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课程的组织形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焊接课程中的具体运用,总结了教学体会,并对该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汪静 《继续教育》2014,(4):79-80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行动能力,即专业能力和项目能力的获得,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德国职业教育中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深化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层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到大学物理的教学当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互补偿"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物理进行了课程改革,并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本次教改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为目标,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药学服务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是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顺应时代需求、课程发展及学生学习特点.研究介绍基于项目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两者优势,对项目导向实施过程,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和实践,以便探索药学服务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行动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以《电机及控制线路安装、调试》课程为例,采用了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深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元素的改革。实践证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合工作过程导向和成果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观,围绕全媒体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专业整体策划、课程联动实施为特色的"双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打破课程、师资与技术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三教"融通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经验,以工程监理专业为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目的在于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专业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且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实践表明,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实现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与行动实践的统一,是一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建筑专业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文章讨论了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提出在会计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其在行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本文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外贸实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步骤,并界定该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