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孙继民教授主编的《河北省志·国民党志》,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付梓出版。这部地方国民党志书的完成,填补了国内省志编纂工作的一项空白,为河北省近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依据,对深化中国国民党史研究及河北省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河北  相似文献   

2.
风俗志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大量地方风土人情的第一手资料。明清临汾地区地方志大都著录了风俗志,且在志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丰富详实,繁简不一,良俗陋习俱有体现。风俗志是反映社会风尚习俗的地方文献,在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19,(3):45-48
方言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志在语言研究、普通话教学、了解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重视。但当前方言志的编纂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没有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二是记录不够全面或不够准确;三是行文不够规范。以滁州为例,对方言志的编纂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一是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二是要注意撰写的全面性、准确性;三是要注意行文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学者卢见曾编纂的《焦山志》是以江苏焦山为中心的山志,该书编纂体例严谨,蒐罗材料丰富,代表了焦山众多志书的最高成就,也是清人所撰山志的上乘之作。从文献学的视角来看,《焦山志》保留了大量文人雅士歌咏焦山的作品,其中不乏被断代文学总集漏收的作品。以之与《全宋诗》《全明词》两部断代总集对勘,可以发现《焦山志》有19首宋诗和2首明词未被以上二书收录,此外还有可对《全宋诗》所录残字残句进行校补的2首宋诗,于此可见《焦山志》所具备的重要的文献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5.
(雍正)《渭南县志》15卷,清岳冠华纂修,传世本为雍正十年(1732)刻本。此志是陕西渭南历史上的第五种志书,条理清晰,编纂体例相对成熟。它在(顺治)《渭南县志》的基础上新增了顺治丙申至雍正壬子(1656~1732)年间渭南的史料,是梳理渭南志书版本传承情况的重要线索,也是研究渭南相关历史名人(如白居易、寇准等)的重要参考材料,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目前学界有关此志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重点从编纂者生平、志书版本、志书内容、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也是检验修志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志。狠抓志书编纂质量,强化质量意识,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如何提高编纂志书的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万历《滁阳志》是滁州地区现存最早的方志.这部方志在编纂方面具有诸多特点,也存在诸多不足.前者主要体现在:人物传中正反人物均录;能真实反映人民所受痛苦;重视经济方面内容的记载;保存了大量有关滁地的古诗文.后者主要体现在:宣扬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污蔑农民起义;行文中议论较多;文字方面存在讹、衍、脱、倒现象.  相似文献   

8.
这部著作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开拓。它不仅将传统文献学研究的重点.文献形体、历史、整理方法纳入体系之中,还将文献实际应用镶嵌在各个章节内。同时它又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以来,对朱熹文献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端阶段,代表人物是白寿彝和钱穆,他们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后续的研究影响深远.第二阶段则是朱熹文献学研究的发展阶段.对于朱熹的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辨伪学和校勘学,而是拓展到了注释学、图书编纂学等方面.第三阶段则是朱熹文献学研究的初步兴盛阶段.此时,对朱熹文献学的研究更加细致,研究的领域也扩展到了医学文献学、音乐文献学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见在书目》(一卷)由日本学者藤原佐世于宽平年间(889年—897年)奉敕编纂。此目成书于《隋志》和两《唐志》之间,共收唐及唐以前古籍1568部,计17209卷,模仿了《隋志》分类的结构和次序。此目对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日文化交流史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