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CD 相机在光电侦察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分析使用 CCD 相机和带近红外滤色片 CCD 相机拍摄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和近红外图像,把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图像的同一目标的灰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颜色相近的不同物质在可见光图像里灰度差异很小,而在近红外图像里差异显著,故近红外 CCD 图像更有利于揭露伪装.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的精准定位,提出了一种对运动姿态求解过程进行优化且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双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利用FAST算子提取左右相机采集图像的特征点,并通过BRIEF算子进行特征点匹配;然后,对前后帧图像中的特征点采用BRIEF算子进行特征跟踪,并通过RANSAC方法过滤掉误匹配的特征点;最后,对帧间运动估计求解位姿的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满足匹配要求的间隔最大的两帧图像求解位姿,以减小帧间运动估计产生的累积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运动缓慢的情况下,该算法有效地减小了帧间运动估计产生的累积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并基本实现了在室内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光谱学、光电子学、爆炸研究、材料科学、非线性光学、医学、冲击波研究等各种领域.因此,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系统设计中,相机的CCD驱动电路和图像采集系统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设计基于SONY公司的CCD芯片ICX205AK,采用Xillix的FPGA芯片XC3S1500成功设计该CCD驱动电路和图像采集系统,并对设计进行功能仿真.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4,26(9):86-86
这款相机是具备日常防水功能的奥林巴斯μ400的升级机型,改进了μ400上的一些不足。外观变化不大,仍然是全金属外壳,具备防水功能。奥林巴斯第一次在μ系列时尚相机中采用了TruePic Turbo图像处理器,使得连拍速度由1帧/秒提高到了2帧/秒,相机的成像品质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4,26(9):86-86
这款相机是具备日常防水功能的奥林巴斯μ400的升级机型,改进了μ400上的一些不足。外观变化不大,仍然是全金属外壳,具备防水功能。奥林巴斯第一次在μ系列时尚相机中采用了TruePic Turbo图像处理器,使得连拍速度由1帧/秒提高到了2帧/秒,相机的成像品质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根源上揭示了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减轻和解决拖尾现象;方法:从LCD显示材料特性,人眼视觉特性两个方面分析LCD显示运动图像时产生拖尾现象的原因;结果:提高液晶响应速度和全黑帧插入技术是目前LCD显示领域用来解决运动图像拖尾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4,26(6):78-79
富士独有的Super CCD技术号称可以输出像素数两倍于感光芯片实际像素值的图像,F610的有效像素数为600万,但通过相机内部的插值处理,输出的图像可以高达1200万像素。F610的第四代Super CCD HR在图像传感器的微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在一块1/1.7英寸的芯片上集成了总共663万个像素,从而使小型相机也能具备如此高的分辩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飞控计算机的控制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并编写了一个基于单目视觉的判别风洞模型位姿的软件系统,在风洞模型中,带动力的飞机模型自主稳定飞行,通过控制律,控制模型相对于地面静止,飞机模型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解开。在飞机模型上放置多个LED标记点,位于模型上方的CCD工业相机对模型进行连续拍摄,通过动态链接库访问CCD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实时地传回上位机处理,通过C/C++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识别算法以及位姿解算算法来获取模型的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  相似文献   

9.
CCD固态图像传感器用于遥感图像采集中,遥感对地探测中进行图像采集的轮廓线特征模糊,需要进行自适应轮廓线跟踪标记,提高图像的分析和识别能力。传统方法采用尺寸配准标定技术,对边缘模糊的遥感CCD成像标记效果不好,出现伪轮廓。提出一种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的遥感对地CCD成像自适应轮廓线跟踪标记算法。进行遥感对地CCD成像图像数据模型构建,设计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进行CCD遥感成像的边缘轮廓像点拟合,进行边缘轮廓线的亮点分析,提高采样精度,通过遥感成像的运动幅度检测实现对轮廓线跟踪标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实现CCD成像轮廓线跟踪标记高精度拟合,能有效剔除边缘干扰,提高对地遥感观测图像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鲁棒性和实时性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概率霍夫变换(PPHT)的道路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待处理道路图像分为初始帧和后续帧,对初始帧道路图像根据投影成像原理分割为道路区域和非道路区域,对道路区域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其中的边缘信息,之后采用PPHT直线提取算法提取道路标识线,并对参考路径进行定位,同时确定后续帧的感兴趣区域;对后续帧道路图像中位于前一帧确定的感兴趣区域中的部分同样地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提取基于直线-抛物线的道路标识线。按照该算法得到的车辆定位信息,可用于车辆自动导航或防偏预警等系统的后续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退化、生态恢复及政策保障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于秀波 《资源科学》2002,24(1):72-76
中国生态退化呈现为区域性、累积性与综合性的新特点。生态退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脆弱、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利用过度以及部门与地区间的利益冲突。生态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符合国际潮流,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认识。西北开发可能加大生态保护的压力,生态建设规划水平低、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而且巩固建设成果的难度大,生态恢复存在着失败风险。生态恢复的政策保障包括保持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代替产业政策,用经济手段恢复生态,完善生态恢复的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顶峰公寓为柜支剪力墙转换结构。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结构设计要点,着重阐述了厚板转换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曙光 《软科学》2002,16(5):83-87,9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却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本文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入手,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及现状,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应定位于内部控制结构模式,条件成熟后,向内部控制要素框架模式过渡,最后,阐明了中小企业内部框架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界和经济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但是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框架,并讨论了该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精细传递矩阵法无需求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只需按照迭代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传递矩阵。本文推导了门式刚架在面内自由振动时的精细传递拒阵。通过实际的计算,证实了该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精确度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炳英 《情报科学》2007,25(10):1458-1462
本文阐述了知识转移的内涵及其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征。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分析框架及其模型。分析研究了个体、集群、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苗淑娟  李北伟  刘鑫 《情报科学》2006,24(9):1306-1310
创业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本文在对创业融资中资金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机理,提出基于时间动态性的资金供需双方间的创业融资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参与主体、传递对象、传递手段和传递规程等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撑创业企业融资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具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绩效评估和环境效益问题,本文采用2000—2017年的16天合成的MOD13Q1密集时序NDVI数据,辅助以GF-2数据,反演和监测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度(FVC)变化;进而通过最大和平均植被覆盖度指标,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在生态输水条件下的生长和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近20年来随着塔河的综合治理工程和人工生态调水工程的推进,塔河下游植被恢复明显,最大植被覆盖度和平均植被覆盖度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高植被覆盖区从2000年的3425.95 km2增加到2017年5486.52 km2,中植被覆盖区从2000年的6508.18 km2增加到2015年的7131.23 km2。在时间演化过程上,区域植被覆盖度上升变化过程中存在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2000—2005年快速上升,2006—2009年波动下降,和2010—2017年稳步上升)。在空间格局上,2000—2017年间FVC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河道两旁和河流的尾闾湿地,距离河道越近植被恢复越好,远离河道10 km FVC变化特征不显著(P>0.05)。结合下游生态输水数据分析表明,塔河下游植被恢复与输水量之间存在强依赖关系,且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存在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刘京  周丹  陈兴 《科学学研究》2018,36(2):279-287
加强产学互动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从微观主体--大学科研人员的视角出发,识别了我国产学知识转移的三类渠道--学术参与、商业化和人才转移,构建了一个包括个体特征、组织氛围和外部环境三类因素的产学知识转移概念框架。根据来自四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科研人员产学知识转移参与决策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大学层面对产学知识转移制度的供给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产学知识转移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定性分析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作用.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产业和政府资金流、人才流和金融业发展环境的因果关系,建立金融支持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对金融支持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并能够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