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事要"胸有成竹"必"有备而来"。对于教师而言,你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课的前提。在实践中,个人备课受到有限视角的局限,因此集体备课应运而生。集体备课就是一个教研组或者一个备课组的成员集中在一起,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当前人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那么,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1.做到有效备课备课:备课的"备",可理解为"准备"、"预备"和"完备";"备课"可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和"使课堂教学更完备"。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的本质意义在于"研究",要提高备课效益,就一定要注重研究。可以围绕"研"字分三步走:一次备课,个人研读,做到有"备"而来;二次备课,集体研讨,参与并合作,交流并碰撞;三次备课,自主研磨,调整、补充、修订、提升,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使得教案更加适合所教班级的学情。这里所倡导的"三次备课",不是工作量的简单叠加和备课流程的随意延伸,而是以"研"促教的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搞好集体备课必须确定备课的内容。本文根据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集体备课要注意解决备课的内容,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问题"和"备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阐述,指出只有认真抓好这些内容的备课,并把它深入下去,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备课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黄明 《甘肃教育》2014,(11):40-40
正"立体式分层"备课模式是针对教师从"被备课"(抄写、复制教案)状态逐步过渡到"仿备课"(有思考的抄写、复制或摹仿)状态,再到"自备课"(真正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及所教内容的特点来备课)状态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个相对有效的备课模式。把以往教学过程中"备点——课时备"模式逐渐向"线和面"(备线——单元备,备面——主题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新理念影响着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传统的"教案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并非是"懒"备课、零教案,而是创新,在详尽备课的基础上书写具有"生案""学案"功能的教案。在观念上,写教案不等于备课,教案应是详尽备课的体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对我的备课观进行了积极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备课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凡是教师都知道上课前要备课,但备课备什么?很多教师会回答备课就是写写教案。实际上,备课真的那么简单吗?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  相似文献   

8.
正备课话题,常思常新、常做常新。工作十多年,勉强算得上有些经验的教师,但每一年备课,都有变化;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近两年,笔者在备课时主要围绕"四步"进行操作:"整体谋划"、"遍访名师"、"问计学生"和"同事聊课",这种有实效、接地气的备课方式,对笔者的专业提升帮助很大。下面,以小学数学备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一、整体谋划小学数学内容虽然简单,但许多人认为很难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整体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2007,(4):23-23
"暑假备课专辑"是本刊一个颇具特色的栏目。为了给广大教师在暑假期间的备课提供一个参考和交流的平台,本刊今年将继续推出"暑假备课专辑"(7-8期合刊)。现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征集有关稿件。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有人问过一些教学名师,"您的课能达到如此境界,您用了多少时间备课?"名师的回答是:"我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好一个"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对名师"用一生的精力备课"作质的揣摩,恐怕"不断的吐故纳新"是其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1.
<正>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一个教师的备课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他的成长历程。回顾自己近30年的备课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的"抄"教案;二是接下来的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备课;三是后来(直至现在)的自主备课与学习借鉴相结合。我称之为备课的"三部曲"。1备课第一阶段——"抄"教案1983年我师专毕业后就走上了教学岗位。教学工作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来说既充满着激动与向往,又  相似文献   

12.
功夫在课外     
《四川教育》2012,(4):16
教学设计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教学设计这个话题实在有重新拾取的必要。假如把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用词语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备课"和"上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没有"备课"的坚实,就不会有"上课"的精彩。所以,有人说,备课是课堂精彩的"预约"。备课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真正意义上的上课蓝图。尽管,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既有设计而进行施工式的不逾矩,但优质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教师施教的关键。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把教学设计水平作为一个核心内容审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了每位教师走进课堂前的一个必备环节.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现在许多的集体备课仅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集体备课"三元素"课例、困惑、反思的把握不够深刻,备课效果较差.笔者所在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集体备课的"三元素"十分关注,作出了许多的尝试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对集体备课"三元素"进行了有效的界定."课例"部分,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就教学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和准备,拿出初案,供集体备课时展示和交流;"困惑"部分,要求教师针对  相似文献   

14.
实现"变教为学"的一个难点是备课中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之所以难,是因为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认识上存在着对备课的误解。在本刊2014(1/2)《"变教为学"说备课》一文中,郜舒竹教授提出备课应当重点思考"学什么"和"怎么学"这样两个基本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澄清对备课的一些误解,指出应当综合"学什么"和"怎样学"两个问题,重视新、旧知识关联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是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备课"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自从走上教学岗位那天起,就与教师形影不离."备课"是教育行业用语,  相似文献   

16.
朱萍萍 《快乐阅读》2011,(22):187-189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备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备课要坚持"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语言、备教具。  相似文献   

17.
苑文防 《教书育人》2011,(32):31-32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集体备课的最终目标是达成共同的思想,而不是追求简单的形式上的统一。然而,现实中不少学校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种种非常之怪现象,甚至使"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生物教师,应该扎实做好上课的前提工作——备课。备课,就是教师在课前为教学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是教师充分地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教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相关问题的一个过程。对于备课,有人觉得烦,有人觉得累。其实生物备课是一个自我享受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19.
<正>备课组长是一个没有头衔的"长官",既无人事调配权,又无财务支配权,然而却是备课组的灵魂和备课组的核心。备课组长要想领导好团队里的一班人,实实在在地开展好教研活动,赢得众人的尊敬和响应,靠的不是"权力",而是备课组长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了那种令人向往的人格魅力,备课组长在组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才会长久而稳固。一、"才气"吸引人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备课组长要想有效开展教研工作,让"手下"心悦诚服,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文化知  相似文献   

20.
集智备课,顾名思义,就是集中教研组每位教师的智慧,设计编制出学习目标明确、导学思路清晰、学科特色彰显、符合生情特点的高质量导学案。笔者在下校调研过程中,经常参加学校教研组的"集智备课"活动,深刻感受到:集智备课是课堂高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自我研修的绝佳途径。"集智"呈现的结果将直接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上,是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有力保障。但是,若不严格落实好集智备课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步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