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发展观片面地强调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具体表现在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诸多方面。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人类发出“增长极限”的叹息。本文研究了现代科技革命的复杂性理论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运用耗散结构、超循环理论,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选择与21世纪新型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生态文化选择及其价值观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人文价值取向等全新的文化理念。这是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及其发展模式经由深邃的理性反思以后总结出的科学思想成果。  在非编年史上,人类文化总是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具有统一的人类文化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实质上是文化的演进。追溯历史,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递次发展的阶段。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成果大多是依靠损害自然价值的形式即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实现的。这是传统发展观的重要特征。人类依据“人类中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重大突破,也是当代中国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综合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其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发展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手段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辩证的国情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在通过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引起发展观念革命性变化,否定了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确立了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要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新发展观,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有关的说法是很多的,其中,有两种说法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一:38届联合国大会高级专家委员会所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  相似文献   

6.
人类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终于领悟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转的可持续性,将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因历史和现实原因,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整体、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提醒人们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既要顾及眼前的发展,更要顾及长远的发展。人类只有认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必由之路。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例如,“知常日明”意即人类认识了天地万物相互运动变化的规律,才叫明智,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观的根本内涵;“知和日常”意即保持阴阳交合达到各谐与平衡状态,才可以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树立的人地关系观念;“知止不殆,知足不辱”意即对利益、财富的攫取应在度的范围之内,起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应具有依靠一定理性的约束的行为观。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的教学目的中,也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在高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中也特别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这样的教育要求,新编高中地理教材通篇贯穿了这一思想,并在教材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为题进一步归纳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概念、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以其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荨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正确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也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分野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的鼎足局面。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是合理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它要求人们在对待环境的行为中必须遵循善待自然、关注未来和规范行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往往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首选主要产业,而生态旅游业开发中生态环境、社会、化问题和旅游经济结构问题也随之显现。保护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美,建立合理的生态旅游经济结构,寻求旅游业发展与自然、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确决策是正确行为的前提.自然景区旅游发展正确与否关系自然景区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系统发展.政府是自然景区旅游发展决策的关键主体.在主持和参与自然景区发展决策的系统过程中,坚持贯彻以人地公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为价值原则,重点关注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居民体面生存、体面就业与全面发展,着实促进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和谐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自然景区属地政府当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余华  林妙花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72-76,88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分析福安市区域人地关系特征,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述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人地关系原因,提出福安市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以期为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使畲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重大任务。高校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政工作的开展,形成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服务社会、发展特色的思政工作理念;应用科学发展观,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强调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现代人应当发展同自然的协调关系,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并理智地利用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的丰富、人化.同时,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也恰恰是促进人本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在环境和社会领域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住宅又是环境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生存空间能否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需求,它的建设及使用是否会对自然产生影响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探求可持续发展的住宅设计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前提,从住宅和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着手,探索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住宅设计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一度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本能丧失、心理恐慌等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负效应的危害、特征、扩大化原因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强生态文化和人文关怀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科学发展观,是抑制现代科技革命负效应扩大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自身--涂又光教育哲学之本体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在其中,人性(在身心之内,由知情意构成)从智德体等方面得到发展。教育自身是教育的本体,应该定位在文化之中,促进人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为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出发,以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可持续发展现的主要内涵:环境价值尺度和在实现人类利益的过程中,体现了社会公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国际公正)。并针对此情况,提出转换思维观念,加强培养生态道德品质,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