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哥隆语是居住在海南岛西海岸昌化江下游出海口处两岸的居民"哥隆人"也称"村人"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自称汉族,但其使用的语言却是一种侗台语族的语言,与黎语近似却有所差别,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相似文献   

2.
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太平天国的人们广泛地使用哥、兄、弟、兄弟等语汇。比如“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九月初九哥降节,靠哥脱罪记当初。”等等。 据此,不少研究者把太平天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新型平等的社会关系。甚至有人认为:“洪秀全是借用宗教语言提出了男女平等、人权平等、国家之间平等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阅读导航: 自从去年七月,在猫扑网上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网络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网络交际中的词语和符号,网络流行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网络的催生下,源于文化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哥”被广泛复制,“××哥”为题目关键词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中层出不穷.他们不断创新,快速传播,达到了经济、简洁、幽默、委婉等语用效果,因此有必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而语用顺应理论对“××哥”的泛化能够予以较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5.
书虫鹏哥     
我对鹏哥的好感源于高一时全班第一次碰头会上的自我介绍。我们的介绍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我叫某某某,爱好什么什么……”惟有鹏哥不同凡响,开口就是“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又以“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结尾,真是一语既出,四座皆惊。鹏哥大号张小鹏,因其“海拔”足有一米九,典型的电线杆身材,大家便尊称其“哥”,而他也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鼻梁上又架着一副上千度的“啤酒瓶底”,整个文弱书生相,还爱大放厥词。譬如某男生极少与女生交往,鹏哥便翻开《心理辅导》,指着“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一条说:“这个适合…  相似文献   

6.
析流行称谓词“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流行称谓词“哥”及“-哥”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在网络和年轻人的使用中语义特点更为丰富;语法结构出现新的固定句式;语用功能更是在使用场合、使用人群及和感情色彩方面发生新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很男人”、“很女人”、“很淑女”、“很绅士”、“很中国”、“很阳光”、“很青春”等等,这样的组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交往中渐渐成为一种语言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并加以模仿,同时也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普遍关注。“很+名”组合格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内部自身的演变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它的产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文章对这一语言变异现象的现状、出现原因、语言功用、不足之处、名词的限制性因素等研究作综合阐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说"变态"     
当前中学生动辄将某人的行为或某种现象归之于“变态”,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校园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语言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况加以考察,结合其使用的情境细究其表达的涵义,尽管复杂多样,但并无恶意。“变态”的使用,既能帮助他们宣泄不良情绪,又能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这是“变态”在中学生中持续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就像牲畜一样,只要有饭吃就会拼命的干活。[开篇这段人物描写,用“黝黑”、“粗壮”、“蓬乱”、“沉默”等准确的形容词凸显了哥健壮的体魄,任劳任怨、憨厚朴实的性格特征。]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  相似文献   

10.
我班班主任,姓阳名超,人称“超哥”。此名具有十足的“超人”味儿。人如其名,实不相瞒,其貌还真酷似GAME中的“超级玛利”。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超哥有着两种不同的味道。不信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 5 0年代以前 ,频繁返乡的海外潮人 ,实际上充当了潮汕故土与侨居国之间语言文化交流的使者 ,海外潮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潮汕方言次方言。海外潮语的个案 ,反映了华侨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现代方言与传统音韵学结合的方法,以徐州方言为基础材料,对徐州话和普通话系统的区别作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规律,论证徐州方言的音韵学价值,对某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另一目的在于帮助徐州人学习普通话时自觉地运用语音对应规律正音  相似文献   

13.
建瓯方言熟语歌谣是闽北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北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建瓯方言熟语歌谣进行研究,分别从语音、用词、修辞三个方面看出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中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内容,证明其具有较大的存古性。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负载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关中方言话语主题的核心即农耕文明,其话语组合展示了汉民族质朴凝重的农耕生活的风俗画卷;它不仅负载了正在流播的风俗文化,而且积淀了大量已消亡的风俗文化。方言的词汇系统蕴涵了关中人民的语言智慧、对群体艰辛生活的记忆与体悟;关中人独特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关中地区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皆渗透于方言的深层结构中。  相似文献   

15.
方言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被视为一种结构上依附于更高系统(如语言)的语言变体。方言翻译的理论主要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语言功能理论等。方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涉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文化领域。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主要有方言的翻译方法研究、方言翻译的文化研究和方言翻译语言学理论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16.
白马人的语言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白马语词汇差异为切入点,通过比较研究,较详细地揭示了白马语各方言土语差异的状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白马语划分方言土语在词汇上的主要依据,并对白马语方言土语的历史层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语言地位的确认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差异,文章根据白马语的方言划分的讨论,主张应该将社会历史、政治与语言结构差异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语言身份的识别。文章还联系到国际上语言沟通度区分语言和方言界限的方法,讨论了那种方法的缺陷和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靖碧话是一种混合语。它与丽水话有较多的同质成分,并有着相当多的松阳话的语言特点,同时还具有一些跟丽水话与松阳话都不相同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48-49,67
"遘"字句是闽语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句式。本文从"遘"字词性及其使用入手,具体分析助词"遘"字句的相关格式及其用法,并探讨此句式在福州、厦门等周边闽方言区的使用情况,从而展现莆仙话"遘"字句处于过渡性状态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仡佬毛龙审美特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毛龙是贵州省石纤县仡佬族世代相传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仡佬毛龙审美特征主要彰显为表现性与再现性相结合、动态性与情景性相结合、虚与实相结合、人与自然相融合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