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 ”符号人们十分熟悉,几乎遍布全球的这个“ ”符号的含义,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也有所差异,但就我国而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描写太阳神的图形作为其母体的”。“ ”符号从远古至今之所以没有因岁月的变迁所湮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曾经流行,表明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符号,而是有其特殊的内涵。“ ”符号最早为人类所奉的太阳神或火神之象征,后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样标志’,……属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使用或正在使用这个符号;就藏民族而言,“ ”符号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即顺时针“ ”和逆时针“ ”,分别代表佛教和苹教。如今“ ”符号既象征吉祥,也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藏族"卍"(卐)符号的象征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卍”符号人们十分熟悉,几乎遍布全球的这个“卍”符号的含义,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也有所差异,但就我国而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描写太阳神的图形作为其母体的”。“卍”符号从远古至今之所以没有因岁月的变迁所湮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曾经流行,表明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符号,而是有其特殊的内涵。“卍”符号最早为人类所奉的太阳神或火神之象征,后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样标志’,……属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使用或正在使用这个符号;就藏民族而言,“卍”符号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即顺时针“卍”和逆时针“卐”,分别代表佛教和苯教。如今“卍”符号既象征吉祥,也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象征解读:小说审美分析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就小说文体而言,严家炎先生认为象征性小说就是以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某些观念、哲理或情感,即人们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那类作品.  相似文献   

4.
自后结构主义时期,人们对语言的关注点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今一般认为语言的衍义作用具有其自主性,并非说话人所能完全控制掌握。我们知道,汉语文学能够凭借汉语的语音、文法、辞格和语体等要素为我们述说出“美”的世界,但人们从未将这种“美”与汉语系统本身紧密联起来,也未认真地凝视汉语诸要素本身,而是将其看成从属于作品内容的言语形式。王一川教授在《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中提出:“汉语文学中汉语组织不仅述说美,而且它本身就构成为美的‘形象’。”他认为:“汉语形象是当汉语的四声、平仄、韵律、对仗、比喻和排…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文化通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类在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符号,这些符号可分为推理和象征两种,自然语言是最重要的推理符号,而绘画、雕塑等则属于象征符号。作为自然语言的符号,汉字和其它文字一样。都是一种推理符号。即是说,它是记录语言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和传播文化的载体。然而汉字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双重符号意义:既是一种作为传播工具的推理符号,又是一种表达意念的象征符号。而其本质上则是一种象征符号。这种符号实际上是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系统”。汉字古称“书”,书者,如也。又称为“文”。“文”即是“纹”的本字。“文”的意义相当丰赡,包摄了符号化活动中创造的一切象征符号。几千年来,汉字形  相似文献   

6.
广松涉通过批判地析取马赫哲学“复合感觉要素一元论”,提出了主体与对象整体性、函数性功能关联的“场”及人们关于物体的概念符号是“共同主观性的意义形象”——“意义的所识”之命题。但马赫哲学在骨子里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它表现出来的却是“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的折衷主义.而其所谓关于“物”的“思想的缩约符号”(广松涉称其为与人的知觉及“对象的所与”相联系的“意义的所识”),因其失去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形象认识到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说明,也就难以得到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这些关于对象世界的概念性称谓,只不过是人们在实践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而形成的人们关于对象世界的一种理性把握的思维形式或观念符号。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经常从事的一种相似性活动,是幼儿在使用符号中逐渐增长能力、提供给幼儿语言和思维活动的一扇窗户,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假装游戏的主客体、内容都具有“符号”性,所以它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象征”使幼儿在“义之所指”与“义之所借”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假装”;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训练了幼儿的象征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语言和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8.
《青纱帐——甘蔗林》是一首气势雄浑、格调豪放、充满激情的抒情诗。诗人把“青纱帐”与“甘蔗林”巧妙联系起来,相互映衬,反复咏叹,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一发挥联想,以象征性的形象表达哲理诗中“青纱帐”已不仅指那些具体的、一望无际的庄稼以及在游击战争中可以用来隐蔽自己、打击敌人的有利屏障,而是具有高度概括性、象征性的意象:象征过去的艰苦岁月,象征  相似文献   

9.
早在五十年代,研究运动心理学的学者们,就发现运动员在解决竞赛战术任务时的思维活动,既与一般人解决理论问题不同,也与艺术家解决形象创作问题不同.它的突出特点是“思维过程的行动性”,即“所采取的决定不仅迅速地在相应的行动中加以实现,而且也是在行动本身的过程中形成”.有人还指出:“运动员基本上只利用直接感知的客体而不是观念的客体,直接在知觉中产生的联系.他的思维不是与抽象概念而是与体力活动密切联系的”.到七十年代初,运动心理学家们把具有这种特点的思维称之为操作思维,以别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它的进行不是紧紧地依赖于概念或表象,而是直接借助于运动操作.  相似文献   

10.
视觉隐喻是视觉形象以语言的特性所产生的一种象征或意味,它是一种诗性语言。视觉形象总是带有符号特性,即便是自然环境的视觉形象,因与人发生关系也成为人化的自然,只要它成为我们的心理意象,它就具备了隐喻的功能。与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视觉隐喻内涵更广,具有不确定性,意义往往在主体与对象交互体验中生成。环境形象的视觉隐喻与大众审美需要之间的沟通缘自人类感官的愉悦、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们对环境形象的感受与经验。从造型美学出发去探讨社会环境的视觉形象,研究环境形象的特性和规律以及与人的生活关系是环境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一样,环境建设是为了广大民众更好地栖居,而所谓更好地栖居就是除了得到物质层面的基本满足,还能从环境形象中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双桅船     
舒婷 《阅读与鉴赏》2009,(11):46-46,39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虽然甲事物本身只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但也要给予充分注意。这首诗中的“船”和“岸”就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一般把它们解读为情侣关系。  相似文献   

12.
艺术语言意象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符号,它的符号意义是意象自身性质和象征效应的统一,它是对事物的拟态表现,它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超越了所假之象本身的象限,从而生发出象外之象。发话主体为“尽意”所立之“象”,是一种佯谬性的复合意象,具有多向性、扩展性,能形成一种似谬实真的艺术张力。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主体“立象”只是为“尽意”创造了条件,真正的“尽意”要通过受话者接受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中的象征首先是一种语言符号.在由这一符号所指称的事物中,暗含着另一事物的信息.象征一词在古希腊原初含义是“接合”,意指通过某一事物来表征着另一事物的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主人与客人分别时,将一陶片分成两半,双方作为信物加以保存.不管多年以后,双方的后代都可以凭此物互相见证,表示他们的共同基础,从而视为知已.这一分成两半的陶片就成了一种象征.在文学理论上,象征保留着由此物暗示彼物的含义.一般地说,象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呈现出具体形象,不仅具有外在的直感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着某种较为广泛普遍的意义.因此,象征功能的确立,是以两种形态、两个世界的存在为基本前提的.象征通常可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个意义的形象表现.意义是一种观念或超验实体,而表现形式则是作品中的感性存在.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只是作品中描写的具体的个别的人和事件,更主要的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价值.迦达默尔精辟地指出.“对象征性的东西的感受指的是这如半片信物一样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显示出同它的对应物相愈合而补全整体的希望,甚至是,这为了整体而补全的是始终被寻找的作为它的生命片断的另一部分”.因此.艺术的象征图像“是对一种可能恢复的永恒秩序的呼唤.”文学作品中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承认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就是意象艺术,但并非所有的意象艺术都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的。表意之象并不只是“观念意象”,而是蕴涵一定的“审美意味”。“审美意象”用它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本质,在于它的蕴意性,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对象所凝结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5.
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以其飞扬灵动、神秘怪诞和抽象构成的审美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基于楚国的自然宗教特征,楚漆器艺术中自然形象与审美意义的联系通过象征的方式而产生。根据黑格尔艺术象征观点,艺术中形象与意义是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动态过程,由此而产生了象征、古典与浪漫的艺术类型划分,中国楚漆器艺术就属于象征艺术中的典型。黑格尔针对东方艺术提出的艺术象征论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中感性形象与普遍意义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联系。其中,神秘、怪诞的自然意象的拼凑与组合都是楚人基于幻想的审美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16.
想象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心理学上认为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艺术语言意象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符号,它的符号意义是意象自身性质和象征效应的统一,它是对事物的拟态表现,它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超越了所假之象本身的象限,从而生发出象外之象。发话主体为“尽意所立之“象”,是一种佯谬性的复合意象,具有多向性、扩展性,能形成一种似谬实真的艺术张力。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主体“立象”只是为“尽意”创造了条件,真正的“尽意”要通过受话者接受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有的学者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非知觉和概念,故“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直觉”。显然,这种意义上的直觉是与人类认识活动相对立的直觉。如果把这种直觉即直观当作一种特殊的感性认识,并且不是孤立地谈论直觉,而是联系与直觉密切相关的理解来考察审美认识全过程,必然能够得出符合审美认识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9.
按照《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的描述,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即人在思想中形成的保持事物的映象,是学习、思考过程中的“心理图形”,是既有别于语言又有别于“照相”般的图画的一种思维媒介.表象既具有相对具体、形象的特点,它能使我们的思维更迅速灵活,是我们心理上最活跃的因素;又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摆脱了细节,形成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0.
许多年来,对于“=”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是告诉学生等号表示运算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只是强调字词,就数学数字、数学符号讲数学数字、数学符号,不联系生活的七彩。久而久之,数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就是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计算。我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应该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世界”的联系,给数学课增加营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活素材。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根据这一理念,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处理,现摘录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