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现存寺庙94座,或依山就势,或居高临下,或高低错落,或回旋曲折,形态各异,疏密有致,对称中有变化,天然中见雕琢,表现出独特的建筑特色:寺庙、香道和风景三位一体的布局;因地取势的设计构思;民居化的寺庙建筑造型;善于借物入景的选址巧思.  相似文献   

2.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寺庙     
《小朋友》2004,(5):2004
中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寺庙是专门为信仰佛教的人们祈祷菩萨建造的。如今,在寺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拜佛,还能瞻仰那精美绝伦的塑像和参观气势恢宏的建筑。中国的寺庙建筑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的设计和建筑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佛教装饰艺术,因地域不同,其风格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在叙述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起源及其应用范围的基础上,从"题材"、"造型"、"精神"等方面分析了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九华山寺庙古建筑群是历代名僧弘扬说法和信士、匠人开发经营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建筑和佛教文化发展的见证物,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信息,集民间工艺之大成,融佛教文化、哲学、美学等于一炉,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创造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文章试图从建筑历程、布局结构、造型形式、制作手法等方面探究九华山寺庙古建筑群的建筑特色,着重阐述其建筑特色的"美"。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经千年传承,已然成为一种特定的九华山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时影响着九华山佛教音乐的传承。九华山佛教音乐作为汉传佛教音乐的一种,被应用于各种宗教仪式中,随着时间的积淀,其对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开始渗透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文章就九华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各种音乐形式展开调查分析,试图在佛教文化的视域下探究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沿江佛教文化是道、儒、禅多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地区佛教寺庙建筑是皖北的道家文化和皖南的儒家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宗教寺庙建筑是古建筑遗产中的精华,寺庙建筑集结了宰相王俯、皇室宫殿、封建祭坛等建筑的最高水平。分析沿江地区佛教寺庙建筑内部的陈列设施和空间布局的文化意境,并与现代园林布局比较将对佛寺建筑的格局研究以及佛教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借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九华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建筑特色、特殊装具、制成材料、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探讨九华山大量珍贵佛教档案历经千百年仍保存完好的原因,提出今后保护九华山佛教档案的思路,对保护九华佛教档案有重要的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寺庙作为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从事佛事活动的场所,其数量亦随着佛教的发展日益庞大。由于当时的寺庙藏书丰赡、经济发达、环境清幽加之诗人游览等日常活动的需要,大量诗人寄宿其问。寺庙优越的文化、经济等氛围激发了诗人的诗歌创作,唐代诗人寺庙寄宿诗的主要题材有写景类、佛理类、怀思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佛国。它寺庙众多,香火旺盛,闻名遐迩。暑假里,我有幸目睹了它的风采。汽车沿着公路盘  相似文献   

11.
九华山虽以佛教著称于世,但道教先于佛教兴于九华山,而且它还有一个与佛教既融合又斗争的自身发展历程,后在佛道斗争中九华山道教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代》2009,(12):22-24
几百年来,泰国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要是你到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泰国95%的人信仰佛教,全国寺庙超过10万座。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  相似文献   

13.
文章着重探讨了九华山佛教档案资源的价值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开发优势,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与统计,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九华山佛教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儒、释、道三教构成了九华山独有的宗教文化现象。道教从汉代传入九华山,兴盛于唐,延续至20世纪。佛教自东晋传入九华山,兴于唐而盛于明清,最终使九华山跻身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儒教自明代传入并兴盛于九华山,至清代衰落。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相融相合,最终以佛教占绝对优势。九华山宗教文化表现出融合性和世俗性的特征,形成了和谐精神与大愿精神。  相似文献   

15.
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寺庙园林植物的调查研究,了解寺院植物的种类组成、功能特点、保护现状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探究佛教寺庙植物对大众心理的影响。在对佛教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寺庙植物和佛教生态文化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寺庙园林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景观特色明显,休闲游憩价值独特,游憩功能的发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针对景区内寺庙园林建设缺乏佛文化主线串联而导致的园林文化主题不鲜明、商业服务性建筑对园林空间的侵占及解说系统有待优化等问题,综合考虑现代游客的游憩需求,提出提升峨眉山寺庙园林游憩功能应以游山古道的佛教修行境界蕴涵对沿途寺庙园林形象进行主题化设计,以景观功能提升与游憩空间拓展为核心对寺庙园林景观场进行营造,以智慧景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寺庙园林旅游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李晖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43-45,63
凡与佛教有关的山,理应有佛教于此山开创、传承和发展的历史真实记载.对于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这种“历史真实记载”,最早而又极其珍贵的文献乃费冠卿的《九华山化成寺记》.随着九华山资源的全面开发,费冠卿的这篇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必将会得到“与时俱进”般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的场所,而且是民间信仰的汇集地.而区镇间的佛教小寺庙可以最清晰地洞察民生状态,文章以青阳寺为例,调查分析了区镇间的小型佛教寺庙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保护五十年樊锦诗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它与中国许许多多石窟一样,是开凿于河畔山崖的佛教寺庙。石窟前有河流流过。石窟的建筑开凿于酒泉系砾层上,因石质疏松,不宜精雕细刻,故采用壁画与泥塑彩绘的艺术形式,表现佛教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