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朱敏  张纪玥 《图书馆杂志》2024,(4):22-28+36
阅读对人类心灵的疗愈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传记作品因兼具真实性、绵延性、情感性和启示性等方面特性,具有激发情感共鸣、深化自我反思的疗愈价值。女性传记强化女性被书写权、关注女性群体共性,给女性读者带来的启示也更具针对性。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女性传记中的阅读疗愈内涵,并以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女性传记作品为例,解析其在情感抚慰、精神引领、认知启发等方面的疗愈价值,以期引起相关读者和阅读推广人对女性传记类的阅读疗愈书目资源的关注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米丹  霍连彬 《东南传播》2018,(6):112-115
媒介技术在人类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愈进步,对人类交往关系产生的影响也就愈深刻.本研究通过对我国2017年底的现象级女性向手游《恋与制作人》的文本分析和对其女性玩家的深度访谈,发现该游戏通过"剧情模式""人物塑造""游戏互动""游戏话语"等方式建构了游戏男主人公和玩家之间的虚拟亲密关系,并且这种虚拟亲密关系对多数玩家而言是一种对现实爱情的替代性满足和恋爱童话体验.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接触并利用互联网.面对巨大的受众群,以及社会对女性关注的热潮,女性网站应运而生.但是,女性网站真的做到了关爱女性,努力改变女性被贬损、被歧视的命运了吗?这一问题有待深入女性网站内部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玉洁 《青年记者》2017,(17):112-113
20世纪初,受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启发,承继“戊戌变法”运动关于女性解放学说的余音,中国兴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女性解放运动.在这次女性解放运动中,女性报刊的创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女性报刊发布女性相关消息,关注女性生活状况,在打破封建束缚、宣传男女平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少红因其影视作品中突显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征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女性独立自强、男女平等的观念始终贯穿着李少红的作品,她用自身影视作品中独特的女性视角表达出对于女性生命的特殊感悟.李少红满怀诗情的女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女性价值的表达,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女性意识的反思.这也正是李少红作品的特有的审美价值及其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樊程 《视听》2021,(1):50-51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众口味愈发多样化.中国电视产业逐步繁荣,表现当代女性生活状态的影视作品更是不断涌现.其中,"致命女性"这一类型化的女性形象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值得关注.本文以国内首部女性情感悬疑剧《危险的她》为切入点,聚焦女性题材如何实现类型化构建.  相似文献   

7.
贺惠 《大观周刊》2012,(18):67-67,27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尽管对女性劳动力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多,但女性劳动力就业仍然面临很大的考验。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性电视节目的制作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借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中国有了以《半边天》为代表的第一批女性电视节目.95届世妇会的召开使我国的电视媒介开始关注女性的平等与发展等社会性别议题,因此在女性电视节目开办的最初阶段,女性电视节目的类型主要是纪实类,聚焦女性现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微博空间中的女性表达:契机、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项调查显示,女性用户在微博中的表现活跃,但迄今学界尚无专注于该议题的研究.事实上,自媒体时代微博的特性决定其可以颠覆传统媒体中女性非自主性被设定的传受结构,有利于女性在媒介中的充分表达.本文以性别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与问卷调查方法对新浪微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微博中存在女性娱乐名人更易得到关注、女性更关注私人领域信息、女性更易成为倾听者等特点.进而对上述问题从社会资本差异、集体无意识传播受限、以及消费合谋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女性应明确微博的边界与功能、拓展群体的媒介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部分儿童图书中存在的女性刻板印象与女性性感化现象侵害了儿童性别平等权.与已经受到关注并积极纠正的儿童图书中女性刻板印象问题不同,儿童图书中的女性性感化问题在全球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女性性感化造成女性的外部和内部物化,造成儿童的生理及心理损害以及性别歧视和偏见.在倡导政府加强儿童图书出版管理的同时,全社会、家长和学校应对儿童阅读进行引导,以抵制女性刻板印象和“性感文化”对儿童的侵蚀,培养儿童的性别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实力的增强,英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女性”作为英国媒体想象、表达、判断中国文化、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得到较之以往更多的关注与报道. 西方报纸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往往遵循美国学者弗莱德·希伯特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归纳的五个要素即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邓文迪护夫”事件能够成为英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于这一事件不仅具备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它利用一个中国女性所引起的关于女性形象、行为、气质的讨论,转移公众对于窃听丑闻的注意力,并将邓文迪个人的人生经历,与中国女性整体的气质性格相联系.下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英国报刊与中国女性形象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获取信息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之一,女性阅读自古有之,但一直不受重视。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阅读活动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文章探讨了女性阅读的特点,分析了女性阅读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关注女性阅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为女性读者服务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冰 《视听》2021,(1):75-76
迪士尼公主电影就像是一部公主形象变迁史.在这80多年的时间里,迪士尼对这些公主形象的塑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迪士尼公主电影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于女性心声表达的关注,而迪士尼公主电影对这些公主形象的塑造变化,折射出来的是在这段时间内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要求以及女性内心的情感变迁.本文从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观的视角出发,探讨在...  相似文献   

14.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广告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女性模特及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成为影响受众的重要视觉要素,引起社会大众和学者的关注.我们认为传统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多是贤妻良母型的家庭女性,或者是性感风情型的审美女性,又或是古板严肃型的职业女性.而网络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家庭女性身上有了女权主义的展现,女性歧视观念在逐步减弱.审美女性充满自信与勇敢,表现出当下年轻女性多元的价值观与独立的人格.职业女性也有了丰富的个性心理以及自主的性格特征,让我们感到她们拥有对生活、对婚姻、对未来的自主决定权.当然,为了让广告商更加规范地利用好女性形象,我们认为还应该在树立人本广告观念和提高女性形象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价值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语对古典诗词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瑶 《青年记者》2007,(3):135-136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在商业价值之外,广告语的化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广告语对于诗词的借鉴也因此由浅入深,愈行愈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简介 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运动的主导倾向是跟随着自由主义的传统,它关注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自由,女性的选择权与自我决定权.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直接面对的严酷现实是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活之外,它为将女性包括进社会生活奋斗了200多年;它认为,社会剥夺了女性的平等权利这一点是不能容忍的,女性无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人,都应当享有同男性相等的权利;它主张将过去大多仅仅与男性连在一起的与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有关的价值扩大到女性中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女性处境备受关注,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广受好评和激起热烈讨论的作品,销量口碑双丰收.究其原因,是因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与社会生活中性别不平等遭遇产生矛盾,而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满足女性读者的"归属与爱需求"和"尊重需求".展望未来,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依然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期刊市场上,放眼望去,女性刊物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它们从情感、时尚、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女性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贴心服务,赢得读者的青睐.女性期刊市场显出一派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繁华景象.而以男性为目标读者的刊物,服务内容则显得单调得多,基本集中于新闻,体育等公众领域.内容上,极少关注男性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很多男性作家善于写女性,很多女性作家善于写男性,而且,文学史上好像有这种规律:男性作家赞美的女性形象容易在文学园地里大放光芒,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蒲松龄以巨大的热情描写的青玉,曹雪芹描写的林黛玉、薛宝钗,冯梦龙极力称赞的杜十娘等,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20世纪著名的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短篇小说<菊花>,主要分析了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莉莎,揭示了她的心路历程,渴望以及梦想的破灭,以此采探索女性的命运以及斯坦贝克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