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1956年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曾有过良好的开端,那么1958年到1960年间,他倡导与高举的“三面红旗”则可视为这一探索的继续,但明显地存在着以经济建设为主向阶级斗争为纲的不断偏离。本文力求对这种移位与颠倒的轨迹作出比较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以群众运动为载体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本质上与毛泽东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致的.建国以后,毛泽东坚持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加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步伐,故将党内与之有关的不同意见,以及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均纳入阶级斗争的范畴,而从反右斗争开始,特别是"七千人大会"以后,更以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作为实现其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对我国建国以来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又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  相似文献   

4.
1960年底到1961年初,与整风整社运动相结合,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一场民主革命补课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地区,终而推向全国,毛泽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江苏在该省具有"大跃进"重要转折意义的三届十三次会议上,传达、部署了当地的民主革命补课,并在会后开展了该运动。运动在不少省份造成严重后果,江苏省同样如此,只是程度相对较轻。由于民主革命补课第一次把阶级斗争的矛头对准党内,从而成为在党内开展阶级斗争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它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围绕三面红旗,毛泽东与彭德怀、刘少奇先后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而彻底纠正三面红旗错误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但是,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并存着两种思想倾向,一是从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倾向,在这种思想倾向的指导下,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论断;另一种思想倾向是从主观出发,夸大主观能动性和阶级斗争作用的思想倾向,在这种思想倾向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和重大挫折.毛泽东的思想中之所以并存着两种思想倾向,一是因为毛泽东至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以,才有了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倾向.二是因为新中国建设初期,还带有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痕迹,加之对新社会的过度憧憬和急于求成,导致了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和过分迷信依赖阶级斗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鉴于苏联变修"而在国内开展"反修防修"的一场错误实践,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的产物,而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中苏分歧和论战密不可分。对波匈事件的不正确判断和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使毛泽东偏离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开始重新估量国内的阶级斗争;中苏分歧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建设的逆向发展和国内出现的所谓"单干风"、"黑暗风"、"翻案风".使毛泽东从"反修防修"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阶级斗争,初步形成了阶级斗争的理论;中苏公开论战,使得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作好了理论准备。这样毛泽东就走上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毛泽东两代领导核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情思想既有很多承接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中国物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对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长期性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坚定性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上,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毛泽东存在着超前性的判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判断上,毛泽东强调要提高警惕,时刻准备打仗,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提出了"十个结合"中的一些基本思想,为胡锦涛明确提出"十个结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政治文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所致力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凸显了民主、自由、平等与民本思想等价值特征,体现了政治文明的本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具体实践共同构建了毛泽东政治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民本思想的本质内涵,以及党内民主与监督和反腐倡廉思想。它是当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毛泽东在马克思和谐社会观的指导下,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形成了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区分了社会主义"建立"和"建成"两个概念,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既有积极的成果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当前及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这个错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又被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者,历来重视干部在党内、在革命中的作用。他赞同斯大林"干部决定一切"的观点,认为在干部这个问题上,一要注意防止腐败,二要注意任人唯贤,三要注意加强教育,以确保中共不会踏入"人亡政息"的怪圈。本文叙述了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其干部观点的表现和成熟过程,这些是他给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留下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注意分析党内错误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所批评的党内存在的种种自由主义的消极表现,可以用费孝通"差序格局"的理论加以合理的解释.毛泽东重视通过社会环境的改造来促进党的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运用阶级斗争和号召农民"组织起来"的办法,实现了中国社会基础的再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人固有的"差序格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新时期党的建设也应重视社会环境的改造与建设,为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阶级论法学观的变化与价值重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工具法律观属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范畴,是我国尚处于大规模的群众性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之后,毛泽东却进而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用以统帅一切,使法律秩序和法制建设遭到忽视。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提倡“造反”、“砸烂”,否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且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表现在当国内战争结束后、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甚至当他把主要精力转向抓阶级斗争后,在历史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告诫全党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毛泽东将他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同时还积极倡导向外国学习。这些都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日臻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者一贯重视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十分注意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时刻不忘把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突出强调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创新,提出并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9.
<正>1935—1938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反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是毛泽东正确处理党内军内矛盾的光辉典范,这个典范不仅在艰险的长征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以后处理党内军内的矛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十分重视党内反腐败斗争问题,多次告诫全党,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防止、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了党的廉洁作风。在思想、体制等方面奠定了我党长期反腐败斗争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全面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反腐败思想,明确提出新时期党内反腐败斗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党内反腐败斗争机制。为保持党的廉洁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