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时值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10周年,从一百多年前的三江师范学堂起,她的名称一直在变,只是这"师范"二字,作为一种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被一直保留下来,饱含着一种"大师范"的精神情怀。在隆重的校庆典礼之余,欣闻南京师范大学策划出版了一套"随园大家"丛书,收录了南师大建校以来的多位大师,分别列传,将他们的精神事迹和学校的厚重历史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感受"大师范"的情深情怀的同时,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这套书捧到手里的时候,一种厚重  相似文献   

2.
最近又一位"大师"火了起来.在沉寂了多年之后,由于一位成功商人和著名演员的拜访,江西的王林大师以及他周围的若干政商人士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引发一系列"隔空戳人"的微博骂战,剧情堪称狗血淋漓. 我对这类"大师"的神功一向是不信的.前些日子一位经梧太极的高手阎芳,在视频中把她的弟子们隔空打得像猴儿般跳,我就直接给看成了耍猴的.王林大师和阎芳大师都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这般功夫须信则灵,需要有一定的修炼基础才成,也就是说挨打也得有一定功夫方能被打得出百般花样.如其这样,我等还是不去自讨苦吃了罢.  相似文献   

3.
向大师靠拢     
我们心目中的大师应该是被一种神圣的光环所笼罩的,是被一种高山仰止的情绪所包围的,是被历史赋予无尚荣光的超人,是被上帝赐予给后学的贤人,我们何尝想到能有机会与大师面面相坐、促膝而谈?可是一位与大师们一样贤达的修女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她让每一位手提画笔的大师款步向我们走来——达·芬奇肩扛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凡·高头顶着向日葵的辉煌,保罗·克利则骑着在蓝光中穿梭的金鱼……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1月9日,商务印书馆在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办"大师文集系列图书访谈会"。亚当·斯密、黑格尔等10位大师的11套经典著作代表该馆的"大师文集"系列首次集体亮相。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介绍,"大师文集"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活动的坚持使自己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且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改造和创新,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且对理论进行总结,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1月9日,商务印书馆在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办"大师文集系列图书访谈会"。亚当·斯密、黑格尔等10位大师的11套经典著作代表该馆的"大师文集"系列首次集体亮相。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介绍,"大师文集"  相似文献   

7.
李国文 《档案天地》2013,(5):60-63,59
先得解释一下,究竟什么叫做"大师"呢?比如,文化大师、艺术大师、宗教大师,或者行为大师等等。平心而论,"大师"永远是个突显褒扬和崇敬的敬称,对于当事人弥漫着极为尊崇的感情。稍微翻翻中国的古典文献就清楚了,史册里最早的"大师",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找到踪影。书中非常明晰地写道:"学  相似文献   

8.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样的区别?大致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对缝更严等等。但是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他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  相似文献   

9.
天地有风采──评《风采学──当代中国人风采巡礼》张宗刚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人类既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载体;所以人之一生,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表现为精神的存在。风采,便是人类精神存在的一种。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  相似文献   

10.
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王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作品杨俊艳《青花青》中写道:"在中国的瓷器百花园中只有青花一枝独秀,占尽春光,而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其它颜色釉以及釉上下彩瓷都顿时黯然失色,只能处于陪衬地位。"国礼青花瓷首次大胆融合融古代经典青花工笔、运用水墨画法,结合西洋风格,堪称当代"青花瓷王"。熊钢如大师绘古希腊卫城及万里长城并橄榄枝装饰,取"起源(企愿)和平"之意,象征着奥运精神从发源地来到中国,为写实的传统技艺;王锡良大师绘松柏环抱,象征万古长青;王恩怀大师绘制的云雾山色"天青过雨景"为大写意;三种风格奇妙融合,大气天成!  相似文献   

11.
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王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作品杨俊艳《青花青》中写道:"在中国的瓷器百花园中只有青花一枝独秀,占尽春光,而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其它颜色釉以及釉上下彩瓷都顿时黯然失色,只能处于陪衬地位。"国礼青花瓷首次大胆融合融古代经典青花工笔、运用水墨画法,结合西洋风格,堪称当代"青花瓷王"。熊钢如大师绘古希腊卫城及万里长城并橄榄枝装饰,取"起源(企愿)和平"之意,象征着奥运精神从发源地来到中国,为写实的传统技艺;王锡良大师绘松柏环抱,象征万古长青;王恩怀大师绘制的云雾山色"天青过雨景"为大写意;三种风格奇妙融合,大气天成!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与世无争的猫身上,能感受纯粹的力量;从自然界最弱小却也最坚强的蚂蚁身上,也能找到感悟的光芒。一位是设计出"世界最美图书"的诗人、生活家、随园书坊的主人朱赢椿;一位是来自欧洲的大高个,一个纯粹、简单的儿童绘本画家麦克·格雷涅茨。没想到的是,我竟能有幸目睹两位大师的交流,感受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相似文献   

13.
<正>梅贻琦,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对清华大学办学道路的研究。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办学实践,梅贻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通识教育"思想"、大师论"教育思想以及"教授治校"教育思想。通过对梅贻琦  相似文献   

14.
万刚 《新闻实践》2008,(8):25-26
2008年,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的浙江《共产党员》杂志,在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倾全力以整本杂志的篇幅做一篇"大文章"——汶川大地震,捧出了一本厚重的"特殊党刊"。浓缩精华的再次创作虽然,这期特刊稿件大多取自主要媒体发布的抗震信息,但  相似文献   

15.
在大家在讨论"国学大师"的真伪和标准时,却都忽略了,"国学大师"背后衍生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能点石成金  相似文献   

16.
百年前哲学门的创立开启了中国思想界的一片新天地。从那开始,哲学的理性、自由和批判精神真正与中国发生关联"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矛盾冲突的时代。"冯友兰曾在《三松堂文集》的序言里写道。"我们的大背景一直没有变过,就是中西文化的冲突和纠结。"如今,北大哲学系系主任王博赞成冯友兰的说法,他对《中  相似文献   

17.
徐鲁 《出版广角》2015,(14):103-105
殷健灵这些年来除了 "温暖你"系列小说名篇,如《米兰公寓》《哭泣精灵》《月亮茶馆里的童年》《安安》等,还为读者捧出了《风中之樱》《千万个明天》《1937 ·少年夏之秋》《爱——外婆和我》《天上的船》等等长篇力作.这些作品有的是取材于当下的现实生活,有的属于幻想文学,有的是非虚构文本,还有的是遥远的历史题材.她不仅仅在取材上已经走向开阔、丰富和坚实,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富有道义感、悲悯情怀和担当精神的作家.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具有传承文明、交流信息、知识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功能。大学图书馆尤其如此,特别是后两者。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岩森对图书馆的作用做了这样的概括。王教授说,大学有三大:大师、大楼、大树。大师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大楼代表着大学的实力,大树代表着大学的历史。而大楼,又主要指图书馆、实验室,特别是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之大,一方面表现为其面积之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其藏书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批著名教育家和名师学者,他们为南师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陈鹤琴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从拓荒奠基到幼教之父一一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主人公陈鹤琴先生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南京师范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南京师大有山有水,古色古香,依山而建,雕梁画栋,是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殊不知,这里面洒满了陈鹤琴先生的心血和汗水,浸透了他的风格和思想.有人称赞陈鹤琴先生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老人.这是一颗对儿童、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的赤子之心.有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故能紧跟时代前进,他在旧中国不免郁郁于心,到了新中国,他的理想则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实践.陈鹤琴先生是南师大历史长河中的精英,是广大老师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忠诚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张炜 《出版参考》2016,(12):13-16
何谓“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做事态度,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优秀习惯,一种不断追求完美直至极致的人文情怀.近现代以来,有不少出版工作者,正是以这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追求着出版产品的完美,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