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探讨和分析接发球快速脚步移动训练在山东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效果的作用。以山东省10名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下肢基础力量训练、下肢最大力量训练、下肢爆发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并对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训练前后运动员的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均有显著性积极变化。一年的排球接发球脚步移动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脚步移动速度,并对运动员的一传到位率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指标与专项成绩的PLS1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20名优秀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指标与专项成绩的PLS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铁饼运动员专项素质由专项投掷能力、最大力量和下肢爆发力三个递进的层次构成。专项投掷能力对专项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最大力量和下肢爆发力。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指标与专项成绩的PLS1模型的精度较高,可用来检查和评价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发展水平及预测专项成绩。PLS1回归分析是解决运动训练中小样本、多指标且共线性复杂条件下回归建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并为定量研究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备选工具。  相似文献   

3.
调研以提高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竞技水平为目的,以选拔、培养国家女排后备力量为组织核心的数届全国青年女排集训比赛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近三年来全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年龄征象、身高水平相对稳定;主攻、副攻、二传、接应的体重、指高差异不显著、专位特色不鲜明;助跑摸高、6m×16次移动水平停滞不前;下肢垂直与水平爆发力等专项素质亟待提高;相关指标数据与国家女排运动员、甲A女排运动员有较大差距;身材高大的运动员仍较缺乏。  相似文献   

4.
为我国青年女排及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13名我国健将级女子铁饼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专项投掷速度对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影响最大,它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率为56.58%.②对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投掷速度影响最大的是下肢爆发力,其次是躯干力量,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相对较小;③专项投掷速度与下肢爆发力呈高度正相关、与躯干力量呈中度正相关、与下肢最大力量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2组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干预实验,实验前后对运动员反应下肢力量效果的评价指标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功能性力量训练改善在下肢力量速度与动作速度;加速能力与稳定性;下肢爆发力与快速制动能力和下肢综合素质与专项技术结合的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力量训练;建议将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纳入到高校跆拳道训练的范畴并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运动素质结构由最大力量、专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协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6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专项速度协调(手法综合运用、重心快速移动和投接。寝技快速衔接)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运动素质典型评价指标为:高翻、15s投入、1min拉橡皮条、10s打入、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其权重分别为:0.094 9、0.458 5、0.160 8、0.208 8、0.048 6和0.028 4。设计的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证明客观有效,可为现阶段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常爆发力是指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表现出尽可能大力量的能力。它是跳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也是掌握专项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爆发力的好坏是评价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众所周知,跳跃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在高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世界优秀跳远、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5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水平的检查与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排球运动员力量发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评定。可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力量训练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利于教练员科学地制订力量训练计划和调控训练。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分析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特征入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筛选出助跑摸高、5次连续摸高、半场米字移动、15次快速“背伸”、5次快速收腹卧推、小球掷远7项评价指标,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以期为女排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压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增强下肢肌力方案、探索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法,筛选身体健康,无下肢运动损伤及其它限制上下肢运动的疾病的专项排球运动员1人,对其下肢进行加压力量训练。使用Biodex System3.0等速测试系统测量他训练前后的伸髋肌群,屈髋肌群,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的最大肌力,比较训练前后肌力的变化,从而确定加压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的下肢肌力的影响。结果经4周加压力量训练后,受试者下肢肌肉力量均明显增强。结论 4周加压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下肢肌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增龄性肌力流失的规律特征。方法:以85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按年龄分为3个年龄组,以29名青年女性为对照组,运用全身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全身肌肉质量,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长与60°/s的等速肌力测试。结论:50年龄段的中年女性已表现出明显的肌肉质量流失、且在70岁前仍表现为以下肢肌肉质量流失为主的局部性特征。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流失的增龄性特征表现为髋关节的肌肉力量流失最早表现,下肢肌肉收缩力量呈现快速流失的“拐点”约在60岁年龄段,且有肌肉的动态收缩力量的流失先于等长收缩力量的年龄特征。下肢三关节等长收缩力量流失呈现“髋-膝-踝”模式,60°/s的等速力量约在60岁后呈现“膝-踝-髋”模式。结论:老年女性膝关节屈肌较之伸肌可能有着更高的肌力流失速率。肌肉质量与力量流失的关系方面表现出力量流失先于质量流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多多  苏美华  彭娟 《体育科技》2011,32(4):45-46,49
目的:比较排球运动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CS-100电子握力计测试最大肌力,采用一次性力竭俯卧撑测试测定肌肉耐力水平。结果:排球专选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排球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均明显高于田径专选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结论:长期系统的排球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沙滩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踝关节肌群进行了BIODEX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的肌力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重深蹲练习与保加利亚蹲练习两种不同的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对冰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对提升冰球运动员滑行能力的差异。方法:将18名U16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保加利亚蹲组和负重深蹲组,对其训练前后冰上30米滑行、冰上重复冲刺、8字滑行以及陆地30米跑、立定三级跳、侧跨跳、Y-Balance成绩变化进行测试。结果:两种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均可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冰上滑行能力、下肢爆发力及下肢平衡能力。在冰上滑行能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冰上重复冲刺能力提高优于负重深蹲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冰上8字滑行速度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下肢爆发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30米冲刺跑成绩显著优于负重深蹲组。在下肢Y-Balance测试方面,两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保加利亚蹲与负重深蹲练习均可以显著提高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直线加速滑行能力,前者在提高重复冲刺能力方面显著优于手者,两种练习均可以提升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在沙滩这种特殊的介质上进行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在1998年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了等速向心收缩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要肌力原因。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lemish Sports Compass (FSC), a non-sport-specific generic testing battery. It was hypothesised that a set of 22 tests would have sufficient discriminant power to allocate athletes to their own sport based on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test scores. First, discriminant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the 22 tests of anthropometry,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coordination in 141 boys under age 18 (16.1 ± 0.8 years) and post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 (maturity offset = 2.674 ± 0.926) from Flemish Top Sport Academies for badminton, basketball, gymnastics, handball, judo, soccer, table tennis, triathlon and volleyball. Second, nine sequential discriminant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ability of a set of releva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lassifying participants and non-participants for the respective sports. Discriminant analyses resulted in a 96.4% correct classification of all participants for the nine different sports. When focusing on releva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80.1% to 97.2% of the total test sample was classified correctly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The discriminat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briefly the following: flexibility in gymnastics, explosive lower-limb strength in badminton and volleyball, speed and agility in badminton, judo, soccer and volleyball, upper-body strength in badminton, basketball and gymnastics,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in triathletes, dribbling skills in handball, basketball and soccer and overhead-throwing skills in badminton and volleyball. The generic tal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SC enable the distinction of adolescent boys according to their particular sport. Implications for talent programm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体能是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了解中国青少年女排队员体能现状及其在目前在国际同龄运动员群体中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青少年女排与世界优秀青少年女排的体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女排身体形态指标占优;中国青少年女排未能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发展相应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井兰香  刘宇 《体育学刊》2012,(5):140-144
为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刚度,观察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将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超等长阻力训练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采用VICON和三维测力台采集每个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并经逆动力学方法计算下肢净关节力矩。结果可见,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踝关节角速度和角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角速度及角刚度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膝、踝关节角加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超等长阻力训练可降低拉长-缩短周期支撑时间、缩短摊还期、增强肌肉-肌腱复合体能量转换能力、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适于需要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爆发力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跳高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项目,体能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发展水平。文章对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的下肢比例均值低于标准,但无显著差异;男子的身高、克托莱指数、下肢比例、踝围比跟腱和大小腿比例和女子其余四项均值都达到了选材的标准;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心功指数较差;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较为全面,但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相对较差。如何把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科学的结合起来成为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提高专项成绩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