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微博与档案联系起来,指出微博可作为档案资源的一种,并对依赖微博平台发展档案业务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微博档案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
微博档案是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档案形式。本文试从微博的含义和特性入手,详细探讨了微博作为一种档案资源,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视阈,探究档案微博现状,为档案机构开展与优化档案微博服务提供参考意见。选择八个有代表性的档案微博账号作为样本,通过西瓜数据平台,对样本微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当前档案微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策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档案机构可以从组织、观念、内容、认证四方面对档案微博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档案微博的档案服务能力与质量,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尹哲 《北京档案》2012,(5):19-21
2010年以来国内的微博用户迅速增加,政府部门也尝试开设微博与网民沟通。作为档案部门是否应顺应形势主动开博呢?本文详细介绍了微博和政务微博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描述了当前档案部门微博的使用状况,着重分析档案部门开设微博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相似文献   

5.
2011年被人们誉为"政务微博元年"[1],设立政务微博,构建网上政务平台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途径,各地档案部门也纷纷加入微博行列,建起了档案微博. 1 档案微博发展现状及问题 2011年2月12日,福建省档案馆注册新浪微博,揭开了各级各地档案部门入驻新浪微博的序幕.截至2015年6月底,以"微博"作为检索词,通过机构认证等条件对结果进行筛选,最终得到各级各地档案部门注册的官方微博账号为248个,其中省级档案部门5个,市级档案部门108个,区县级档案部门117个,高校档案馆16个,档案专业杂志2个.  相似文献   

6.
日前,浙江档案杂志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261100222)正式上线。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因其平台开放,操作简便,迅速成为当前传播信息的最便捷平台之一。此次,《浙江档案》杂志社在新浪微博安家落户,开通属于自己的官方微博浙江档案杂志社,是对扩大档案影响力、创新档案文化传播途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这种新型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本文从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入手,对政务微博的档案价值、收集方式、收集主体和保存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引起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微博档案"是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档案形式。本文论述了微博档案保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收集微博档案的方法,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微博档案发展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曹琳琳 《云南档案》2012,(12):42-44
档案信息资源碎片化对应的是一种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零散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档案微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传播媒介,在档案信息资源碎片化传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些不足之处,本文试对利用微博平台传播碎片化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陆慧 《四川档案》2013,(3):45-46
据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省新闻网报道,该省档案馆利用Twitter征集哈利法克斯大爆炸事件相关故事,并将生成的微博归档保存。作为风靡全球的社会化媒体,微博已被广泛用于档案馆的形象宣传和馆藏资源开放服务。但此事件中档案馆首次将微博应用于档案征集工作,为微博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对国内同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文泓 《档案学研究》2019,33(2):104-110
充分诠释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特质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可行的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方案,亦可推进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数字转型。本文以理论构建的方法从社交媒体档案库的形成基础、档案特性、新特征三个层面逐级推导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档案库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论证了社交媒体平台可被视作档案库这一提法,并提出形成的社交媒体档案库是基于社交媒体活跃的信息活动构建的信息资源库,因其具有档案价值和日益普遍的档案化管理行为而实现档案库的建构,这个档案库亦从时空、主体、关联性以及价值等方面呈现新特征,由此成为档案管理数字转型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设了政务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营销公关,但是政务微博中一些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却没有存档。文章分析了政务微博的档案价值以及影响微博信息存档的因素,如信息量大、互动性、超媒体、即时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重视政务微博档案,建立健全保管机制,将有价值的政务微博进行档案化保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不同领域历史研究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差异,分析不同类型档案对历史研究的支持力度,本文基于《历史研究》期刊2013—2017年发表的史学论文中的档案引用记录,采用引文分析法,从施引文献和被引档案分析角度探讨了我国历史学者利用档案的主题、年代、类型、载体、地区和机构分布等特征,并基于此从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平衡档案利用需求等方面为档案机构面向历史学者开展馆藏建设与利用服务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新信息环境下档案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泛在网络为发展趋势的新信息环境为档案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界定了新信息环境的内涵及其典型特征,论述了新信息环境给档案载体的原始记录性、开发与保密、档案管理规范以及档案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带来的挑战,在档案资源传播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面向公众的档案服务方面带来的机遇;为应对新信息环境,本文最后提出了档案行业的...  相似文献   

15.
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国档案专家对档案服务与网络关系的重视,档案机构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网站,但国内外建设的差距仍然存在。文章选取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网站(http://www.nara.gov)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特色与优势,归纳其对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几点启示,以期完善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Li  Mengqiu  Feng  Huiling  Gao  Yubao 《Archival Science》2021,21(2):173-192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aimed at providing a structure for the various types of “archives” in China. As the concept of “archives” in China ha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nce the quotation marks), so is the practice in China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Chinese “archives.” Developing a typology of Chinese “archives,” therefore, did not strive to tease out the logics between and among these types, but rather focused on outlining their existence in their originating environment. The typology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e., present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archives along with the particular times and/or spaces in which they existed and functioned. Representative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archives, i.e., the time requirement for internal archival transfer, the broad coverage of archives and the flexible criteria for archives categorization. These features differ from thos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are rela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archival management. It is hoped that this presentation of the typology of Chinese “archives” will provide readers outside of China an informative introduction and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archival practices in China, and will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曲春梅 《档案学研究》2020,34(4):128-134
"情感转向"是当前国外档案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情感理论被引入档案学领域,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阐释。档案学者运用情感理论分析档案现象,提出情感价值作为档案鉴定标准以及情感公正、不可能的档案想象和想象的档案等观点。研究者还从实践层面分析了社群档案与情感体验、情感与离散档案问题处理以及档案与情感创伤等特定情境中的档案与情感问题。透过情感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社会中的档案现象,"情感转向"为档案学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档案垂直网站是一个新的理念。本文介绍了档案垂直网站及其特点,分析了我国档案垂直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提出了档案垂直网站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对档案研究中的"过程说"进行阐释。从档案是历史存在过程的客观呈现形式、档案文本的解读与利用须从历史存在具有的过程性角度进行及档案与历史存在具有"过程"统一性三个角度,对"过程说"适用于档案研究的基础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过程说"作为档案研究的方法,不仅能够为档案的整理工作提供指导,也能够通过对历史存在时间和空间及档案形成范围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档案的"泛化",并促进档案文献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