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凤娟 《文化交流》2013,(11):18-21
耳边还回响着费城交响乐团的管弦乐,心中还唱着歌剧茶花女的《祝酒歌》,杭州大剧院2013秋冬演出季又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2.
郭之昆 《文化交流》2014,(11):59-62
2014年8月27日晚,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双甲之约"美国巡演在华盛顿精彩亮相,受到现场2000多名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双甲之约"重走梅兰芳当年巡演美国之路2014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60年为"一甲子",120周年即为"双甲子",为纪念梅兰芳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昆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3.
阜新自古就有"玛瑙之乡"的美誉。为建设文化产业强市,阜新发挥优势,通过实施集聚、人才、精品和文化"四大战略",全力建设全国玛瑙产业的加工、集散、信息、文化"四大中心",打造"玛瑙之都"。  相似文献   

4.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4,(11):F0003-F0003
日前,由杭州杂技总团创排的《中国梦·飞天梦》大型杂技魔幻情景剧,在杭州红星剧院献演,新颖、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以往我们看的杂技,通常是杂技技艺,而这台演出,却是杂技"剧",在展示杂技技巧的同时,还有了剧情,有了故事,有了人物形象塑造。全剧从《序》开始,由《望月》《思月》《奔月》三个篇章构成。演出时长1.5小时,共有60多位演员登台,历经半年创作。该剧传递的是一种拼搏、激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上一篇说过《橄榄味苦称谏果》,这回说枣。枣的别名"红皱",以极经济的用字量,不仅描形摹状,还敷色着彩。"皱"很传神,"红"也不可缺。这二字,1+1大于2,红而皱皱出了形象思维之妙,皱而红又可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0,(6):190-191
患上了"浮肿"综合征的中国大学李泽生在2010年7月27日发表的《"中国大学精神虚脱",还是浮肿综合征?》的博文中指出,中国大学的确患上了极为严重的病症,但不是"精神虚脱",而是"浮肿"综合征。近十年来,中国的专科院校都迅速升格为本科、一般学院迅速升格为大学、几家不大相干的学院捏合在一起就成为重点大学;乃至原先稍有名气的大学就只能去做“世界一流大学”之梦了!  相似文献   

7.
艾珺 《文化学刊》2011,(6):186-189,194
一、"脉望"与"书连屋" 若说是"床上书连屋",那就无疑是位"书虫"。"书虫"是俗称,雅谓"脉望"。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引道家经典《仙经》说:"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规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  相似文献   

8.
栗子 《文化交流》2014,(7):21-24
5月21日,大型原创舞剧《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炫酷的舞台艺术与华丽的演出服装交相辉映,它以舞蹈的语言娓娓道来,倾诉中国大运河“开凿、繁荣、遗忘、又见运河”的千年历史,助力中国大运河申遗,从而折射出关注传统、传承历史、保护生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吴蛮回到了故乡,依然怀抱琵琶。2012年3月6日,华人世界最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丝绸之路”音乐会首次在杭州大剧院演出。马友友的乐团特邀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其中有吴蛮。她非常感动,说:“我快三十五年没有回杭州了。西子湖畔的南山路有太多温情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0.
韩立平 《文化学刊》2012,(1):156-160
现代诗与宋诗渊源甚深。宋诗有诸多艺术特色,如以文为诗、运典隶事、题材之日常化、言语之谐俗化等,而最显著者莫过于比拟,其影响现代诗者亦重在于此。就通感式比拟而言,中国古典诗词多隐晦,现代诗多显豁。中国现代诗已走过百年历程,当下的诗风大抵仍沿宋诗"思理"一路,少"风神",趋向晦涩。  相似文献   

11.
蓝莓一果实蓝紫相间,美丽悦目、楚楚动人,看一眼立刻能联想到"蓝色妖姬"之魅力。蓝莓在我国生长于大兴安岭北纬52度的森林中,纯天然野生植物,可食率为100%,清淡芳香,甜酸适口。蓝莓能抵御零下50℃严寒,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其果实营养成分极高,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营养价值高于苹果、橙子的几十倍至几百倍,被称为"果中之王",美国最有影响的健康杂志称其为"神奇果",是罕见的珍稀野果。  相似文献   

12.
艾珺 《文化学刊》2011,(1):181-182
校勘学家向视"误书",即误字或文字上有错误的书籍。《北齐书.邢传》:"有书甚多,而不甚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东坡《春帖》用‘翠管银罂’(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相似文献   

13.
艾珺 《文化学刊》2011,(3):188-189,194
古人所谓"三德",通常是指三种品德。如《书.洪范》所云"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又如《周礼.地官.师氏》所言"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以及《史记.中庸》所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等等。  相似文献   

14.
席艺洋 《文化学刊》2011,(4):162-168
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诗学主张诗歌向唐诗中自然山水禅境的回归,同海德格尔的"诗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韵诗论"气"、"韵"的内涵在"体味自然之趣,再现自然之势"。诗中之思,诗中之情的表达借助以自然为范本的描摹系统。另外,"意在言外"包含一种生态流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诗之思引领人进入另一个世界。"伫兴"、"神会"源自山水的顿悟,再现了不饰雕琢的无工。"清远"则是一种诗思向自然的归化,是来自于万物的自然法则内化于心的自然欲求,亦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诗思在自然中的自我存放,自然天地中适应安然的居住感。  相似文献   

15.
沈海滨 《文化交流》2011,(11):53-56
趁着国庆放假七天,我第二次走进了"三坊七巷"。第一次是走马观花,第二次可是细细观赏,当然是受益匪浅、记忆深刻了。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活动的理论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建党之初。在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第一条为"工人组织",第二条即为宣传。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党的历史上,新闻发布活动虽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2,(6):56-56
杜洁芳在《中国文化报》2011年4月26日撰文指出,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文化节数不胜数,而随着近年来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举办节日文化节的积极性也在节节攀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文化节的面目却惊人的雷同,统一表现为开幕式演出商业化、公祭活动表演滑、文化论坛模式化,变成了量版式的"工业产品",使人们离真正的节日文化越来越远。那么,究竟该如何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刘铁梁认为,民众过节过得好坏的衡量标准在于他们是否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也表示,应当将传统节日还给民间。  相似文献   

18.
栗子 《文化交流》2014,(1):12-15
2013年12月4日,浙江歌舞剧院用舞蹈的语言首次将书圣王羲之的一生搬上了舞台。当晚,杭州大剧院星光璀璨,热情的观众竞相见证“舞剧发展的里程碑式作品”——大型原创舞剧《王羲之》。  相似文献   

19.
吴裕成  左川 《文化学刊》2012,(2):115-115
"文魁武魁,不如锅盔",旧时陕北乡间俗语。《中部县志》解释,"文魁武魁"是匾额上的字,"科举时代,家有文武举人,于门上悬此匾额";而"锅盔",说的是又厚又大的面饼。本分的庄稼汉绝不好高鹜远,不慕功名、淡泊自安的务实心态,由这句老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毛宪民 《文化学刊》2010,(5):165-169
扳指即拉弓射箭扣弦之器,乾隆御制诗中吟咏谓"韘",或赋其制作材质,或有诗记狩猎骑射之事。乾隆《题穿杨玉韘》诗,御制《穿杨说》屏风并墨书《穿杨说》御制文,阐述考释"百步穿杨"之意。乾隆忆随皇祖围猎射箭情景,谈臂病艰于步射、骑射对射箭难于命中靶鹄的愧疚心境。清顺治、康熙、乾隆帝等亦多次到木兰围场狩猎习武,倡导"国语骑射"不忘祖制,而清代宫廷绘画图卷中亦为我们留下了清帝佩戴"韘"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