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7,(3):20-21
交通部上海打捞局近日宣布,我国潜水员日前成功完成了首次氦氧饱和潜水作业,潜水深度达103.5米,在深海中作业时间长达126小时。这标志着我国氦氧饱和潜水技术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内河潜水作业过程中潜水员的呼吸气源的供应与应急保障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内河潜水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可作操作性的水下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3.
"翱翔号"自主变形仿生柔体潜水器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支持下,由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50试验场与昆明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制.2016年"翱翔号"自主变形仿生柔体潜水器通过海试验收(图1)与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标志着我国在仿生柔体潜水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完成具有应用能力的仿生柔体潜水器1?025?m大深度滑扑一体海上试验(图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是实现陆地地下资源和人工目标体的高效、大范围、非接触式探测解释的重要手段,但其一般探测深度为地下30~500?m,存在探测盲区(30?m以浅).为实现全深度覆盖无盲区探测,同时突破国外公司长期以来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内蒙古灵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了"机载地下矿产与水资源探测仪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8YFF01013300).  相似文献   

5.
8月6日,工作人员在“深潜号”上的潜水控制舱里调试设备 当日,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交通运输部使用。“深潜号”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满载排水量15864吨,+“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深潜水支持船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根据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需要,针对水下沉船开孔封堵、燃油及液体危化品回收、凝析油加热回收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开展科研攻关,攻克并掌握了以水下作业机器人(ROV)为平台的6000 m 水深协同专用工具深海沉船开孔及破...  相似文献   

7.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对外依赖度高,探测深度浅、精度低、定位不准,制约了我国深部矿产资源的有效探测,发展自主研发的高集成一体化深部探矿装备迫在眉睫.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撑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长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油大学(华东)9 家单位,开展了"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0603300)研究,目标是研制井中重力、井中 / 井间 / 地井电磁及中子伽马测井等一体化智能多参数测量系统,形成地下及井中探矿成套勘探装备与软件,并开展示范应用,具备 3000 m 以浅探矿成套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硅 PIN 探测器,主要应用于对带电粒子和高能射线的探测及能谱分析,现已取代金硅面垒型探测器,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所和材料研究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的支持下,成功地研制了耐高压和高能量分辨两款硅 PIN 探测器(图1),各项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接近,在低本底 αβ 计数器、 αβ 气溶胶监测仪、表面污染仪、测氡仪等仪器设备上使用效果很好(图 2),一致性和可靠性方面可替代进口产品.该产品可进一步拓展到核安全及材料辐射防护、反应堆与核电站工程的泄漏检测,核医学与放射医学检测,放射性环境调查与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南极冰下湖、极区中高层大气以及快速减少的北极海冰是极地科学的三个前沿领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14家单位,围绕"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监测新技术研究与核心装备国产化"专项目标,组织开展了"极地环境观测/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1400300),突破极区大气钠层全昼夜温度与风场激光雷达探测、南极冰下湖无污染自动钻进返回及湖水采样以及海-冰-气相互作用长期无人值守观测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适合极区极端环境与条件的极区大气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南极冰下湖无污染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北极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等三项关键探测技术系统(图1),大幅提升了我国极地极端环境观测/探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和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装备,为我国在极区大气、南极冰盖/冰下湖、北极海冰/海洋以及全球变化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科学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测井被称为地质学家的"眼睛",是发现油气藏、精细评价油气藏、优化油气藏开发方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油气勘探开发不可或缺的技术.ESCOOL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下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网络化电缆测井系统,由网络化地面系统和井下测井仪器构成,支持裸眼测井、套管测井、地层测试和井壁取心作业服务,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耐高温高压等技术特点.ESCOOL系统采用OFDM方式,自动估计和适应电缆缆芯,充分利用电缆信道拓展通讯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Mbps,提升大数据量仪器测井速度,有效缩短作业时间;井下仪器采用现代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超高温探头以及热管理等多项技术,实现耐温235℃,耐压175 MPa,能在复杂恶劣地质环境下准确获取地层各项参数,实时将数据上传到地面,让油藏"无所遁形".  相似文献   

11.
输变电作业视频分析能够有效保障运维、检修等作业安全,减少人员伤亡与电网事故损失,提高作业效率,破解"站多人少"困境.然而,当前所用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化程度低、功耗高,海量视频数据带来的分析处理压力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纯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缺乏对各类场景业务逻辑的深度辨识能力,各子系统间协同联动能力不足,影响预警及时性、准...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正"悟空"号全海深AUV最大下潜深度达7709米4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顺利完成第三阶段深海海试试验,返回青岛母港。该团队研发的"悟空"号全海深AUV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709米,创造了中国无人无缆潜水器AUV下潜深度的新纪录。全海深AUV是无人、无缆潜水器,具有作业范围广、机动性强、对母船依赖小的优势,具备在海洋最深处进行自主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西游记》里,孙悟空潜入"龙宫"索取宝贝的情景,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脑海里。21世纪的今天,海底"龙宫"终于首次迎来了中国人。他们不是传说里的神仙,也不是科幻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他们是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组",一支在真正的"高压"下工作的团队。2014年"五一"前夕,他们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  相似文献   

14.
带压作业是针对高压油水井维护作业施工难度大而研发的一种新型井下作业工艺技术,并配套完善带压作业设备及相关工具配件.该技术主要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避免油层污染,缩短作业占井时间,节约施工费用,提高了日注水量和产油量.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李永刚团队开展了"野外地理信息标准基线量值传递技术研究"项目,针对室外标准比长基线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及扁平化需求,开展误差溯源影响因子理论的分析研究,进行24 m因瓦基线尺、高准确度测距仪和高准确度测地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上海市1∶500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技术问题、数据库的主要技术框架、数据采集与维护的技术及作业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在基础地理数据环境下的用图冲突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8.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9.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8,(12):102-102
当你跳人大海探寻奇妙的世界时,一定希望能在大海里呆得更久、离鱼群更近,但水下呼吸器有限的空气和产生的气泡让这两个希望都很难实现。现在,一种更易于使用的水下呼吸装置Poseidon Discovery却能够帮你做到这些。这台潜水呼吸器能够循环潜水员呼出的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