变化情况发现,在2000-2005年这5年里,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幅度.比1995—2000年的5年里下降的幅度大。(4)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参加时间不足和参加程度不够。(5)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泛化”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估体系尚不能很好的围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对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特尔斐法等方法,以我国8大地区4800名知识分子作为研究对象,4619名非知识分子作为参照,对知识分子健身状况与其身心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知识分子健身状况总体水平偏高,且存在民族、性别、职业、年龄结构、健康、城乡、职业类型间的差异;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明显好转。不同健身水平的知识分子,其生活方式、职业特征、身体与心理自我感觉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方式、职业特征可以作为知识分子健身、健康状况的有效预测因子。身体与心理自我感觉可以作为知识分子参与健身活动心境状态的有效显示器;知识分子健身状况与其健身心理呈正相关,随着知识分子健身心理水平的提升,其健身水平呈现向上趋势。不同健身水平的知识分子,其健身心理各要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苗族城镇中小学学生体表面积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苗族城镇中、小学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苗族中、小学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标准公式,对苗族城镇中、小学学生体表面积进行研究。结果:1)苗族中、小学学生体表面积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男、女生均可分为匀速、快速、减缓3个时期;2)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15岁以后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与汉族学生比较,各年龄组的体表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汉族学生具有一致性,整体生长发育状况与汉族学生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可建立统一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