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观与奉献精神,还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为研究视角,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价值意蕴,并从教学手段、课程体系、教赛相融、校企共通、教育反馈机制等方面出发,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相关情况,剖析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大学生求职意向、个体需求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就业课程分类组织,强化实践,采取精细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就业课程的授课效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推动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创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等的需要。高校要在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下工夫,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我国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高校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创造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SYB培训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升受处分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就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德育视角分析受处分大学生行为特征和就业特征,提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据各大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状态令人担忧。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经受不了挫折和打击,抗压能力也比较差。当今世界经济滑坡,就业竞争太大,大学生经受不了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很多心理病症和心理疾病。现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就业心理问题特征、就业心理问题原因等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大规模扩招,社会庞大的就业压力令高校毕业生出路困难重重,电大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从电大毕业生出路困难的原因、电大学生及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分析入手,探究到两者的契合点是就业能力,即可雇佣能力。因而从职业指导的角度,指出应重视对电大毕业生的职业筹划与就业指导,提出了专业引导、学习方法的训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开设职业指导校本课程及职业咨询等指导策略,以提升电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和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双创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现状。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双创教育质量的评估等维度给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以期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