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光年 《成才之路》2020,(10):53-54
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写出具有“本色”特征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针对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强调写作的人文性、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尊重习作的个体性等方面,对提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学学生写作存在主要问题:写作句子不规范;在写作中缺少生活体验,写作面狭窄;学生书写能力普遍低下,字迹潦草,卷面不美观;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写作理论较差。处理学生写作问题的方法探讨:用普通话默念作文、诵读作文;利用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获取增加写作素材的渠道和机会;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校园里常流传着这样一些话:“作文作文作得脑壳疼”,“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在这种如此害怕作文的情况下,何谈作文创新呢?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喜爱作文,善于作文,并在作文中大胆创新,就必须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克服害怕和被动心理,多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一、克服被动心理 发挥主体作用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紧贴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世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 ,学生怕写作文 ,一写作文就求助于作文选 ,东拼西凑 ,作文中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等现象不是个别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二是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只在写作方法上打转 ,这样的写作只能养成“股调(刘国正语)”。笔者在我县瑶乡从教小学语文多年 ,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作文的优势。一、抓住农村生活气息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 ,教写特色作文。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被学生感知、体…  相似文献   

5.
杨峰 《成才之路》2010,(2):36-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我国农村小学由于处于偏僻的农村,信息不足,孩子们的知识面狭窄,习作大都索然无味,大部分学生习作时,围绕主题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只是无病呻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写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善于从生活着的农村去捕捉素材,并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乐于去写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可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作文无新意,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何英 《小学语文》2012,(1):51-53
一直以来,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是一块薄弱之地。学生“怕”写:对农村丰富的写作资源视而不见,生活单调、枯燥,资源匮乏,无表达的冲动和交流的愉悦感。教师“怕”教:教师为考而教,作文教学模式僵化,不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其实,农村地区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如何正视农村资源特点,帮学生找到丰富的习作活水之源呢?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米”下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做到“锅”中有米可“下”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之前,首先得教会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一、在农村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不能离开生活。因此,要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边的老师、同学、父亲、母亲,都是写作中鲜活的素材;街坊邻里,平常小事,也是作文的内容;悄然改变着的农村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写作环境。不仅如此,大自然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花草树木、虫鱼…  相似文献   

9.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山区基层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作文资源.如果能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细致观察,深入调查,合理开发.那么.学生就可避免捉襟见肘之窘和搜肠刮肚之苦,自然就能享受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趣。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围绕山区基层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生,由于各种环境条件的局限,见少识寡,非常害怕作文。老师一布置作文,他(她)们就愁眉瞪眼,一脸苦相。写作时,不是空洞无物的三言两语,就是千篇一律的照抄照搬,或是没有层次的流水帐。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①学生见识太少,生活面窄狭,教师的命题作文又往往有较多的要求,或者是命题的范围离开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学生“难为无米之炊”,因而学生就生编硬套地应付了事。②教师对学生选材、组材、描述等作文基本功训练不够,教师的下水文章较少,方法指导还有欠缺,使学生无以模仿,想入门却无钥匙开门。③教师没有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没有及时结合教学内容培养锻炼学生的写作情趣,是学生形成不爱写作、懒于写作、讨厌写作的不良习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标,在教学中,我是从五个方面来抓的。1经常读书,逐步增长见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早已为我们阐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窄,加之生活中的经历见识还很少,这是农村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贫乏的主要根源。针对这一状况,除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及课后写作训练外,还要求学生节约零用钱,注意积攒,鼓励学生积极自费订阅《小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大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老师们都深感学生作文内容苍白、肤浅,学生也视作文为畏途,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困境.问题在哪里呢?笔者在大量调查中发现,老师们的作文课,一般是先确定教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再去选择让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们认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内容的开发上,要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就必须着重研究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花大气力去开掘学生作文的“活水”。这个活水,就是把作文教学放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指导学生向绚丽多采的现实生活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规定了每学期的作文训练任务以及每次作文训练的定向目标、范围和要求。这种被动的作文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况且,单靠一个学期为数不多的几篇课堂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靠老师强制性地逼着学生去写更是没有效果,也是没有意义的。本人认为,写作教学要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密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可见,生活是写作题材和素材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自然就有了思想和体验,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即做到了“有话可说”。但是,我们的写作不仅要做到“有话可说”,更要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必说”,让写作成为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成为一种像吃饭、睡觉一样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素材,主动去写,达到不写不舒服,“一吐而后快”的思想境地。这种欲望和冲动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培养、去发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腹中空空如也,拿什么去倾吐呢?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嘛。所以,要解决农村学生作文“难”,首先要改变他们“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的状况,并在改变过程中指导他们多积累。一是积累写作素材,二是积累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学的似乎也是作文.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由于平时阅读面狭窄,生活阅历尚浅,缺乏社会实践,作文时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同仁们很有必要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来做一番研讨,为农村教育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写作之源,倡导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如何优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从思想和形式上淡化作文概念从思想上“淡化”,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模糊“作文”的概念,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像、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形式的限制,只是要求:观察要…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同时“下水”做出样子。再就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或者是让学生听故事后写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另外,积极投稿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的方法;第二,抓好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引导积累语言,提高表达力。另外,要让学生自主作文;还要加强作文修改,以培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教了12年的高年级数学,近几年改教中、高年级语文,常听同事们说:“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难教,学生的作文一塌糊涂,无法改。”但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觉得我班学生的作文普遍写的好,每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作文得分要高于别的班,学生对写作文很感兴趣,同事们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利用本地资源去教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