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六、多样的帽子(大班)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帽子的外形特征及用途。2 培养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重点 :掌握帽子的用途。难点 :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标志的帽子代表不同职业和不同民族。活动准备不同季节的帽子 ;不同职业的帽子 ,如大盖帽、安全帽、卫生帽等 ;不同民族的帽子 ;布置“帽子专卖店” ;剪刀每人一把 ,彩笔每人一套 ,胶水、旧挂历纸若干。活动过程1 让幼儿参观“帽子专卖店” ,一名教师当售货员介绍各类帽子。2 引导幼儿说说在帽子专卖店里看到了哪些帽子 ,然后出示几顶不同季节的帽子 ,启发幼儿观察比…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样常识活动开始部分的组织也很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摸索出这样几种开头方式: 采用游戏或以游戏口吻 如认识“帽子”活动,我一开始就让小朋友们玩游戏:听音乐做开汽车的动作去“帽子商店”购买各种材料制作的帽子。这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幼儿园首先应该是幼儿自由活动,初步认识外部世界的场所。幼儿生性好奇、好动。而且,他们正是在问这问那、动这动那的过程中了解、认识事物的。这就要求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充裕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各种学习和探询的需要。像各种游戏、各种供幼儿根据各自的兴趣自由选择的“活动角”,都可以为幼儿最初认真地观察、感知世界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初步认识种子,知道它的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发展幼儿分析、综合的能力.2、教育幼儿爱惜种子.3、丰富词汇:“籽”、“瓜瓤、“荚”、“种子”.二、活动前准备1、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幼儿观察.2、在幼儿园种植区有意识摆放一些结了种子的植物让幼儿观察.  相似文献   

5.
情况分析初夏伊始,我班幼儿陆续戴上式样各异、色彩美丽的帽子来到幼儿园,那些没戴帽子来的幼儿看到别人漂亮的帽子羡慕极了,会向同伴借来戴上,在太阳下走一圈。幼儿对式样新颖、别致、漂亮的帽子发生丁极大的兴趣,但对帽子与季节、职业的关系还缺乏认识。我们觉得只有让幼儿认识帽子,理解帽子的用途才能使他们正确地使用帽子、爱护帽子。活动要求1.介绍帽子的种类,使幼儿知道帽子与季节、人的职业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帽子的用途,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帽子、爱护帽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手工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培养兴趣、感知审美、丰富想象、提高技能”入手,探索幼儿手工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整个活动似乎给人以一种教师操控活动,幼儿被动应对的感觉,我觉得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一、创设情景观察发现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前提,因此,教师可事先布置好“串串水果店”的场景,直接导入课题:“小猴的‘串串水果店’开张了,里面有些什么好吃的水果串呢?”这一提问既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自然地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店里各种不同的水果,初步感知水果串的不同制作方法,为后面的操作作铺垫。二、展开讨论讨论是对知识的深加工,也是深入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  相似文献   

8.
设计背景晨间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皮球,好的皮球给孩子一抢而空,只留下几个没气的皮球在那儿无人问津。于是我问小朋友:“谁能使瘪了的皮球鼓起来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来孩子们对膨胀现象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只是对物体膨胀的原因了解甚少,对膨胀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科学问题还缺乏探究。因此,一次“有趣的膨胀”的探索活动就形成了,意在激发幼儿探索膨胀现象的欲望,培养他们积极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科学精神。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各种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原因。2.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和“<”看起来好像很抽象复杂,实际上只要让幼儿记住他们的开口方向,学习时并不困难,并且能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方向;第二,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能正确认读不等式。2.学习把不等式变为等式。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为幼儿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基础。1.观察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有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  相似文献   

11.
到美食城做客(中班)文/赵红评/刘晓琴活动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各种食物都吃的人才能长得健壮又聪明。2.增进幼儿对各种食品的兴趣和认识,体验动手制作食品的乐趣。3.让幼儿知道肝、胡萝卜、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能使人更健康。活动准备1.搭建美食城:一...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幼儿已多次感知了7以内的数量,在以前的分类活动中幼儿对肯定与否定的标记已有所认识。此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对一组物体进行多次分类,以培养其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并为大班阶段学习数的组成积累经验。目的:1.能按图上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每类物体的数量。2.会给6以内的物体数量匹配相应的数字。准备:1.教具。①帽子图一幅(如图一);铁制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填料、泡沫板、抹布。 (三)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考。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  相似文献   

14.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15.
观察西红柿     
设计意图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近期,我班正在进行"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经验.如何抓住契机.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帮助其整合并提升经验和认识,从而发展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西红柿作为观察物,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题(结合常识教学法解释) 1.这里所讲的“启蒙性”有两层意思:一指幼儿园常识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利于幼儿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掌握粗浅的知识和懂得浅显的科学道理;二指常识教材具有启迪作用,即这些教材能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2.这里所讲的“季节性”,是指常识教育的某些内容需要按季节的变化,去组织幼儿观察、认识。3.“主题综合教育”,又称“综合教育”,是指围绕常识  相似文献   

17.
相反国     
活动意图 在历时两周的“相反国”主题系列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了《颠倒歌》,进行了“倒点名”等游戏活动,并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对生活中凹与凸、轻与重等相反关系逐一进行了感知和认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相反”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整合科学与艺术领域的内容,设计了科学活动“相反围”,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让幼儿知道看过的旧报纸还有多种用途,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3.丰富词汇“丢弃”“信箱”“清晨”“急促”。 4.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用纸折成的帽子(帽子上用其他物品装饰好)。 2.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课前丰富幼儿的知识:报纸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节日的愉快情绪及观察事物的兴趣;认识做汤圆的材料;学说“高高兴兴”、“沉在水底”、“浮在水面”等词句。2.让幼儿动手自做汤圆,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搓、压、捏的技能。3.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盘米粉团及汤圆馅。煮汤圆的炉子,炉子上烧着一锅水(放在离幼儿较远的前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1.感知各种各样的糖,激发观察的兴趣。2.知道各种糖的名称及简单用途。准备:1.设置两个“展览会”场景,一个是“糖果展览会”,一个是“食糖展览会”。2.各种各样的糖:糖果(水果糖、奶油糖、咖啡糖等)、食糖(白砂糖、红糖、冰糖、方糖等)。过程:一、参观“糖果展览会”1.引导幼儿观察“展览会”里各种各样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