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校园足球》2011,(9):74-75
【正】前言四川大学古琴社乃四川大学团委主管下以琴学研究为主之学生社团。中文全称为:四川大学古琴社(简称"川大琴社")。本社之宗旨和任务为深入研究弘扬中国传统古琴文化,努力探讨琴学理论,实践及其对现代社会之积极意义。本社通过组织讲座、研讨、座谈、演奏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四川大学开展琴学文化研究,提高社员之琴学修养,丰富和繁...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乐天有言: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琴之知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犹如此,人何以堪?故松风琴人借前四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之力,邀全国之琴友会于京师,举办"第五届大学古琴音乐会‘悦’"。何为"悦"者?有朋自远方来也。何可"悦"者?君子相会,如切如磋也。暂借京华之宝地,恰值阳春之烟景,其饮酒观花,抚琴赏月之乐,敢笑兰亭耶!音乐会简介"大学生古琴音乐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发起,全国各高校琴社联合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相似文献   

3.
《校园足球》2011,(3):59-60
【正】推荐理由一群年轻的人一个年轻的社团讲述着很久以前的故事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展望未来社团简介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协会成立于2009年6月20日,是一个以川大校史为依托,以发扬川大精神,弘扬川大文化为目标,以"结合川大校史,探寻发展之路,探讨川大思潮,推广川大精神。"为宗旨的协会。这是川大唯一一个关于川大本身的协会,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4.
推荐理由一群年轻的人一个年轻的社团讲述着很久以前的故事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展望未来社团简介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协会成立于2009年6月20日,是一个以川大校史为依托,以发扬川大精神,弘扬川大文化为目标,以"结合川大校史,探寻发展之路,探讨川大思潮,推广川大精神。"为宗旨的协会。这是川大唯一一个关于川大本身的协会,同时也是全校最年轻的校级协会之一,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使命。协会的创建者希望通过这个协会发扬川大文化,弘扬川大精神,号召大家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中来,共同打造这个属于川大人自己  相似文献   

5.
李美燕 《收藏》2011,(1):56-60
笔者曾于《收藏》2009年第10期发表《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之藏琴及辨伪》一文,文中叙述荷兰汉学家高罗佩(1910~1967年)的琴学经历及其所收藏的明清古琴,且对其古琴辨伪之说提出省思。  相似文献   

6.
琴是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古琴就是音乐当中的一部《易经》,就象哲学一样。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琴日益受到莘莘学子的关注和喜爱,古琴教育也在渐渐升温。高校社团已经成为古琴艺术的重要传播驿站之一。自2006年"文化遗产日"开始,文化部在北京、西安,香港、澳门等地的20余所高校成功举办了"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古琴社、北京大学古琴社、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北京语言大学知静斋琴社均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在此,新跃特别推出"魅力社团",希望广大读者了解和认识这个大学生社团一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松风古琴,如是也松风琴社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涵盖博士、硕士、本科生、部分青年教师、已毕业离校的校友和社会爱琴人士。  相似文献   

7.
李美燕 《收藏》2008,(12):114-116
台湾李美燕博士曾于2005年应湖南省博物馆之邀,担任该馆访问学者及古琴顾问,为该馆所藏53张古琴写下近两万字的建档资料。尔后,研究成果发表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4期。同年,又应邀对湖北省博物馆所藏古琴进行了签定。此外,还曾于2006年至台北故宫博物院鉴赏藏琴,于2007年至荷兰莱顿民族学博物馆鉴定藏琴。此次,她赐稿介绍台湾琴家容天圻及其藏琴,非特使我们得见台湾琴家秘藏之一斑,其间关于古琴鉴定之方法演示亦极有专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校园足球》2011,(7):57-58
【正】第五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乐天有言: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琴之知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犹如此,人何以堪?故松风琴人借前四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之力,邀全国之琴友会于京师,举办"第五届大学古琴音乐会‘悦’"。何为"悦"者?有朋自远方来也...  相似文献   

9.
行拳纪要     
范勇先 《武当》2008,(5):30-30
行拳者,势也;通神者,理也。势理相融,六合具焉。转接顺逆,阴阳始鉴。通天、理地、合人三才备矣。然诸功之基,首在知微。微者,窍也。何为其窍,论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8,(3):12-14
予不工技而自幼嗜技成癖。数十年来驹隙徒抛,初学各种花拳类,以为所谓国术之精妙,只于此乎,颇不能以自慰,后从保定乔逢春先生习绵掌,稍知内功,继而习八卦数年以为较前尤高,复舍八卦而习太极更觉为胜多多,十余年纯功日夜不辍,觉此身心轻灵活泼,寓刚于柔旷达豁然,欣慰可以白恃矣。熟料后又从张秀林先生习通背拳术,则觉前之所学等于未学,可以自恃者,毫不可恃矣。  相似文献   

11.
《校园足球》2011,(9):66-67
【正】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类的社团近几年发展迅猛,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国际影响力;茶道或者古琴社、书画协会、象棋社,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最深沉的积淀,作为后人,我们有...  相似文献   

12.
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类的社团近几年发展迅猛,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国际影响力;茶道或者古琴社、书画协会、象棋社,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最深沉的积淀,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这些民族文化,并将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梅墨生 《收藏》2006,(6):41-41
盖中国画之修为也,内文外美,在意象一在笔墨,亏一而不为功。一味讲究笔墨,为笔墨而笔墨,则画失其魂矣;讲究意象与内涵,其旨也然而苦无形式语言之锤炼,则意象与内涵失所凭藉,故已然之旨也不然矣。因是以言,中国写意画堪称内外双修之世艺也。然以此视时下之中国画坛,内外双修者鲜,一味外求者多,甚或外求亦仅在形式而无笔墨矣。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武学作为我国固有的技艺或文化现象,除表象的文字纠葛之外,或可说是国内不为域外研究牵动重心的少数学问之一。然今日武学,貌似昌盛,实已积弊甚深。需指陈流弊,分辨正轨,以激发国人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的责任。武术技艺无十年甚至数十年纯功,往往难得通融。而外人多不能捉摸,竞相视为小技。顾树森序徐震《国技论略》有所感慨:  相似文献   

15.
太极四时五气解图(见图)太极力气解气走于膜胳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  相似文献   

16.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  相似文献   

17.
宋远桥  吴家新 《武当》2008,(3):9-10
一、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考 据宋远桥《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记载:自予上溯最始,得传太极功者,系受业于唐之于欢子,许宣平,至今记之,已十四代矣。其间断续传述荒谬,难于记载,菲志其可考者如左:  相似文献   

18.
白林鹏 《武当》2010,(11):47-48
岳武穆侯居乡懿行立朝大节,昭然史册,然其调气而至于神勇,人罕见其法。有华山老人秘授调气炼丹图,凡二十四式。行此功者,须于静室面向东立,以收生气;舌抵上腭,调其气息,任其出入。通身不可一处用力,无有一处用力则气贯于手拳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毕,即接下式,不可间断,断则气散矣。数一字唯思手拳用力,行至第一套第十二式,半月后,  相似文献   

19.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权重的王侯将相则将其看作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南怀瑾 《精武》2007,(7):46-46
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名言,亦为显示上古之世,文武合一之名训。然所谓武者,即止戈为武之意,以威杀而止残杀,以奋战而达非战,实为护生仁术之功德也。但武学约有分为广狭两畴。广义之武,即为军国大防兵法战阵之学,必以戒慎恐惧,好谋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