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默”教育昌黎县大蒲河镇中学赵继文沉默是金,沉默是银,沉默是无声的语言。班主任在工作中,适当地运用沉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自习课上,同桌的两个男生大声逗笑。我走进教室,他们立刻停了下来,低头抓起笔。我无声地走到他们的桌位旁,默默立了足有三分钟...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学习惯、儿童文本的解读范式等因素的存在,使儿童语文阅读教学显得乏味与沉闷,文本解读缺乏创意。究其原因,是儿童对文本缺少一种“陌生化的眼光”。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教师对文本多年的“经验化解读”时常遮蔽文本本身,让文本的内在意蕴遭遇放逐。“陌生化阅读”将引领儿童直面文本本身,创造文本解读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沉默期不仅存在于一语习得过程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外语语言规则的习得存在沉默期。英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分学生学习某一语言规则时出现的沉默期现象与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并设法增加适当的可理解输入,使学习者对该语言规则的“沉默期”缩短。  相似文献   

4.
为回答“如何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这一实际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206名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记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质性编码,构建了包括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四个核心范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压抑、“功能主义”的制度干预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形成原因,基于“需充分重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需充分发挥师生间‘文化反哺’的机制优势”“需充分认识到师生间‘授业关系’与‘观演关系’的转换”研究启示,从完善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流舆论环境、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变化、培养“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付芃 《华章》2011,(3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的语言交流外,还要恰当合理地利用另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沉默”.妙用“沉默”,可以起到配合和巩固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会沉默     
沉默 ,似乎是一种精神 ,又似乎是一种行动 ;沉默 ,却是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感情。古人云 :“寡言少语 ,喜怒不形于色。”这大概是对沉默的一种注解吧。但我认为 ,沉默 ,并不单纯地是“寡言少语” ,恐怕“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它的真意。汉朝韩信 ,少年时能够默默忍受“胯下之辱” ,这需要一种多大的勇气 !但也就是在这种沉默之中 ,韩信积蓄了奋起的力量 ,最终成为一代名将。所以说 ,沉默有时是一种睿智的表现 ,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 ,是一种优秀的品格。沉默 ,是每个人固有的权利。但有很多人并不懂得利用这一权利 ,珍惜…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地研究“沉默”现象。他们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话语分析、文化和艺术研究、人种学、语用学等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交际中的“沉默”现象加以分析。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沉默”在课堂会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沉默的旨趣     
沉默的意蕴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越语言的束缚,在无声中见到无限。我们真切地明白这么一个简单而丰富的道理:对于心灵的沟通,语言是一种联通的方式。如果除却语言的樊篱,生命的融通可能更无挂碍,更无阻隔。然而,我们经常读不懂沉默。有时,面对沉默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许多人眼里,沉默如无法化解的冰山,或如无以驱散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理论,但在网络交往中这一假说明显地表现出其局限性。言说不仅不甘“沉默”,反而说得大声,说得激烈。这主要是由网民的“亚大众”特征及网络交流中的匿名性,网络平台所营的民主氛围等特点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语言变异进行观察,认为语言变异的产生犹如"优势意见"的产生,而变项不断扩散并最终成为既定形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劣势意见"沉默的过程,人们在接受语言变项过程中表现出的趋同行为或可以得到这一理论的解释。而新型社会语言的产生和存在语言的消亡则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沉默的螺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理论论述与文本细读的融合,辨析现代诗中“元诗”写作的语言本体论向度.“元诗”,即关于诗本身的诗.这是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意在表达诗人对语言呈现/展开过程的关注,使写作行为直接等同于写作内容.在这类诗人看来,诗歌“语言言说”的可能性实验,本身已经构成写作的目的,诗不仅是表达“我”的情感,更是表述“元诗”本身的.传统的写作一般是诗思已先然存在,而“元诗”意图的写作则是诗思与语言一点一点同步发生的.语言作为存在的现身,既含有内部的自动性成分,又含有全部历史使用过的语义积淀,同时还有着诗人潜意识、直觉的投射.对新世纪以来过度平面化的诗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诗人言说之后,激发出“语言言说”的魔力,揭示其中的神秘与未知意味.  相似文献   

12.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3.
文本的诠释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文本的社会一历史背景,文本本身的语言以及文本的“误读”,而意识形态却是我们进行文本诠释时所不可忽视的。文章从诠释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别从社会——历史背景、文本语言与对话和文本的意义创生三个方面试图阐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亚林教学,主要是依靠以声波为载体的教学语音。要把“沉默”用于课堂教学,乍一听,似乎有点玄乎。因为教师上课即在于“讲”,而“沉默”此处之意则为“不说话、不出声”(《汉语大词典》)。但是,“沉默”的妙用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和学生及其家长交换情况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在表扬、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在调查情况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在布置任务交代要求的过程中,常常巧妙运用沉默。沉默是在谈话中巧设的短暂间隙,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播方式。恰到好处的沉默常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寓意丰富。沉默所能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它是以言语形式上的最小值换取最大效益的信息交流。例如有个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他提出了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孟素琴: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一片沉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怎样使学生不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呢?周和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沉默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应是最具活力、最有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精神品位的学科;但令人忧虑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学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沉默啊,沉默啊”“郁闷啊,郁闷啊”和“万马齐喑”的现象。师生都奔着中考和高考搞“拉网式”知识点专项训练和“查漏补缺”专题技能提升训练,即使是读写教学,也步入按高考题型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沉默在叙述文本中的再现,特别是以宗教文本为例。本文提出四点来阐释沉默和言辞表达之间的关系。(一)沉默是文本之要素及策略;(二)沉默沟通的行为;(三)沉默的力量犹如语言;(四)沉默再现的方式,即是沉默意涵的一部分。借由分析二则禅宗公案,本文将试论文本如何叙述及展现沉默,及沉默的意义为何。  相似文献   

18.
统观安徒生165篇童话可以发现,安徒生童话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流受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两者正面相对时,其中一方(主要是人类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沉默”作为一种幻想方式被运用。“沉默”是安徒生成功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灵魂里出入自由”的法宝之一,它成为安徒生童话打破幻想与现实僵局的重要方式。“沉默”的存在在彰显出两个世界的同时,勾勒出安徒生暖昧的幻想观。  相似文献   

19.
曾莹  杨向荣 《天中学刊》2003,18(3):81-85
“陌生化”意为“使之陌生”。它通过对日常语言及前在的文学语言和文本经验的偏离与违背,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前在经验不同的符号经验。它具有一种质的规定性:取消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  相似文献   

20.
沉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认为“语言是银,沉默是金,”相信“静水深流”。而西方人对沉默语的理解则是负面的,认为“我说,故我在”。本文介绍了中西方在文化与教学上对沉默语的不同理解,详细分析了这种差别的文化渊源,强调了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密不可分。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言语知识方面,还要有非言语方面的知识。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方面,沉默语是我们成功地学习一种语言,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