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师:同学们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 (板书:《阿房宫赋》杜牧 )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 )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 (《古赋辨体》 )   (清朝 )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 …  相似文献   

2.
《阿房宫赋》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篇名赋,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每教一遍,似乎都有新解.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阿房宫赋》可谓“百教不厌”.在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阿房宫在秦亡时被项羽烧毁,杜牧没有见到阿房宫,他怎么写得这样真实呢?”还有的学生说:“历史上记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而杜牧则说‘覆压三百余里’,真是言过其实,也太夸张了点.”.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通过对《阿房宫赋》的审美性与现实性的分析,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加深对作者写作目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阿房宫赋》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篇名赋,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每教一遍,似乎都有新解。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阿房宫赋》可谓“百教不厌”。其魅力就在于,它把瑰丽的景色描写与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在得到强烈的审美感受的同时,深切地领悟到骄奢淫逸,必然导致亡国的历史真谛,表达了作者以民为本的思想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阿房宫赋》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加深对作者写作目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阿房宫赋》是晚唐著名诗人、政论家杜牧所著的名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出色的赋体政论文。它的前半部分铺叙宫室营建的壮丽和收藏美女、珍宝  相似文献   

5.
杜牧《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注曰:“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如春光之融融;舞殿由于舞袖引起的风而冷起来,如风雨之凄凄.”中学教材亦因袭此说.这样注容易使下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理解产生错觉,认为“气候”一词该理解为“天气节令”之意.其实上述解释失之于未能领会作者的深意,在此,笔者谈点看法以就教高明.一、原解释不符合《阿房宫赋》的题旨.杜牧创作《阿房宫赋》是为了揭露秦朝统治者的奢侈荒淫,借古戒今,对沉溺声色、大修宫殿的唐敬宗提出警告.如上的理解显然与作者的命意无关.  相似文献   

6.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当时大唐帝国内忧外患,已处于崩溃前夕,而唐敬宗李湛“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则”的精神,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从而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7.
(一)警史华章杜牧的《阿房宫赋》,以汉语独富的情采。剖析中国君权大一统史上一次关乎兴衰存亡的严重教训.显露出年轻作者卓越的史识与风发的才华。其外甥裴延翰遵嘱为之编《樊川文集》作序时,论其文学成就只取一赋一诗:“其谲(委曲讽谏,即‘主文谲谏’)往事则《阿房宫赋〉,刺当代则〈感怀诗》。”可见杜牧本人一生都以此赋自负自重。唐代是诗文名家迭出,群星丽天的时代.社会公众鉴赏力极高,尤可证此赋决非等闲可及。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除了象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著名的大诗人外,在晚唐诗人中,最为杰出的要数杜牧。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唐代短赋中的杰作,这篇赋和他的《泊秦淮》、《过华清宫》等诗一样,都为后世所传颂。  相似文献   

9.
千年一脉“过秦论”──读杜牧《阿房宫赋》断想高凤娟西汉初年的才于政治家贾谊,写了千古传颂的《过秦论》①,指陈秦王朝的过失,目的是为了给西汉统治者提供借鉴,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无独有偶,相隔千年以后的晚唐诗人杜牧,同样也写了一篇指陈秦王朝灭亡...  相似文献   

10.
左敏 《语文天地》2013,(7):19-20
杜牧散文《阿房宫赋》是经典之作,不仅用词华藻炫美,文中的意境也令人深思。杜牧评价自己的文章时曾经说过,意为主,气为辅,章句为兵卫。《阿房宫赋》的写作手法是独一无二恰到好处的,用一种较为夸张的比喻以及明快的节奏,将意境与气势相结合,完全体现出赋的文体特点,也显示了杜牧的文学才华。  相似文献   

11.
蓝爱青 《现代语文》2009,(4):107-108
《阿房宫赋》是晚唐著名诗人、政论家杜牧(803-852)所著名篇,是中国文学史上赋体政论文的杰出代表作。全文篇幅不长,短短624字闪烁着作者的思想和文采光辉,揭示了朝代更替规律的偶然与必然,承载着历史的悲情与教训,成了后人的传颂名篇,也成了中倒历朝历代开明君主和当今国家领导人的反鉴范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建立在体裁分析基础之上的“体裁教学法”也成为外语教学关注的焦点。体裁教学法以语篇的体裁分析为基础,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通过对语篇的图式结构分析使学生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其高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篇文彩斐扬,色彩绚丽的千古不朽美文,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警示价值,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其高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篇文彩斐扬,色彩绚丽的千古不朽美文,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警示价值,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体裁分析方法,商务英语体裁分析步骤进行了阐述,并从交际功能入手,对商务信函的体裁分别从语法特征、语篇化特征、语篇结构和语用策略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商务信函的特殊交际功能决定了其体裁的特殊性,因此,分析不同的商务信函,需对其交际目的、语篇程式和语用策略进行分析,语用策略分析应为商务信函体裁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一位富有成就的诗人。杜家是魏晋至唐数百年来的高门贵族。唐朝人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他的祖父杜佑在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作宰相,煊赫一时。杜牧的堂兄杜悰又在武宗、懿宗两朝作宰相。他家世显贵,才华亦高,不过仕途并不很得意。在那晚唐多事之秋,受着时代风云的影响,他在作品中颇能揭露时政的腐败而同情民生的疾苦。《阿房宫赋》是杜牧早年的成名作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赋是一种文学体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这说明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最初的赋,在形式上,几乎跟《楚辞》一样,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  相似文献   

17.
孙瑞泽 《文教资料》2011,(10):64-65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黄厚江老师一堂《阿房宫赋》的观摩课精彩四溢,获得了观摩者的一致好评。作者仅从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上对这堂观摩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比如,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延伸关注不够.以及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关注不够等。  相似文献   

18.
语篇是一个交际单位,语篇交际能力是交际主体必备的语文素养。修辞学、语篇分析等学科中的言语体裁研究起始和归宿于语言的交际运用研究。文本分析和写作指导都应有言语体裁理论视角,着力引导学生认知言语体裁使用的规范性、言语体裁的语篇交际功效及同一言语体裁的不同语篇组织的语境动态性,这是培养学生语篇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瑶瑶 《海外英语》2012,(2):226-229
该文以口头话语体裁研究为切入点,选取口头话语中两种常见的交互性语篇(非正式对话和访谈)为例,从口头话语基本特征以及话轮交替规则(turn-taking rules)和语对(adjacency pairs)等对话理论的角度,分析两种体裁在语言和组织结构上的异同。同时,从语篇功能的角度,阐释了话语语境中人际关系和交际目的的差异对语篇结构产生的影响。该文认为,口头话语体裁的对比研究对进一步了解口头话语体裁本身,以及突出各个话语体裁自身的特点有种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牧生于晚唐多事之秋,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他的《阿房宫赋》脱稿不久,即引起人们的重视。晚唐人冯贽所著的《云仙杂记》里,甚至说虱子也在念《阿房宫赋》。这自然是虚构,但也曲折地反映了这篇作品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