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许建平著《敦煌文献丛考》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论文集是作者18年来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该书共收集了21篇文章。其中有关《尚书》残卷研究的有《敦煌本〈尚书〉叙录》、《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4篇文章,有关《诗经》研究的有《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等4篇文章,有关《礼记音》研究的有《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等4篇文章,有关《刘子》残卷研究的有《敦煌遗书〈刘子〉残卷校证》…  相似文献   

2.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语丛一》与《语丛三》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 ,可以合在一起分为《〈语丛一、三〉上篇》、《〈语丛一、三〉下篇》。然而从版本学上考查 ,《语丛一》与《语丛三》绝不是一册 ,至少是两册。因此 ,考虑到《语丛一》、《语丛三》在内容上的联系 ,以版本学为依据 ,《语丛一、三》可编连为《〈语丛一〉上》、《〈语丛三〉上》、《〈语丛一〉下》、《〈语丛三〉下》四篇 ,两两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题跋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记录。六朝是题跋的胎息和萌芽时期。今天我们所可知道的,旧题王羲之的《书卫夫人〈笔阵图〉后》而外,顾恺之《清夜游西园图》也有梁代诸王的跋尾。但后者早已失传,因此《书卫夫人〈笔阵图〉后》就是硕果仅存了。这篇跋文中所述“意在笔前”的书法理论及有关用笔、点画方法,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辉煌的书法成就的产物和记录。没有钟、王等名家辈出,不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教材里,以"序"名篇的古代作品有《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和《送东阳马生序》等.从题面看,四文似属一种文体,但究其性质,却是名同实异.前三属序跋文,后一则属赠序文.序跋文.序,序文,也叫"叙"或"引",是列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边的文字;若是放在后面的,则称为"跋".史料表明,上古时代的"序"都是放在后面的,只是到了南朝梁肖统的《文选》等书出现后,序文才移到前面.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写,如《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分别是欧阳修和文天祥本人写的;也可请别人写,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即是由该书的作者邹鲁请孙中山写的.象俗语的"文无定法"一样,序的写作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就一般而言,序是在某著作写成后,叙述、申说该著作的写作缘由、旨意、经过或者体制的.但由于作序的对象和动机不同,一些序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四》墨迹,原是清朝内府收藏的珍品之一。墨迹的前一部分为欧阳修手迹《集古录》四则跋尾,依次为《汉西岳华山庙碑》、《汉杨君传》、《陆文学传》,《平泉山居草木记》(图一);后一部分为宋代著名文人赵明诚、米芾、韩元吉、朱熹、尤袤、洪迈等人的题跋。这些墨迹业已装成手卷。全卷曾见于清初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一书的记载,但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绍禹先生《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反映了前辈教育家对课标建设的热忱关注和严谨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闿运三部经学新著之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家诗异文表》、《〈小戎篇〉车制器饰考》稿本、《湘绮先生校补许氏〈说文〉古籀释》底本三部经学著述是笔者在湖南图书馆查阅王闿运有关资料时发现的。王氏年谱与日记皆未作交代,亦不见其他资料记载。此三部经学著作确为王闿运所作,并与王氏其他已刊的经学著述有明显不同,反映了他今古不分、汉宋兼采的治经风格。  相似文献   

9.
《大学衍义》是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编纂的一部重要理学著作,但其成书时间却有三种不同说法,其中以四库馆臣提出的宋理宗绍定二年说最为可信,但馆臣未深入论说,故申论之以辨是非。从本证而言,《〈大学衍义〉序》成于绍定二年(1229),且该序提到《大学衍义》的结构内容在后来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大学衍义》在绍定二年时已经成书;从旁证而论,真德秀《跋吴仲坚史论》证明《大学衍义》开始编纂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又《大学衍义》编纂了八年,由此往下推正是绍定二年。另外,孙先英《〈大学衍义〉成书时间及版本考述》一文对绍定二年说提出了四条反驳理由,经辨析,其反驳理由均不成立,故《大学衍义》成书于绍定二年应无疑问。  相似文献   

10.
《国史补》为唐人李肇修撰。最早对李肇生平进行考证的是《四库提要》,事见其书卷七九李肇《翰林志》条,但极为疏略。对李肇生平详加考证的是岑仲勉先生,他在《跋〈唐摭言〉》一文中有“李肇著《国史补》之前代”专条(见《史语所集刊》第九本),兹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两处记叙徐霞客与黄道周的交游.二人深厚的情谊源于他们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徐霞客临终遣子探望石斋的细节提升了徐霞客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作者对黄道周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文中叙述了徐复先生与黄侃、朱希祖的交往,以及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徐舒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父母婚姻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童年。对其孤寂内省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个性和影响渗透在他的创作中。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带有这种孤独内省的精神特质。而且作品中对母性形象和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带有徐宣于个人的精神印记和情感欲求。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有"冷斋曲附乎豫章"句。李致忠先生《三目类序释评》认为其中"冷斋"当为鲁訔,"豫章"当为罗从彦。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冷斋"当指惠洪,"豫章"当指黄庭坚。  相似文献   

15.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家余华以许三观不断重复卖血的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许三现生命苦难的历程.许三观为什么能如此频繁地卖血却不死?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使他在苦难面前竟能如此地坚韧和顽强?基于这些问题,从许三观乐观的生存信仰、血缘和家庭观念以及对于“平等”的追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诠释出许三现在苦难中表现...  相似文献   

16.
黄芳的诗歌有明显的女性书写的特征,这种女性书写在其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在社会角色中突出家庭角色,在情感表达中突出女性气质,在写作技巧中突出女性的言说方式。可以说,女性书写是理解黄芳诗歌写作的一个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7.
黄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爱国志士、诗人、学者,笺注了大量魏晋六朝诗歌,《阮步兵咏怀诗注》是黄节的经典注释之一,学术价值甚高,成为阮籍诗歌研究的必备参考资料。本文先分析黄节先生的笺注动机,了解其人其学。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笺注渊源、体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其笺注特色,从而窥晓黄节先生《阮步兵咏怀诗注》的学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古籍记载研究,三皇及其顺序应该是伏羲、燧人、神农。伏羲是渔猎时代的代名词,燧人主要是由于钻木取火、击燧取火而得名。神农是早期农业的代名词。五帝当以《史记》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较为合理,它们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部族、邦国的名称,把邦国名称人格化,成为世袭领袖的名称。五帝之名是人名、是世袭首领名、是部族、邦国名。也是一个时代之名。《纬书集成》中的《易纬稽览图》和《春秋命历序》把五帝视为若干世的时代名称.或者说是一个族团、一个邦国的名称,是比较合理的。五帝分别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应,可考虑:黄帝时代文化为庙底沟类型文化、大河村类型文化;颛顼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帝喾、尧舜时代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黄帝的年代当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年代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徐訏是著名的小说家,同时在诗歌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著有《灯笼集》、《借火集》等九部诗集,试从诗歌创作的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诗歌内容、意象、语言等方面,评析他的乡情诗,从而深切体会徐訏先生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20.
窦氏青山位于河北省武邑县城东14 km,是西汉文皇后窦漪房为其父窦青修建的陵墓。这座封土高大的陵墓虽经千年岁月侵蚀依然规模宏伟,在它的背后,展现出了一代巾帼窦太后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她执着守护的人生信条。作为中华帝国最后一位信奉黄老哲学作为治国思想的皇族,她的传奇人生和她的辅国策略都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黄老哲学和儒学执政思想在政坛的转换交替提供了研究的典范。对于窦氏青山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更是我们这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