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如今,新媒体媒介"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代言词。短(微)视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而生成的新媒体媒介,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拍摄技巧,所传播内容符合现代大众吸收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这就是为何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的原因。本文对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行讨论,以抖音app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新趋势、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不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出一种可视化特征,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大量的视觉作品充斥了新媒体的传播空间。其中包括大量的新闻图片、新闻视频等,特别是微视频的发展,为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传输空间。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平台提供的传播便利,使得高校微视频创作蔚然成风。高校微视频创作迅速成为高校文化的一个窗口,它凝聚了个人和群体的力量,显示出微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高校微视频创作可促成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成功接轨,形成区域文化的隐性传播,同时,其对未来文化产业的储备意义绝不逊色于对当下文化传播的意义。无论对学生个人、高校群体还是区域文化发展,高校微视频创作均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时政类微视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现在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传统微文化、当代互联网微文化对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展开分析,并对时政微视频呈现出的官方话语的民间表达、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公共话语的情感表达、传统话语的当代表达、民族话语的国际表达等传播语态变迁和其面对传播困境的谋变之路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媒体平台和媒介资源极速膨胀,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微视频等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平台,密集的网络自制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内容选择,传统电视节目迎来了新挑战。历史文化类节目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知对文化的敬重,新媒体冲击下,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突破传播壁垒,融合新媒体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值得研究。本文以陕西卫视《丝路上有你》栏目为例,探究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以期为同类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赵波 《青年记者》2016,(2):70-71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媒体体育传播功能的开拓与发展,体育微视频已经成为体育资讯传播、体育文化构建以及体育形象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渠道.自2012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多次推出包括“中国体育微视频展播”“影像中的体育与青春”等大型体育微视频活动,而地方体育局以及体育新闻组织也纷纷跟进,推出众多体育微视频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便捷化、用户的积累和用户使用习惯的养成,移动互联已经引爆超越想象力的红利.媒体革命和支付革命迭进出全新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需求,不仅滴滴、饿了么等O2O服务大行其道,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也开始蠢蠢欲动.2016年今日头条称,在客户端阅读量中短视频内容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图文内容,每天有10亿次播放,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在经历了由文本到图形再到视频的演进,又进入了由短文本到小图形再到微视频的全"微"窗口,微视频这个新业态也普遍被认为是内容创业的一个风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社会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对短视频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催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媒体平台,对于短视频传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短视频应勇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充分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结合短视频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不断优化短视频的传播结构,才能更好地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水平,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短视频作品,从而推动短视频的长远发展。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传播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短视频传播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探究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应用启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王宇龙 《传媒》2019,(5):76-78
红色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在场传播互动性不足、感染力不强等问题,媒介化传播与受众连接失效的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VR/AR等新媒体技术,增强在场传播的互动性、沉浸感;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和视频传播、游戏传播等形式,提升媒介传播的有效性,以此实现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朱秀清  类晓冉 《传媒》2019,(1):40-42
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与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媒介融合的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衍生传播方式,微视频超越了具体作品与影像,在文化传播中异军突起。品类丰富的齐鲁文化主题微视频凭借其短而微、微而精的特质,在展现齐鲁文化多元魅力中融汇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助推齐鲁文化走出山东、走出国门。基于此,笔者分别从内容、分发、问题、策略等方面对齐鲁文化微视频传播进行研究,以期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微博以及微信和微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微"开头的新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传播时代,基于互联网客户端的快速扩展,使其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传播模式,而且向各领域渗透。新时期读者的阅读习惯发展了变化,更加趋向网络化,而且新闻阅读状态碎片化现象严重。本文先对微传播背景下的报纸编辑工作新挑战与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创新报纸编辑思维,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新趋势,"微传播"日渐成为大众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碎片化的微传播,为党委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发布和安徽政务发布两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抢占舆论阵地、改造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电视纪录片逐渐式微。在新媒介技术推动下,为了顺应时代变化,纪录片也逐渐演变出来一种新形态,即微纪录片,新媒体也成为传播纪录片最便捷的渠道之一。本文以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分别从内容创作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对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的创新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短视频作为当今时代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主导性媒介,其出现为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当下跨文化传播较为成功的案例,李子柒古风美食类短视频在海外的爆红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复杂的文字符号,视频符号生动性、可视性、临场性的特征使其在打造"共情"...  相似文献   

15.
刘炜 《传媒》2015,(11):52-53
近年来,微视频开始作为全新的视频类型出现,并成为网络视频中发展潜力最大的传播内容之一.延续《速度与激情7》的热度,6月,中国顶级越野赛事环塔接踵而至,环塔车队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热度空前,显现出体育微视频的火爆情况.狭义上讲,体育微视频就是拍摄以弘扬体育精神、丰富体育内涵、推动体育发展为宗旨的有计划、有影响的微视频类传播内容和手段.广义上讲,体育视频是以体育元素为拍摄对象或媒介的传播手段与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子鉴 《传媒》2018,(5):44-46
如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微视频恰好符合人们阅读时间碎片化、可视化、娱乐化、可复制性等的需求,迅速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互联网微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红遍整个网络,一方面在于其满足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受众想要了解新事件、新人物、新思想的愿望;另一方面,视频制作方、出品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尽其所能地对相关"网红视频""热门视频"等进行包装与推广,使其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崔文斐  倪勇 《青年记者》2016,(36):67-68
校园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困境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发展迅速,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传播生态改变的影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崛起.但与此同时,由于其半封闭性,校园传播格局的改变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学科普知识已成为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网络上传播的医学科普知识存在着诸如“真假难辨”“专业术语抽象、难懂”等问题,偏离了科普通俗易懂的特点.医生编写的专业性较强的科普知识要快速、广泛地传播,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无疑是较好的传播形式之一.因此,根据医学科普的特点,借鉴优秀科教短片、微电影等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满足微时代大众需求的医学科普微视频,已成为新媒体、医疗机构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纵观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和传播语境中早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也为整个社会信息文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播速度更快、阅读更便捷、资讯更前沿更及时、受众更广泛、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优势也使得新媒体不断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但此外,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需求增加、资讯膨胀和传播分异,也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短视频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激活了非遗传播传承的内生动力,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强势动能。柳州螺蛳粉乘着短视频的东风火爆全网,为其非遗技艺内涵的传播奠定了流量基础,也为非遗短视频研究提供了丰富例证。本文以柳州螺蛳粉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非遗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非遗文化本真流失、社会群落关注度低、传播主体水平参差问题并分析本质成因,进而提出短视频赋能非遗传播的文化进路,以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影响力,赓续其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