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育”中的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学科中,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阵地,教师应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让劳动教育渗透在高中思政课堂中。本文将从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详细阐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破解劳动教育进高中思政课堂的难题提出相关策略,从而有效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党史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学科发展高度重新审视党史教育的思政价值,对当下应对错误思潮,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四个服务”的战略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体向好,但存在“研究”特性凸显不足的问题。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提出浓厚思政课堂“学术味”、专业课堂“思政味”、学术研究“文化味”、实践活动“探究味”和校园文化“理论味”,构建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五味”俱全的思政教育体系,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不但承担培养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任,还具备强化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时,必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马俊平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一书,从社会发展潮流与趋势中,探寻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性,致力呼吁高校与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重视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创业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尝试和开展创业实践,建立创业网站;思政课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个性;思政课内容要融合创业知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创业教育作用得以体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密不可分,如何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合力,深化课程育人内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时代担当、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国家“课程思政”总体战略部署对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计思政融入点,保证思政素材和育人目标的统一,准确把握思政教育价值,有效实施创新创业与思政“双体系”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政课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是高中生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要从教师、教材、教法和实践四个“点”上寻找有效路径:激励教师参与劳动教育积极性,培养“渗透”关键点;深挖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寻找“渗透”切入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找准“渗透”切入点;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夯实“渗透”落脚点。同时,思政课教学要结合教材正文、“探究与分享”及“综合探究”要求渗透劳动教育,从而为劳动教育打好底色、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研究生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发展。文章对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框架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思政融通”思路;通过构建授课内容、形式、团队和管理机制“四维度”结构化“思政融通”实施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合,有效融通。最后,以《药学名家大讲堂》融通实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四维度”结构化“思政融通”式思政教育成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本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人本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也是发挥人本教育作用的重要阵地。通过分析高校思政人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将人本教育应用到思政教育中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教育主体的思维理念、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式将人本教育引入并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了根本性变革,即从样本思维到整体思维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将整体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促进精准思政的实施、“大思政课”要求的贯彻、课程思政的实现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发挥整体思维的优势,全面动态地记录学生的思想状况,消除样本的被代表性和数据偏差,从而切实将整体思维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思政课则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思政课教育也存在着空心化和形式化问题,教学老化,内容生硬,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活力,并且系统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采取文献调查法、定性分析法、调查调研法、经验总结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手段、思政教育内涵等,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途径进行了实验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和能力都有了一定提升,并且也提高了他们对高职思政课的兴趣。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既可以提升高职思政课活力,又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互联网+”教育手段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方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线上或线下)是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必要的途径,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然要求,推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都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内容浅融入难融入、师资队伍联动少、缺乏相关保障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形式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培育思想政治素质高、双创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存在各要素功能未能实现有效发挥,各领域层次未能实现动态交互以及各价值诉求未能实现合理统筹等问题。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实践路径,在于明确各个要素主体功能责任,稳固思政教育基础条件要素和满足不同思政主体利益诉求,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人才市场基本需求的契合点。本文首先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建立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相互推动教育理念、影响相互融合校园文化气氛、构建相互契合实践基地、培养相互整合教学团队四个维度,论述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契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彼此的互促双赢,推动各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方法和有效手段。“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智育功能中,既是充分夯实专业课教师主体责任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也是针对受教育群体全面提高思想水平和实践能力、自觉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诉求的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在其学理研究的过程中,因其内在要求、主要特征和目标体系的形成,“课程思政”已经从思政课程的探索性延伸发展成为专业课程自身教学的要求,成为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凝聚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控制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加强环保意识、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创新精神、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理念的培养;实现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和成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人文精神、加强主旋律教育与提高审美情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选择,是提升育人实效的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寓价值观引导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彰显中国“风格”,需要高校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目标,以教师为抓手,科学规划教学内容、着手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改革评价方式、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育德实效。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好思政课"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具有双重优势,这使得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思想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等特点,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许寒冰 《学苑教育》2023,(31):79-81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文件,要求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以此来加强中小学高校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从初中音乐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分别从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和活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热情以及音乐第二课堂活动思政元素融入四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振礼  王盼 《教书育人》2023,(36):47-49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由“灌输式”转为“启发式”教育,发挥美育的功能。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美育缺失、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和学校、教师、学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健全学校“美育+思政”育人体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路径,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