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又到了九月桂花香的时候。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大学里刚刚送别了毕业生,伤感还未完全散去,又迎来了朝气蓬勃,还稍显稚嫩的脸庞。从高中生转身成为大学生,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菜鸟们”都在作何盘算?你的大学将怎样度过?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都砥砺拼搏、放飞梦想,现在的苦累都不算什么,高中紧,大学就松了……"这是高中班主任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普通大学中的现状,一入大学,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便如脱缰之野马在自由的天地里尽情驰骋,因此他们很容易被社会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并痴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但大学不能就这样任由自己的性子度过,大学应当充实而精彩地度过,应该学习与娱乐相结合地度过,  相似文献   

3.
即将踏入大学的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从而度过一段有意义、有成就的大学生活呢?请听听专家学者等人的建议吧。韩三奇(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是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大一新生可以参与一些社团活动来适应丰富的大学生活。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而且覆盖面广,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但需要提醒的是,新生必  相似文献   

4.
上大学去     
王敬民本是老师,可做学生的王连喜们却又是他的爷爷、叔叔辈。你想端老师的架子吗?对不起,学生们长辈的架子更足!这就少不了笑料,少不了闹剧。此为第一开心点。敬民先生可不是白吃干饭的,学生们不敬老师,老师无话可说,谁让老师是晚辈呢?带孩子上大学去,让学生们眼馋大学生活,于是,不用老师教导,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吃苦用心,并一一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生的长辈们,回到村里都在做老师的晚辈面前恭恭敬敬,长辈的架子全无踪影 。  相似文献   

5.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希望自己的大学怎么度过呢? 哈!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大学生的普遍想法,因为大学对很多大学生来讲就像是一个答案:一个就业的答案,一个摆脱工人、农民身份的答案,一个即将一跃成为外企白领的答案,一个上下班拎着笔记本电脑坐拿高薪的答案,一个与外面小商贩划清界限、靠“脑袋”吃饭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易敏 《辽宁教育》2008,(7):16-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师如何去发现、创造教育的幸福?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幸福?如何让学生学会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想这是新时代教师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一新生初来乍到,总有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是不知所措:大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应该怎么度过大学期间的美好时光?与高中相比,大学里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突然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就会产生大量时间不如该如何配置的念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密切:教师亦不再事事耳提面命;学习的目标同样不再似高中那样单一、明确:高中的目标独一无二,即考上大学,到了大学学生仿佛突然失去目标反而难以适应。笔者认为新生首先应该明白的是,大学是做什么的,也就是从功能的角度上讲,大学的内涵是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在大学应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真正的人生由大学开始。经过6月的洗礼,年轻的心变得坚韧,而大学则是为它润色,镀上一层睿智。当我们胸怀理想,来到大学时,每一位学生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将来会怎样?”“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会睁大自己的眼睛审视现实的大学与专业,几多欣喜几多梦.几多失落几多愁。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是12年寒窗苦读的终结.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胡山林 《河南教育》2007,(10):44-45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有必要让我们一谈再谈。很多新生认为走进大学生活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它代表着成功、事业、青春、激情、阳光,但是进入时却迷茫了、困惑了——大学的现实和理想中的大学是不接轨的。他们曾经在心里演练了很多次的”大学生活”,在他们真正走进大学校门时才显得那么的不容易接近。有媒体报道,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青春是“向下的青春”,其中有诸多的无奈,甚至后悔。也有毕业生说,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只是在大学中生活,却从未真正地走进过大学生活。这些更增强了大学新生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必须性和紧迫性。 这个秋季,我省又有40万名学生开始了大学新生活。他们走进大学校门的路只有一条,而走出大学校门后的路却有很多条。有时候,路可以被人主动选择;有时候,路又让人必须被动走过。问题是你走进大学时是如何设计大学生活的,主动还是被动? 本期“话题”栏目特别策划“大学新生,该如何走进大学生活”,希望通过人生指导、心理健康、社团研究、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成功学长的话语,可以帮助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们轻松地融入大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42-42
过去一个月的高三生活还顺利吗?你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梦吗?你有锻炼的计划吗?你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尝试着调控它了吗?如果你已开始做了.哪怕只有一点点.我都要恭喜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11.
大学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为人生发展夯实基础,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入学教育作为学生熟悉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活的成败。因此,重视入学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每当临近毕业,总有学生感慨:“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选择另外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然而,时光不会倒流。回头看一看他们走过的路,不难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没有好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往往是在被动、彷徨、懊恼中度过那原本应该是充实、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何帮助大学生科学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组织实施的《大学生活战略规划手册》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借鉴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通过启发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预期、目标及道路,并不断优化,谋求大学生活、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大学生活战略规划手册》的设计与操作充分凸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载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光最为宝贵、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珍惜与利用。但愿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大学生活,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每个大学生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大学时光,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让麻烦远离自己。下面要告诉你的是如何在大学期间避免惹出大麻烦、让自己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寒窗苦读十多年后,我们终于将在即将到来的九月,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憧憬踏入象牙塔里。自豪、兴奋之中,也许我们还有许多困茫: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究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里的关系是否会像高中一样单纯?开始独立生活后我们能找着北吗?  相似文献   

15.
张绮云 《音乐世界》2010,(24):72-73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选择最想一起度过圣诞节的人.你会选择谁呢?这一次Easy就让你尽情挑选.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星们的圣诞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可爱的、神奇的.幻想的,这个美丽的圣诞节,我们一起度过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屈指一算,我还有20年才能退休,如果我不喜欢自己的教室,那我这20年该怎么度过?那在教育教学的追求上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就像有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可我为什么就不能将我每天要度过8个小时的地方弄得顺心顺意呢?打造与众不同的教室,实施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是21世纪的班主任势在必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眼看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大学一个个上场展现自己的绝技,你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圈定了大学,开始盘算起大学的生活来。可这带着憧憬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别急,且听“过来人”为你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让大学生们也承受了不少压力。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那么大学新生如何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变呢?如何正确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以全新的正确的姿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呢?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导者,有这其特殊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要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寒窗苦读十多年后,我们终于将在即将到来的九月,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憧憬踏入象牙塔里.自豪、兴奋之中,也许我们还有许多困茫: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究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里的关系是否会像高中一样单纯?开始独立生活后我们能找着北吗?……  相似文献   

20.
居先宝 《考试周刊》2012,(75):91-92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即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和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记着这一点,因此我的课上得有些疯狂,要学生大胆地读出来或者吼出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Yes.youcan.Look,Wecan!WeareNO.11”学生是永远的主体,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讲,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也许某个时候学生从你的身后,拍着你的肩膀,叫你老师好的时候,这是做老师的最大的幸福……这些话给人以启迪、道理也尽人皆知,可是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常听一些老师抱怨:我们班的学生脑子都转得慢。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可课堂依旧死气沉沉.反应缓慢.再这样下去.这课简直没法上了……我们都期盼自己的学生个个是神童,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呢?所以,我认为,激活课堂的关键是教师得先激活自己.这样,你才能起到一个主导作用。怎样激活自己呢?结合自身的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