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初,旅居中国20多年的美籍作家龙安志先生在位于北京的家中迎来了他的老朋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他向来华访问的潘基文先生介绍并赠送了由他撰写的、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香巴拉宫随笔》系列图书。潘基文秘书长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述了新书的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2006年“十一”前夕,金庸先生离开香港返回英国,开始了他新一学年的读书生涯。刚刚结束的暑假对金庸先生来说挺有意义,因为这是他进剑桥大学就读之后的第一个暑假。他在这个暑假里过得忙而充实,一篇专论唐朝继承法的论文终于让他如期赶写完成,这让他很高兴,因为这是金庸先生在剑桥的主攻课程之一,他攻的就是唐代历史。自从2005年10月1日离开香港去英国,金庸先生已经当了整整一年的学生。去年此时,有人曾断言金庸到剑桥读博士不过是作秀,认定他不会坚持到底,但金庸先生以自己的行动否定了这些非议。过去一年,他谢绝了一切跟学业无关的应酬,专…  相似文献   

4.
周海婴先生说话的声音不是很高,在那间茶室里我向他讲述了自己走近鲁迅的几个心路历程。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我面对鲁迅先生的后人,和他一起去真实地追寻鲁迅先生身后七十年的历史河流中, 那些依旧持续的记忆。现在各地都纪念孔子2500年诞辰,到 200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0年,不知道我们能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愿我们拥护、爱戴、崇仰中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5.
塔,最初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开始建造多种形式、多种用途的塔,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它与中国的历史、宗教以及民情风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塔》是长期考察和研究古塔的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正在93岁的高龄上。他的离去让很多人忆念他。他给浙江留下了很多人文风景。黄裳先生有多重身份:记者、散文家、翻译家、藏书家和版本学家。黄裳是记者出身,1945年至1956年曾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后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做编剧,在新闻、戏剧、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他和梅兰芳、盖叫天、巴金、黄永玉、施蜇存等名家交往密切,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7.
赖晨 《文化交流》2012,(12):12-15
今年中秋前夕——2012年9月29日的傍晚,南怀瑾先生走了。入夜,天心寥廓,月魄也流光。一南先生是成名于台湾的学者,与北京季羡林先生、香港饶宗颐先生并称当世,被人赞为国学大师。就学问言论,季先生艰涩而深厚,饶先生富丽而广博,南先生平实而奇出。南先生善讲学而多撰述,种数不下三五十,范围大都集中于经藏道法,兼达孔孟老庄,涉及卜易谋略、医药养生、堪舆营造、诗词书画。这与他常情莫测的经历相关。南先生1917年出生于浙江乐清农村,是他父亲中年所得  相似文献   

8.
墨竹 《文化交流》2010,(1):58-62
他通晓文史辞赋、音乐书画,说得一口纯正的英语,并在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但他心有旁骛,只恋一个“玩”字,玩蟋蟀、鸽子、鹰犬、竹刻、明式家具、古建筑……还玩“吃”,结果玩成了“烹调圣手”“美食家”。多年来,他与楼外楼结下了朵颐缘,幼年便爱吃楼外楼的响铃儿,以后每到西湖,必上楼外楼重温“响铃旧梦”。  相似文献   

9.
印人鲍夫子     
阿土 《文化交流》2014,(12):66-69
前些日子收到西泠印社社员鲍夫子复兴先生寄来的新作《缘缘堂印谱》,半年多前他告诉我,此印谱是他的乡友、同道、作家钟桂松先生创意,他操刀刻石.我的书柜中,已有鲍夫子的《茅盾小说篇目印谱》《鲁迅小说篇目人物印谱》《紫玉锦言》印集,加上《缘缘堂印谱》,可以说“鲍印蔚然”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8日由我国国学泰斗、杭州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撰写碑文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千年纪念碑揭幕。与此同时,宁波市第五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2013年是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宁波保国寺属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本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系列活动的主题围绕“城市·建筑·文化”展开,内容包括文化志愿者诵读千年纪念碑碑文、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学术研讨、国际建筑师论坛报告、古建筑经典模型展览、城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国际友好合作签约等,给这座千年古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外文局为外国专家举行的1998年新年招待会上,年近70岁的美国籍专家费斯特·斯多克威尔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以自己3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3次在华的不同生活感受,畅谈了他所目睹的新旧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后3个完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热情赞扬了中国人民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中国的进步,他很高兴能为这十分重要的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斯多克威尔先生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下面是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刘东写的一篇文章,它将使你了解斯多克威尔先生的中国情。  相似文献   

12.
1957年,正当盛年的程千帆先生因直言获罪,他的学术生涯中突然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1978年,已经成为武汉市街道居民的程先生应匡亚明校长之聘,来到南京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了。一般来说,一个潜心学术的学者在被耽误多年之后,当务之急应是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完成名山事业。程先生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争分夺秒地从事研究,努力对平生的学术思考进行总结,并写出了十多部学术著作。然而程先生更加看重的事情却是培养学生,他常常引用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  相似文献   

13.
“我的先生是‘五四’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那些明白、清楚的著作,陪伴在我成长的年代。我当时是台大史学系本科生,曾经拜见过先生三次,对他平易近人的民主风度,印象深刻,心存感激。”2008年盛夏,已逾耄耋之年的台湾著名学者林毓生,在下榻的杭州新新饭店403室,写下了这样—段遣忆往事、流露真情的文字。  相似文献   

14.
2001年6月16日-17日,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率领高层一行10人到莱芜市访问。刘长乐先生原籍莱芜市苗山镇西杓山村。目前他已成为拥有40多家控股企业的国内外知名人士,他领导的香港凤凰卫视已成为国际知名媒体和享誉海内外的华语电视台。刘长乐先生荣归故里,凤凰人来到俗有“凤凰城”之美誉的莱芜,这种巧合使这次访问活动增添了几份缘份和渊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后,远在欧洲的叶君健先生,从事着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他用英文写作、翻译,不时在报刊发表文章。反映中国农民苦难生活的长篇小说(《山村》当时已在英国发表。这部书真实、质朴,受到西方读者的关注。1949年,当友人听叶君健先生说他要返回祖国时,都大吃一惊,劝阻他挽留他:“中国正在打仗,这么乱,你回去干什么?”“你在这里写了不少东  相似文献   

16.
从台湾古建筑修复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就如何使古建筑修复理论与具体修复实务有机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古建筑修复工程管理在具体操作阶段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月,文化老人周有光先生迎来了他111岁华诞。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称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周先生已经111岁了。周有光的一生分了三个阶段:50岁以前他是个经济学家;50岁到85岁,他是语言文字学家,他的精力都倾注在语言学上;85岁以后,他是启蒙思想家。1988年12月31日,82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秋天,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来北京访问,在北京逗留期间,大江先生私下里较多谈论的话题,恐怕还是围绕着对他一生影响极大的母亲而展开的。据大江先生说,他最早的文学启蒙者是他那位酷爱中国文学的母亲。他母亲的日记中有一段记载,说是30年代初曾与父亲一同前来中国。他们首先到达上海,在那里买了一本由鲁迅先生创办的《译  相似文献   

19.
林风眠先生著名油画《赏花图》,由我的挚友“雨夜楼”主人洪强先生收藏。这幅画是林风眠先生在50年代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赏试用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 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东方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16岁赴法国巴黎学习西方艺术,1925年学成归国,被蔡元培先生推荐为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校长,1927年林风眠先生又受蔡元培先生委托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先后任校长达10年。1952年林风眠先生移居上海。  相似文献   

20.
9月5日,国际世界语协会总干事奥斯莫·布勒先生抵京,开始他为期10天的中国之行。布勒先生此次来中国是为了考察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申办2004年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情况。在全国世协领导的陪同下,布勒先生考察了北京的通讯、交通和旅游,重点考察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和周围的宾馆、公寓。9月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