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据甲骨卜辞可知,商代后期,商民族已由游牧经济为主发展成为农业经济为主。与此相适应,商代后期的文明程度也有明显提高。商民族已由部落阶段发展到方国阶段,并成为周边各方国的联盟共主。商方国共主与周边诸联盟方国的关系以及商方国内部的职官结构,都出现了更加复杂化的趋势。当然,商代后期的商文明程度虽然提高了,但其整个管理模式仍然是以血缘管理为基础,因而仍然属于早期文明阶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先秦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我们仅就所见,对其中的部分成果简要撮述如下: 一、关于商周经济史的研究在专论商代土地制度的文章中,王贵民《就甲骨文所见试说商代的王室田庄》(《中国史研究》1980年3期)从卜辞资料说明商王室有它设在王畿与其他地区的直属农田,令官吏或亲自督率生产,并认为此即商代的王室田庄,因处于奴隶制时代,统治者可以用田庄集体劳动方式下来取得收入。文章从分析涉及王室垦田活动的卜辞,提出商王室田庄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征服与掠取异族土地、奴役他族人民为之开垦,耕种,另一种途径是在商王国辖区内不断强行扩大田庄,移民定居。这表明商王朝已经确立了全国最高的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沿岸一带。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字资料。它们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大部分是为商王朝或商王个人占卜的记录,小部分是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贵族占卜的记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对很多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武王伐纣的性质,笔者认为是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析商与各方国之间的关系。商王朝是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在这个联盟中,各方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商部落凭借其军事实力,确立其盟主地位。商王是商部族与其他方国名义上的共主,是“受命之君”,商王常自称“予一人”,意即其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方国首领对商王负有一定的义务,如祭祀、随商王出征以及一些礼仪上的贡献等等。  相似文献   

5.
商代是华夏民族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商灭夏建立商朝以后,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完全继承了夏朝的成果,在民族特征上也是相同的。商朝有许多方国,与商族和商朝有着复杂的关系。商朝和方国之间在保持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同时,经常发生战争。考古文化表明,各方国及商的周边各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商族在同化夏族的同时,大量吸收夏族文化因素。但是终殷一代,仍有一部分夏族保持一定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和商朝的发祥地。商国的强大应是从王亥所进行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不久在汤时取代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商王朝。商丘历史源远流长,古商文化几度辉煌,如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时期,商丘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位商丘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秉承创新传统,承担起打造"华商之都"、建设和谐商丘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商文化遗存,作为商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商文化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据文献载述和考古资料,初步探讨了商代崤函古道交通地理问题,研究表明,无论是商汤革夏、商文化进入崤函,还是西渐关中、北上晋南,崤函古道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既是商王朝与这一地区建立和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纽带,也是崤函与关中、晋南各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地理舞台。  相似文献   

8.
我们祖国简称“中国”,这一名称由来已久,恐怕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那时将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称为“商”,意为东西南北之中的国土,故称“中国”。《尚书》、《诗经》中都称商王朝是“中国”,《诗经》中就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之句。不过,古时  相似文献   

9.
商代苟方考     
根据殷墟卜辞的记载,商代有苟方。苟,应读为敬。苟方,即文献记载中的肃慎,是先秦时代北方地区的重要方国。  相似文献   

10.
孤竹,商代之前的一个部族称谓;商王朝建立后,变为一个存续千年的方国的国号;再以后,渐变成一个区域的代称。肇始于燕山山脉、青滦流域、冀东大地的孤竹文化,大体可分为玄水文化、农耕文化、青铜文化、道德文化四个部分,尤以道德文化举世瞩目。孤竹文化是中华大地上、人类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传承已达3000年之久,却在最近的百年时间里,几近荒疏,极少被人提及。今天的我们,透过时间的背影,在历史文脉梳理中,在传统美德弘扬中,愈发觉得孤竹文化惊世骇俗,愈发感慨孤竹文化在文明古国备受冷落之苍凉悲怆。  相似文献   

11.
在黄河三角洲的历史上,南朝齐梁之际的任昉是与沈约齐名的一代辞宗巨匠。在任昉的思想体系中,典型地体现出中古时期最突出的儒释道三者结合的特征。他率性任己,尚接魏晋风神;同时恪守礼法,秉性淳孝;且接受世风的浸染,信奉佛教。任昉渊博能文,在齐梁文坛赢得了鼎盛的声名,又热衷于对后进的提携称赏。他历仕三朝,因此被世人所讥讽,但他又能严守古循吏的理想,治平安民不倦。  相似文献   

12.
元末浙东方国珍与岭南何真最后归顺朱元璋,当朝所受待遇相似,历史际遇相去悬殊——方国珍一直被视为叛复无常的盗贼之流,何真却被定格为识时务的豪杰,在民间叙述中更是被揄扬备至。究其原因是,方国珍一方面受到朱明王朝掌控的正史书写的压制,另一方面因与后来掌文柄的浙东士大夫相处不谐,导致民间叙述的贬抑。民间叙述多属文化范畴,学术上的厘清,也有助于文化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方岳是南宋末年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咏物诗。方岳虽然被推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诗歌取法和艺术并不仅仅限于一般认为的江湖派诗歌。方岳的诗歌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以及魅力,而他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在他的咏物诗里面也有着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房国本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人所封之国,为祁姓,子爵,故称为房子国。春秋后期为楚国所灭。房国故城即汉晋时期的吴房故城和唐宋以来的遂平县故城。房国周围除蔡国较大之外,其他如道、柏、沈等均为子爵诸侯国。  相似文献   

15.
枞阳浮山历史上曾以佛教驰名,尤华严寺最著。方以智于明亡后被迫逃禅,晚年主江西青原道场,纂修《青原志略》,但心中日益萌生归乡终老之意:而家乡官绅父老亦热切期盼他回乡兴修华严寺,重振名刹。方氏虽是应允,派其弟子山足兴斧先行浮山料理,但本人因粤难突发而逝。终未遂愿。他虽名列华严寺第16代住持,却未一日入寺坐堂说法。考其史实,于研究方以智晚年行实与佛教思想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方政为明永乐至正统初年知名将领,初袭千户,又以靖难历功升都指挥佥事。永乐间,数从张辅等征安南。安南置交阯司,仍领兵其地,多有征伐。宣德初,明弃安南,政引兵还京师,系狱。寻复起用,备御开平、独石。宣德八年(1433年)以总兵官镇守松潘,十年(1435年)移镇大同。正统三年(1438年),将兵助沐晟讨麓川思任发,孤军深入,援绝战殁。赠威远伯,谥忠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的考证,阐述了古代彭国的来历及其文化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证明了彭国是夏代初年出现的古代方国和未来发现彭国历史遗址存在着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辛派词人方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岳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辛派词人主要成员之一。其词充分继承了“稼轩体”的创作风格,将抗金复国的理想寄之于词,丰富了词的内容;在形式上不受传统词风的羁绊,以文为词,以意为词,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方方笔下不再伟岸的父辈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许多作家一样方方抒写了卑琐无能的父辈形象。出于同情和理解,方方探究了父亲不再伟岸的因由,刻写了如此形象的背景。其间和傲然屹立的祖辈做了些许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衡阳会战中.方先觉率领第10军坚守衡阳47天.终于失守。衡阳城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种种迹象表明,方先觉在衡阳城陷之前就已经投降了日军.方先觉的投降是导致衡阳城最后陷落的主要原因。在当时的情况下,方先觉既可以选择突围,也可以选择自杀.但他却选择了投降。方先觉投降是在当时战斗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带有被迫的成份在内.但主观上对抗战前途缺乏信心是促使他投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