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时政的同时,也兼具传播新知的功效,塑造了一批"新话语"与"新概念","长城"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词汇.在报刊中,"长城"话语多与时政相勾连,折射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长城精神指涉的形成.《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一份重要的报纸,相较于其他报刊,不仅持续出版时间长,而且辐射地域广....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少儿报刊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创办以来,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全国有各类少儿报刊近300种,编辑及各类工作人员数万人,已成为我国报刊领域的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新世纪的来临,少儿报刊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一些曾积极指导少儿报刊向前发展的理念已显得陈旧过时,少儿报刊必须经历一场理念上的革命性演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少儿报刊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衡 《传媒》1999,(1):10-12
一、抓治理整顿:报刊散滥势头受到遏制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发出通知,要求对报刊进行治散治滥.按照中央要求,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全国报刊的治理压缩任务已大致完成,报刊散滥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布局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应奎 《传媒》2000,(5):13-13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现在中央关于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也已颁布.要保证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强化管理."用朱总理这一指示来指导报刊管理,我们当然也应"严"字当头.  相似文献   

5.
美英报刊新闻不同于一般文章,它已形成一种使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并借自己的特点成为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从"词汇特征"、"新闻标题特色"以及"新闻导语格式及来源套语"等三方面入手来试论美英报刊新闻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青 《中国编辑》2007,(5):23-24
目前,我国的少儿报刊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辅正成为少儿报刊争取读者的主打内容,教辅报刊纷纷分版、扩版,定位日益细化,一些综合性少儿报刊也纷纷增加教辅栏目或加重教辅内容的分量,由此,一批定位准确、质量上乘的报刊发行量稳步上升,但大多数少儿报刊发行量出现下滑以至锐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在西安公开发行的报刊有几十种,报刊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但是据笔者多年对西安报刊市场的观察,却发现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在陕西的几十种报刊中,竟然没有一份完全经济类的报刊。特别是没有一份对陕西、西安的经济进行深度、完全报道的报刊,这实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刊数据库光盘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刊数据库光盘是一种新型载体文献,我国报刊数据库光盘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但因受客观需求、开发模式、市场运作的制约,使其事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应尽快制定报刊数据库光盘开发模式的规范,以及将大型报刊数据库光盘系统定位为社会事业,以促进我国报刊数据库光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报刊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新闻追求,同人报刊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报刊存在形式,它在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而报刊的发刊词往往最能体现一份刊物的办刊宗旨、方针等内容.对于同人报刊发刊词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新闻价值,进而从中汲取一些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借鉴作用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再创造策略是一种思想与艺术综合美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报刊编辑的"再创造"意识与策略,是一种巨大的内在潜能源,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关系到报刊的编辑出版,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由国人创办的近代化报刊问世,广告随之出现在这些报刊中。报刊广告从引入到国人接受并走向成熟,经历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保证完成既定任务。一是要继续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第一批已批复改革方案的要抓紧完成,迅速启动第二批改制工作和编辑部改革,鼓励完成转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加入党报党刊集团或出版传媒集团,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对报刊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批大型综合性、专业性报刊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希腊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不同媒介的发展特征.1821年到20世纪20年代,希腊最初一批报刊创立并缓慢发展.1924年至1974年,希腊新闻业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艰难前进,受到严厉管制及压迫,主要为各党派的宣传工具.1974年,希腊开始了真正的民主化进程,新闻传播业转向市场化,确立新闻自由的体制,形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少儿报刊已蔚为壮观,约有500余种,成为我国报刊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成为一支生力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在中华大地的广泛实行,社会各界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急骤的增强,教育已成为全社会除经济以外的第二大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不断高涨,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一天重似一天;对教育类信息越来越关注。这无疑为我们教育类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省市一级的教育报刊已达18家,省市级期刊达36种,有的县市也办起教育报刊。此外不少中央及省市综合报刊也专门开辟了教育专栏或专版。但是,由于存在部门办报刊的种种约束,加之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新闻意识、市…  相似文献   

16.
作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期刊出版单位、全国教育报刊出版头部企业,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的转企改制、改革重组工作备受关注.通过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深度表达"、坚持"开门办刊"、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在产品质量、媒体传播、出版业态、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业运营质效,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优提质,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集团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进报刊转企改制等工作,目的是有效整合报刊资源,"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解决我国报刊业中长期存在的多而不精、体量不大、品牌不响等问题. 在"党报为中枢,行业报、都市报为两翼"的报刊格局中,行业报的转型、转企问题也备受关注.有专家认为此类报刊由于自身具有的先天优势,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也有声音指出行业类报纸由于存在传播面狭小、受众面相对窄小等问题,将进入发展的"寒冬".  相似文献   

18.
王尤 《新闻界》2003,(5):63-63
鄙人爱看、爱藏报刊。每年都自费订阅十几种报刊,并已收藏了二三百种、近万份。可惜,近年来,除自选订阅的报刊有些看头、藏头外,凡是上面压着订的、熟人处不过情面勉强订的,其内容都非常让人失望。特别是有些子报子刊,新闻不像新闻,广告不像广告,报刊不像报刊。你即使耐下性子用心寻找往往也难看到几篇像样的东西。所以,我现在有的报刊拿到手,顶多稍翻一下,就丢进了垃圾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事情,人们还可以通过报刊评评说说,而这类报刊,自己护短,它压根儿不会让你“发言”;别的报刊,看在同行面上,一般也不会帮你“多嘴”。故而这类“垃圾报…  相似文献   

19.
一 清末,伴随着"开民智,乃救亡图存的根本"成为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以启蒙大众为目的的白话报刊纷纷创办.据统计,清朝最后10年,完全采用白话出版的报刊达140余种.①另外,众多文言报纸还辟有白话专栏.<大公报>创办伊始,便附有白话论说一栏.查阅<中国近代报刊名录>晚清白话报刊的栏目设置,几乎没有哪家报纸不登小说.  相似文献   

20.
一、报刊网站与报刊母体的关系报刊网站作为媒体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考虑报刊网站营运方式时,它应该怎样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有些报业媒体开始探索报刊网站与报刊母体“机制剥离”的发展道路,这对报刊媒体的整体发展是否有利还很值得研究。如果我们把报业媒体看作是一种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