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荣财 《钓鱼》2010,(19):28-29
秋天到来了,钓鱼人也不错过良机,在一年中最后一个钓鱼的黄金时段,抓紧时间,好好过一把钓鱼瘾。 前几天,我和钓友张全中、老杨一起在宝鸡长寿沟一号库抛竿,一天时间里,张全中钓友就跑鱼七八尾,入护的才四尾鱼。下午收竿,我们一起在西关的小饭馆用餐,利用吃饭时间一起谈到了今天跑鱼的原因。我们共同总结了以下几点,供钓友们在秋钓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巧钓虾虎鱼     
虾虎鱼俗称海鲇鱼、扔巴鱼。成鱼一般体长25~30厘米,单尾重150~200克,最大个体长达50厘米以上,尾重超过500克。这种鱼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海域,生命周期仅一龄,秋末冬初膘肥体壮,成为北方沿海地区钓友的主钓鱼种。  相似文献   

3.
很多钓友都认为硬尾漂比软尾漂灵敏。为什么灵敏呢?大家在认识上的分歧小小,争议比较多。我在垂钓中使用硬尾漂的时候不多,认识不深,但看了《中国钓鱼》杂志发表有关文章后,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钓友们商榷。  相似文献   

4.
万伯翱 《中国钓鱼》2006,(11):34-36
香鱼,日文字是“鲇”,但据我所查字典和请教《中国钓鱼酚主编袁海娜,这个日文“鲇”和中文“鲇”完全不搭干。同行的张鲁雅副主编则说,她曾收到吉林省敦化市的一位钓友来信,信中说他钓到过一尾20厘米左右长的小鱼,散发着一种好像黄瓜的清香气味,信中问道这种鱼是否叫做“香鱼”?鲁雅说已将信转给专家,很快就能有答案了。我至今还没有在中国见过香鱼,更没有听国内钓友谈到过钓上香鱼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台北新万全船钓队钓友陈思有不久前在著名大物钓场——黑水沟海域钓获一尾113千克重、300厘米长的黑皮旗鱼。陈韵友曾钓获过56千克超级大红的,这次擒获大旗角后,使得船钓旗鱼纪录又写下新的~页。这天一大早新万全船钓队钓友陈思有、钟净财、蔡万顺、彭永寿、苏庆辉一行结队前往黑水沟海域下竿,目标主攻红纣、石斑等大型掠夺性鱼类。在经验老道的船长带领下对各鱼窟用探测器进行探测,探知一处Zbo米深处有大鱼徘徊,但下竿试钓,发觉大鱼索饵意愿不高,仅有一些零星鱼汛。10时之前,惟一收获是钓友彭永寿钓获一尾金兰鱼。在流水不错的情…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陕南汉水及嘉陵江支流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当地人称为“桃花板”、“火桃花”的鱼类。听其名您便可以想像它的美丽。此鱼身长一般在15厘米左“(成鱼).偶尔也有20厘米以上的“鱼先人”。身体呈流线型,侧扁,眼大,头部有部分骨质凸出点。全身较规则地布满红紫绿白色的斑马纹。尾鳍特别发达,呈骨质金黄色。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一好友于5月引日在赞皇县白草坪水库用蚯蚓钓得一尾似泥鳅不是泥鳅,像鳝鱼不是鳝鱼的鱼。此鱼体长19.5厘米,尖嘴、尖头,嘴似带鱼。上下颌均有细牙,无嘴须,无鳞。下腹发黄,有黑色斑纹,背部发暗。背上后半部有一排3毫米的细刺,只有一圆形胸鳍,无背鳍和腹鳍。尾鳍在尾部上下各有一裙带状鳍,上长6厘米,下长5-5厘米。此鱼在本地未见过,故给贵刊去信,请专家及钓鱼爱好者帮助辨认。石家庄工长荣王长荣钓友:您好!首先感谢您提供的鱼的比较清晰的侧面彩照和鱼体的形态部位长度说明,为我回答问题带来方便。这种鱼中文名…  相似文献   

8.
周月松 《中国钓鱼》2006,(11):30-30
细尾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上钩的鱼讯放大,使钓者及时提竿中鱼。可是,在远距离垂钓时,这种漂尾的动作就不容易看清。老年钓友几乎是看不清楚了。笔者有一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怎样放生鱼     
放生是关系环境保护的大事,但大多数钓友却对如何放生,才能保证鱼的生存,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有的钓友认为把钓起的鱼再放入水中,早晚也是死,因为鱼嘴被钧过一次,就无法再进食。有的钓友认为鱼只要受伤就必死无疑,不知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还有的钓友虽然也知道放生母鱼,但却不会判断鱼的雄雌,结果把那些体部特征不明显的雌鱼带回了家,杀鱼时才发现自己剥夺了许多鱼子的生命。这种事不少钓者都遇到过,  相似文献   

10.
扒皮鱼,学名为绿鳍马面纯,属革纯科。沿海各地的渔民及钓友多称之为马面鱼、剥皮鱼、象皮鱼、沙猛、老鼠鱼等等。体呈长椭圆形且侧扁,蓝灰色,无侧线,头短、口小、牙齿锐利,眼小,位高,接近背缘。鳃孔位于眼的下方,鳞细小似绒毛状,尾柄长如截形,体重在40~1500克不等,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扒皮鱼主要以虾、小鱼、贝类、海藻等为食,常在近岸珊瑚与礁石周围游弋与觅食,  相似文献   

11.
陈东旭 《中国钓鱼》2006,(10):31-31
秋天使用江蛾(包括幼虫)在松花江垂钓鱼获颇丰。但江蛾(特别是幼虫)捉到后极难保存,不能长时间使用。我们地区的钓友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新的江蛾(包括幼虫)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远征白山湖     
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市区附近的江河水库大多无鱼可钓,这可憋坏了我们这些钓鱼迷,钓友们四处打听寻找新的垂钓去处,最后,目标锁定在200公里以外松花江上游的白山湖。  相似文献   

13.
初夏钓鳈鱼     
吕渭坡 《钓鱼》2004,(13):35-35
从字典中找到鳈鱼的名称,其实,我们这里的钓友俗称直斑、横斑鱼。鲸鱼,深棕色,有斑纹,口小,生活在淡水中,肉肥细嫩鲜美。但个头不大,我钓到最大是200克的,也有人说钓到过250克的。200克身长也只有20厘米,其实15厘米以上就不错了。这种鱼繁殖快,  相似文献   

14.
《垂钓》2009,(1):26-26
8月底的一个周末,我和三个钓友一起到小浪底陡沟垂钓。“陡沟”是我们自己取的名字,顾名思义,钓点水底坡度较大,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45°。由于处于涨水期,我们垂钓当日的水位较前一日又上涨了70厘米。支竿开钓时已是中午,垂钓地点在沟尾处,放眼可见红眼鱼、大草鱼在被淹没的青草丛中游弋觅食,水面上不断有大鲤鱼、大鲫鱼跃起。虽然见到有鱼,但咬钩的鱼儿极少,  相似文献   

15.
去 年10月,日本几位钓友与台湾钓友相约到赤尾屿钓鱼。是一次目标 锁定在50千克重的疏齿鱼的中日联手钓鱼征战。 赤尾屿离台湾160余海里,附近潮流畅通,濑区起伏相当大,当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钓况。船行8小时后到达目的地,钓友们好不兴奋,把带来的装备再检查了一次,船速刚刚放慢,大伙的路亚几乎同时投竿入水,但无令人满意的鱼汛。船长几度转换钓场也不理想,最后到另一濑区,从探鱼器上看到数点大红点,赶紧下竿,果然奏效。站在船尾的日本钓友佐佐木洋三马上首先有了强烈鱼汛,十多分钟后钓获38千克的疏齿一尾。接着另一…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25日下午2时,我和几位钓友到达广州市白云区南湖水库垂钓。该水库位于广州市东北郊,面积3.6平方公里。当日有小雨,风力2~3级,气温26℃左右。我用2.7米手竿、3号渔线、2号浮漂、小矶7号钩和“南北”福寿饵,钓起一尾长47厘米、重3千克的大罗非鱼。下午2时30分鱼上钩,提竿手感沉重,经10分钟遛鱼,钓友徐建东帮我将鱼抄上岸。看到如此大的罗  相似文献   

17.
双人钓马口     
潘玉成  温晓东 《钓鱼》2004,(17):21-21
在我国南方的小河溪流中,栖息着一种身披银灰略带红色,身体长有蓝色横条的马口鱼,是当地群众喜欢食用的小型鱼(一般长约13厘米,咸鱼尾重30-60克)。此鱼喜食苍蝇、飞蛾、蚯蚓等多种昆虫和水生动物,常在溪河的浅滩、急水和缓流中觅食,追逐嬉戏,十分活跃。利用抛竿双人钓马口鱼,上鱼速度和鱼获量大大超过手竿钓和其它的钓法,消除了手竿钓的盲区。现将双人扣钓马口鱼的方法,向钓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浅水垂钓对鱼的影响浅水鱼塘(本文指水深在30厘米以内水域)垂钓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很难钓到鱼,只见鱼儿游,不见鱼儿咬钩,钓友望鱼兴叹,其影响主要有:1.浮漂的色彩影响。浮漂制作生产时为醒目,以各种彩色红、绿、白、黄、蓝、黑、莹光色等涂刷漂身、漂尾。醒目的色彩在浅水  相似文献   

19.
周渔 《钓鱼》2014,(8):26-27
白鲦,个体通常在10厘米左右,大的可以达到20厘米。通常情况下,它是钓鱼人最不喜欢的鱼,因为它们常使钓友们的钩饵无法下沉到底钓取鲫鱼等目标鱼。其实,如果某个水域白鲦很多很大,我们不妨试一试把它们作为对象鱼来钓,也别有一番乐趣。  相似文献   

20.
衣善新 《钓鱼》2009,(2):49-49
因为经常钓小鱼,我将鱼护、竿架、拉饵盘组合在一起使用,觉得挺方便,现介绍给钓友们,供参考。 一、主要材料 鱼护一个,竿架一支,粗不锈钢管70厘米,细不锈钢管80厘米,塑料板一块,磁铁一块。细不锈钢管管径要正好能插入粗不锈钢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