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 ,其代表性的组织在清末为兴中会、保皇会、同盟会等 ,到民国初年则达到了高潮 ,即“政党林立时代”。至于党争主要体现在国民党与进步党之间 ,影响恶劣 ,“三二○”事件使国人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有四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二、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 ;三、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 ;四、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文化的认识 ,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其代表性的组织在清末为兴中会、保皇会、同盟会等,到民国初年则达到了设法,即“政党林立时代”。至于党争主要体现在国民党与进步之间,影响恶劣,“三二○”事件使国人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有四: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二、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三、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四、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化的认识,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广大留日学生在“教育救国”理念的感召下,视义务教育为救国国强,富国强民的根本途径,积极地从事义务教育的宣传、推进工作、在义务教育的思想传播、政策制订及师资培养等方面为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中国教育近代化事业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始于晚清1896年。此后至民国初年,东渡留学的学子络绎于途。学成归国后他们投身于各个领域,特别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革新与建设,使浙江在清末兴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破旧立新,加快教育近代化步伐。本文将从整体上浅究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对浙江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获得社会捐助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或多或少地都得到过社会捐助,有些私立大学的捐款在其经费来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得到社会捐助的一些主要原因:从"兵战-商战-学战"到"教育救国"的发展,为社会捐助私立大学奠定了思想基础;政府对私人捐资兴学的鼓励: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捐助私立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外交往为私立大学获取了不少外国资助。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农会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清末新政的推动等.近代经济思想的转变对农会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孕育而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清末民初女师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等级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对现代女子教育及女子师范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的教育救国思潮不仅继承了近代教育救国思潮中有益的成分,而且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使中国现代教育逐步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不仅是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而且让中国教育有了新的纪元。同时,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传播与实践,从另一个方面很好地配合了中华民族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10.
当传统中国被拖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后,留学生始终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进程联系密切,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都要涉及到留学生群体。清末民初掀起的留日、留美、留法勤工俭学三次高潮,是敢为人先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救国道路必然结果。留学生群体在我国近代城市经济结构多样化、城市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城市经济技术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当传统中国被拖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后,留学生始终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进程联系密切,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都要涉及到留学生群体。清末民初掀起的留日、留美、留法勤工俭学三次高潮,是敢为人先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救国道路必然结果。留学生群体在我国近代城市经济结构多样化、城市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城市经济技术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合作思想在清末传入中国,1920年代出现研究与传播的潮流。清末民初对合作思想的引介,主要是放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讲述,侧重于行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五四时期对合作思想的宣传,则着重于其救济与互助的一面。作为一种救国方略,合作思想经由五四时期的传播之后,迅即国家化,走上了与西方合作思想不同的中国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是晚清“商战”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商战”思想的要旨就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富强救国。本文拟就郑观应“商战”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的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教育作为"开启民智"和"救国新民"号召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在民国诞生的新传播媒介——报刊上所刊登的"教育小说"这一颇为新颖的小说形式恰恰反映出近代教育思想的变迁与发展。报刊业的兴盛繁荣和小说这一文体独特的通俗性与叙事性的双重特征都是近代教育小说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我...  相似文献   

15.
以凡尔纳作品为代表的清末民初的科学小说翻译,在译者立足于当时文化需求的特殊翻译策略的处理下,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参与了清末民初的新意识形态的输入和文化秩序的重构。在为国人提供建构强国形象的基本素材;国人的冒险精神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凡尔纳的科学小说为启蒙者的改革宣传做了形象化的诠释,并直接启迪了近代理想小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中体西用”思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年的教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清末大学课程设置。文章主要是分析“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近代(主要是指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清朝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大学课程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三大实业家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三大实业家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探江南大学金其桢鸦片战争尤其是中日甲午之战以后,为挽救中国危亡,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兴办近代企业的实业家和兴办近代新式教育的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的是还涌现出...  相似文献   

18.
劝学所为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县级教育行政机构,始建于1906年,1923年被县级教育局替代.其成员之一———劝学员,负有提倡新学、筹集款项之责任.然在清末民初政局动荡的背景下,劝学员的活动时常受到地方旧式学界和政府的阻挠与破坏,这就使得地方新旧学界之间、官绅之间冲突不断,而冲突的产生乃与清末官绅对公共资源的争夺、新旧学界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清末的政治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作为清末民初教育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体育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清末民初的体育教育。从早期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影响,到后期受英美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感染,从"御侮救国,强兵富国"的客观需要,再到"完全人格,终身教育"的主观探索,蔡元培体育观的转变也代表着清末民初体育教育的发展脉络,由出现萌芽再历经转折,体育教育最终向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20.
杨廷栋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和早期民主思想的开拓者。他作为首批公费留日学生,深受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熏陶,通过翻译西方先进著作,推动中国政治立宪运动,积极参政议政和发展实业等方式来践行一生救国之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