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缓解离港航班延误现状,减少航班延误带来的损失,研究了离港航班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最小化航班延误成本、最小化航班位移量和最小化机位占用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将遗传算法与滑动时间窗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FCFS)相比,航班延误损失减少35.5%,且延误损失在各航班之间的分配更加均衡,可见所提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航路资源合理分配的必要性,以航路上所有航班的总延误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航班时刻变动范围、时刻数量和航路容量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航路耦合容量模型和航班延误成本模型。再以京-沪航路航班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运用匈牙利算法求解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增了10个航班时刻;缩短了11个航班的延误时间;优化后航班最小总延误成本明显降低。通过改航到临时航线,使其利用率提高了43.5%;各飞行航段的实时流量与容量限制更加匹配,降低了空中交通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亲遗传算法(PGA)对多跑道航班着陆进行优化调度,该算法以航班延误总时间最小为目标,通过选择、基因换位、基因移位等遗传算子操作,对着陆航班排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先到先服务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PGA算法在延误时间方面远低于先到先服务算法。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6,(6):46-47
本文提出了采用分层调度的策略对不正常航班调度进行处理,通过确定不同延误范围的门限,分层次采用相应的调度策略,并使用蚁群算法快速求解,既满足对航班延误状况的有效调度处理,又可以兼顾综合时间成本。通过对航空公司数据进行延误仿真测试表明,本策略是能够覆盖各种范围的延误状况处理,同时也能够达到较好降低综合时间成本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3)
针对大面积航班延误下的停机坪保障作业调度问题,考虑航班延误数量、航班延误总时间和各保障设备的作业均衡性,构建大面积航班延误下停机坪保障调度模型,并基于保障设备工作的迫切度和航班被保障的需求强烈度,求解大面积延误下停机坪保障调度模型,实例分析显示,本算法可有效减小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保障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航班的延误次数和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7)
针对当前缺乏面向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的精确航班运行模型、以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复杂度过高的不足,提出一种航班运行时间Petri网模型及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该模型对库所和变迁分别赋予时间区间约束,可精确描述航班机场过站时间以及航班飞行时间等关键性航班特征;同时,利用线性逻辑推理能力对所建模型进行约简,分别导出变迁和变迁序列的顺序激发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实时性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算法。考虑飞机起飞源机场不同的初始延误水平,建立相应模型并分析航班延误波及,结果表明,所给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预测航班在下游机场是否延误并快速给出延误水平。  相似文献   

7.
扶雪浇  段炼 《科教文汇》2011,(28):137-139
为了减少管制员的工作量,需要对航班进近的服务次序进行优化,建立使得进近管制员的总服务时间最少的数学模型,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减少平均航班延误量。以改进的人工鱼群法为核心算法,结合概率当中的"捆绑法"思想以及先到先服务原则,形成综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综合算法能减少航班平均延误,减少空中交通服务时间,从而减少管制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6)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民航业快速发展,然而航班延误问题确越演越烈,对于航班延误一直是航空运输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对航班延误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熵权法指标体系,建立航班延误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模型,使得航班延误严重程度得以量化,为人们出行选择机场和航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飞机出行正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民航的飞速发展导致航班延误情况时有发生,航班延误不仅对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会耽误乘客的时间,严重扰乱机场秩序,甚至可能引发航空安全事故。本文分析了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根据当前航班延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对航班延误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飞机出行正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民航的飞速发展导致航班延误情况时有发生,降低和应对航班延误正成为各航空公司面临的问题。作为服务性行业,民航运输业的安全和效益的重要性毫无置疑,但服务品质也是航空公司经营管理中需要切实重视的。本文分析了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根据当前航班延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航空公司应对航班延误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