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蛲虫是可寄居于人类肠道的寄生虫,人类是它唯一的宿主。蛲虫病以家庭内部传播较为常见,各年龄段的人群均可感染蛲虫,其中5~10岁为高发年龄段,2岁以下的孩子相对少见。传播途径蛲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肛门-手-口直接传播。雌蛲虫受精后在人体肛门外产卵,引起肛周皮肤瘙痒。当孩子用手抓挠时,虫卵就会污染手和指甲,并在孩子用手拿食物时被吃进嘴里。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2,(8):54-55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因此而得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手足口皮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多发病于婴幼儿,每年3—9月均可发病,但以6—9月份为多。近年来我地区均有散在发病。九七年在门诊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2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者9岁,平均年龄4.5岁,4岁以下19例,占本组病人的83%。 1.2 临床表现 以发热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证状。发热在38~39.5℃之间,热型不定;皮疹为小米粒大小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6月,夏季随之来临,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如何正确防治婴幼儿手足口病,让自己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炎热干燥的夏季呢?要做到四要:一要对手足口病有初步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疾病。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简单来说,手足口  相似文献   

5.
秋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4岁以上者少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手足口病频发,由于没有研发出预防此病的疫苗,所以在传染病管理中,手足口病已列为幼儿园主抓的传染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夏秋季多见.然而,近两年,寒冷冬季也出现了此病小面积流行的报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通过幼儿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同时被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可通过日常接触进行传播.成人带菌者亦可传染给幼儿,而自己不显示手足口症状,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一个隐性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传染性强,传播快.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治疗效果大多较好.可以说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相辅相成,均是手足口病患儿得以尽快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手足口病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咨询台     
佳平 《山东教育》2002,(30):51-51
我女儿4岁半了,一次感冒后,脸上长出一片水疱,治疗后脸上留下红色痕迹,过了段时间,孩子脸上同一部位又起同样的水疱,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房玉珍你女儿患的可能是单纯性疱疹,这是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的,愈后可在发疹部位留有色素沉着。由于该病不产生免疫性,故常有复发。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效果较好。儿童秋季腹泻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李丽儿童秋季腹泻一般指的是轮状病毒感染。该病毒流行高峰主要在秋冬季故称为秋季腹泻。该病毒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日腹…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五六月份,正值春夏两个季节交替之际,孩子容易遭受诸如手足口病、水痘、红眼病、菌痢等疾病的偷袭,父母可要好好保护哟。●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群16型)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过接触患儿或其用过的物品而经口传播,也可由呼吸道传播。每年的五六月份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小儿受害几率最大。主要症状1.发烧、嘴痛、牙龈红肿。2.手、脚、口腔等部位出现水疱性丘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曾发生此病的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潮湿高温季节多见,冬季发病较少。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肆虐我国安徽凤阳等地的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传染病,以手足皮肤上起疱、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的病原菌为柯萨奇A16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前者多在婴幼儿中流行,后者常致较大儿童及成年人受累。病毒随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及唾液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唾液、粪便污染手和用具而传播。此病可发生于四季,夏秋季最为流行,近年来流行季节已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徐友苏 《幼儿教育》2008,(Z2):71-71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流行性儿童传染病,以手、足、口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此病虽然大部分病情较轻,可治愈,但其易流行,传播快,有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致命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  相似文献   

14.
日前,小女口痛,厌食并伴有38.5℃左右低热,我以为这是很普通的感冒,便自行处理。到第三天,女儿称无法下咽食物,我让她张嘴看,只见舌、颊粘膜、硬腭、扁桃体和咽部等处有许多小疱疹和溃疡,并发现手指和脚趾上有许多疱疹,比水痘疹小。经医生确诊,我知道了个新的流行病名称:手足口病。 医生介绍说,手足口病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接触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或通过鼻咽分泌物、飞沫空气传播等,春夏秋季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及临床表现、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治疗手段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钱余英 《考试周刊》2011,(45):195-196
水痘是人体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未得过水痘者为易感人群。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比较集中,极易引起校内水痘的快速传播。控制水痘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传播,无论对学生身体健康还是学习、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4%),特殊人群感染后预后较差。病毒在人群密集地传播很快,以秋冬季节发病多而严重。该文主要从病毒来源与变异、甲流流行特点等五个方面阐述,便于防治和控制甲流。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也叫发疹性水泡性口内炎。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成为儿童中常见的多发传染病。3岁以下幼儿为易感人群,夏、秋季为此病多发季节。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低热或有低热1~3天,伴有咽疼、口腔黏膜疼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低热1~3天后出疹(斑丘疹多于疱疹,呈离心性分布,手、足、口腔多见),口腔黏膜疱疹破溃后成溃疡。病程一般5~7天,个别达10天。此病愈后一般良好,但也可并发鹅口疮,3年内有复发现象。幼儿园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之后,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传染…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由Robinson于1957年首先描述并命名,为柯萨奇(Coxsackie)病毒A型感染,是一种季节性、流行性、发疹性疾病。好侵犯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成人少见。因其主要以病人手、足和口腔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故名手足口病。本研究旨在考察分析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的感染、流行、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效果及预防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方式传播。到目前为止,今年世界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已达500万,同时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已达4000万左右,其中包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84万人,居亚洲第二位。据分析,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累计总数的68%,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