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小琴 《江西教育》2023,(38):14-18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将语文要素这一主线中的知识、方法及能力训练点分配至各册、各单元中,建构起语文学科训练体系。各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主要通过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语文园地”板块体现和落实。基于语文要素的教学和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理解、运用与迁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组织时,教师有意识融入语文要素内容,对单元教学进行整合设计,推出适合的单元学习方案,组织多样单元学习活动,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以提升其学习品质和效率。学生对单元整合教学机制不是很熟悉,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调研和设计,设置整体性教学框架,自然形成关联性教学板块,以顺利调动学生的研学思维,认真落实语文要素目标和任务,为学生规划阅读思考的路径,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的语文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单元内部中的各个板块内容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单元内容的整合,不能把单元中的内容进行单一的教学.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就如何以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教学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4.
赵霞丽 《学苑教育》2024,(10):67-69
落实语文要素、实现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为了深度解读单元中不同板块的内容、促使语文要素实现前后勾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章主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展开,基于小学语文科目,针对单元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单元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思路方法,协助学生形成系统化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一、整合各课时的内容与教学资源,体现作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教师应该综合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语文课标的指引下,依托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编排,以及课后习题等助学系统,设计单元作业,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热爱家乡,赞美家乡”,  相似文献   

6.
沈晶晶 《小学生》2024,(2):34-3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完成编写的,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都有相关的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单元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要点。因此,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谈谈如何在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真实情境与学习任务】本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设置了“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两个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内容正逢学校举办“庆祝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其中,“童话故事伴我成长”板块为本单元学习创设了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设计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统整课内阅读、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到一个新高度,要求语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与方式。本文以语文要素为导向,探索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解读教材特点,把握语文要素;紧扣语文要素,确立教学目标;依据文本关联,架构单元框架;依据教学主题,创设单元情境;聚焦学生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关联不同板块,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整合单元内容,改变知识碎片化教学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主题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即研读单元板块内容,建构主题意义;分解单元主题目标,规划教学进程;整体设计探究活动,逐层达成目标;基于主题设计评价,诊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群文阅读,单元整合”强调的是以单元为整体构建具有相互关联的批量化阅读文本,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和探究的文本对象,从而让学生感受相似文本下的细节内容。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整合为核心,从单元主题、作者要素、文体要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升教师对群文阅读和单元整合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引进大单元主题阅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诉求,也与新课改精神完美契合。教师进行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独特性,对单元内容进行深耕和挖掘,注意把握单元题材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单元整合手段,强化活动和训练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主题阅读意识,历练学生的主题阅读能力,提升主题阅读教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臧迎春 《教师》2015,(2):16-17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下的教学活动。在单元整合教学中,要强化"板块设计观",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据,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全盘考虑,精心设计教学板块,以求得教学效益最优化。在"板块设计"这个概念中,逻辑重点是何为板块?从单元整体设计布局  相似文献   

14.
谢杏淑 《新教师》2022,(4):64-65
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呈现的是以表达为指向的一个统整的编写结构, 教材的各个板块、各种资源都指向学生的习作, 将阅读与习作融为一体, 层层推进.其阅读文本以相同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为议题聚合在一起, 形成可供学生联系类比的可读性资源.  相似文献   

1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规划教学单元,单元板块的综合性较强,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用心研究教学内容的整合点,精心设计有关联性的教学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使语文要素得到落实,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法,以联系的方式构成整体,以单元整体的方式解决阅读教学碎片化讲读分析的问题。在教科书、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构成的学习内容框架下,由语文要素、课后练习、课文语句确定单元的整合点,以语言运用、文体特点、综合实践把一个单元联系为整体,设计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学习工具,从而实现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达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单元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下的先进教学理念,与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不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发挥协同共促的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文献研究法,根据教学经验,明确小学语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认识小学语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结构性、创造性、探究性,构建小学语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明确单元人文主题,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基于生本教学理念,运用多样方式引入;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展交流探讨活动,发展学生思辨能力;适当拓展课外内容,开阔学生信息视野;单元阅读融合习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师落实以上策略,可以提高小学语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贤彬 《考试周刊》2023,(18):61-64
对“双线组元”的单元进行内容与要素的整体解读,明晰人文主题,理清语文要素。创设学校戏剧节表演的真实情境,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民间故事”为驱动问题设计统整学习任务群。从基础知识、语文要素、课内外阅读、跨学科项目学习等方面进行单元统整重构,将语文知识、语文要素、语言运用等融入其中,让学习自主赋能,突显语文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要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解读,明确单元教学的大主题和重点目标;要根据单元选文和语文要素,确定KUD目标;要结合单元文本和习作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核心学习任务;要根据核心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子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同时要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单元文本的整体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     
阅读板块的复习须依标扣本,尽量全面覆盖,同时要研究学情,做到查缺补漏,才能保障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一、复习目标及内容梳理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严格按照语文要素编排阅读单元.阅读复习必须紧扣语文要素,因为它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核心,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 根据五、六年级各单元阅读语文要素与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之间的联系,特做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