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高校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在大学的教育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又与高校人文素质课有着内在关联。就高校而言,有必要以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积极确立,此种探究实践的展开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34):4-6
本研究通过对沧州地区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格特征和亲子依恋关系的相关关系,以及亲子依恋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沧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同一性延缓状态约占三分之一;(2)大学生同一性水平存在差异;(3)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具有预测作用;(4)大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脱节造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位的客观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致性和交叉相容性。所以,可以通过构建思政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机制,充分挖掘思政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使思政课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电子媒介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此情况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成效:首先,电子媒介要形成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的舆论导向;其次,高校要发挥教育的主战场作用,深度挖掘网络平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再次,大学生个人要努力实现媒介素养的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基础"课的基本目标和根本性质及其教学内容,决定了促进大学生素质养成是其内在诉求,同时也为大学生素质养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创新,应在两个薄弱环节上花大气力:一是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自我发展诉求的针对性,二是加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参与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纵横结合设计对925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大一上至大二上、大四年级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下降较明显的时期;男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女生在"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的投入程度先降低再上升,而男生则是一直降低,且女生对"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普遍高于男生;达到自我同一性形成地位并不意味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完成,仍然有可能倒退至其他状态.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17-26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自我同一性与自我适应、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得分上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即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同一性早闭,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同一性早闭;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大四学生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同一性扩散状态与情绪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同一性早闭状态与自我适应、情绪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获得状态与自我适应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和情绪适应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培养和干预,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少年自我价值感低、个人意志被压制、社会适应能力差,导致自我同一性危机。应注重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注重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更新升级、注重代际文化差异研究,对青少年进行成长指导,从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同一性的建立过程是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未来成长目标整合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对自我的理性认识,自我价值的综合认定中,明确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依据自己的确定理想目标,不断审视自我角色,增强自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同一性的确立是统一的。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同一性,避免同一性危机,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治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基础。良好的个体政治心理素质,能帮助大学生对政治范畴形成正确的认识,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并保证社会政治心理状况的健康向上。加强政治观教育,通过政治社会化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耐挫能力的培养、优良性格的培育、心理适应与调适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的指导。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措施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实施全员参与、全方位结合、全过程参与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生和发展,探究式学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潮流的大势所趋。本文探讨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应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高校扩招及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认为高校现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以智育为主”的传统测评模式,建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平行测评模块的构想,对具体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也提出了组织实施及结果应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角度,探讨了自身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义务、良心、荣誉、幸福观的确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能力、人品、动力、方向的自我把握为支撑,而每一方面的自我把握又需从基本点、创新点、着眼点、关节点等环节展开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住,它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文章调查了农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差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电大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辅导历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目前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辅导仍存在照本宣科、重复主讲教师讲授内容、辅导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教学辅导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认真钻研上好每一堂辅导课,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将知识融会贯通等,应是搞好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就业能力特征,围绕我国高职教育在就业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校企合作的定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校企合作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围绕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用的发挥、提高听力技能必备的条件、改进训练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