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他课程和专题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课本。▲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更不得增加学科教学的学时。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  相似文献   

2.
●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 ,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不得要求幼儿园、学前班的幼儿购买任何教材和幼儿读物。●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除语文、数学外 ,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取消百分制。●已经普及九义务教育的地区 ,要坚决落实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规定。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教育部密切关…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开设的语、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地方课程选用教材,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照此精神从严规定。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 “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地方课程选用教材,由省级教育厅行政部门照此精神从严规定.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这些规定切中要害,若在具体执行中不走样,则“减负”可望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09,(11):9-10
刚刚施行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务例》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初中学生不得超过七小时,高中学生不得超过八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1月3日印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规定:1、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它课程和专题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课本.  相似文献   

7.
新学年开始 ,澧县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当作今年工作的重点来抓。县教育局要求每名包乡干部检查开学工作时 ,深入基层 ,严把学生“负担”关。一是把好书籍课本关。严格审查教学用书 ,砍掉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之外的配套教材 ,真正让学生书包轻起来。二是把好课程设置关。审查各校课表和作息时间表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三是把好课外作业关。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 ,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内 ,严禁用增加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四是把好考试考核关。坚决落实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初中的规定。除段考和期…  相似文献   

8.
8月22日,教育部针对其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等十项措施,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规定》还提出,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8月23日《北京晨报》)废除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国家层面的如此规  相似文献   

9.
信息     
上海中小学生“减负”再出新规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从2006学年度起,除寄宿制学校外,所有小学和初中不得安排早自修。各中小学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课外作业;初中各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在1个半小时以内完成课外作业;高中各年级绝大多数学生能在2小时内完成课外作业,各校应在各学科综合平衡后布置课外作业。同时,上海市教委要求对同一课程各校不得组织学生订购或使用两本及两本以上的教科书;学校不得组织推荐学生购买未经市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近两个月来,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举措,大有一举剿灭此顽疾之势。比如,哈尔滨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所有小学在年底前都实施小学生课业负担公告、监测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又比如,贵阳市教育局要求各小学切实做到小学生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及以上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小于或等于1小时。  相似文献   

11.
信阳市平桥区教委及时贯彻《通知》精神 ,深入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一是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设课程。小学开设的课程 ,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它资料均不得组织购买。二是规定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图书资料“准入证”制度 ,无“准入证”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校和学生推销。三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不准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给学生补课 ,更不准收费上课 ,有偿补课。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小学高年…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委“减负”电视会议精神 ,新年伊始 ,怀化市成立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的全市减轻学生负担工作小组 ,并就全市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作出六项规定。一是严格规范学生用书。全市中小学教材、教参及教学挂图的征订使用 ,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严格执行省教委审定与确定的用书目录 ,任何部门、学校和教师都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各种教辅材料、专题教育读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学生用品等 ,更不得以此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考核评比奖励的条件。二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在校时间。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3.
文摘荟萃     
<正>简讯浙江省宁波市小学启动"零起点"教学浙江省宁波市出台《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全市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启动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不得加快教学进度。宁波市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加课程和课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题,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各学校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2013年6月22日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这是教育部三令五申学生"减负"后,专门针对小学生减负出台新规。征求意见稿对小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规范,如,在作业方面,小学不留书面式  相似文献   

15.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国家教委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所以我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布置一些口头、操作或活动性质的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明文规定:。除小学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这一规定有效地减轻了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也随之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河南教育》2005,(4):18
日前,山东省烟台市教育部门下达“减负”文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8.
今年暑假是国家教育部颁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有关规定后的第一个假期 ,为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暑假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怀化市教委推出了如下举措。一是小学除语文、数学外 ,其他学科不得组织期末书面考试 ;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成绩排队 ;所有初中学校招生只能以初中毕业会考成绩为依据 ,不得另外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二是暑假作业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禁止在暑假期间成建制组织学生补课 ,对于少数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 ,可在征得家长同意后进行短期补课 ,但时间不得超过…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近日发出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五科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通知,要求2000年秋季全国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初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使用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和教材;2001年秋季开学时,所有年级都将使用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研制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同时,及时调整、修订现行课程计划、大纲和教材,是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育部于1999年第四季度组织力量对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语文,初中数学、语文、英语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定于今年秋季在小学一年级…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家庭作业必须经校长审核签发才能向学生布置,这是江苏省海门市为控制学生作业负担,从新学期开始实施的举措之一。记者从海门市教育局获悉,新学期起该市将积极推进"作业革命"。一、二年级取消书面家庭作业与统一考试,三、四年级与五、六年级作业量分别控制在40分钟与1小时以内,七至九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不得超过1.5小时;高中阶段,课外书面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