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瑛 《语文天地》2012,(13):34-35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近年来,人们对古诗文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地教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也是老师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古诗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从而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现状,致使课堂效率低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古诗文的内在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古诗文的字词、注释及序言、作者和主旨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避免了单纯记忆的枯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审美性、人文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注重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初中生接触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但古诗文教学相对比较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学好古诗文,本文作如下探讨。一、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少兴趣(1)古诗文由于时代久远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不使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六年级是小升初的衔接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老师能引导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古诗文的良好习惯,这将为他们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也将从中受益匪浅,在四大名校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里,古诗文的比重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可见沪上名校对于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视性。《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提出"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任务就是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古诗文内在的人文性。失去了人文性,就很难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是纵观现在的古诗文课堂,哪怕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也只是一组组按语法规则排列而成的实词和虚词而已,毫无深刻的思想并且缺少想象的意境。文言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应付考试的差事,索然无味,毫无兴趣。所以,从如何改善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出发,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六年级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感到难度较大,也提不起兴趣,老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也常感到吃力不讨好,往往费了很多功夫学生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客观情况毕竟古汉语的语言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感觉陌生;二是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亟需考虑的。下面拟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高高中古诗文教学效率。一、理念:重“文”又重“言”钱梦龙先生于97年写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阅读板块,是高考重中之重。文言文复习,易枯燥、乏味。新课标要求:“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曲、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共六个单元,就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的教学。由于古诗文教学的内容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是有着巨大的困难的。但必须学好古诗文,它是我们探索祖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当然,古诗文与普通话也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言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古汉语言文学(也就是古诗文),所以学好古诗文也是学好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必要途径之一。古诗文的翻译是学好古诗文的极其重要环节之一。古诗文的翻译首先必须反复地诵读原文,以加深理解记忆,但翻译…  相似文献   

8.
初中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起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和接受传统美学熏陶。但文言文也是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改学生的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笔者积累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孙美英 《成才之路》2010,(34):35-35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近几年来,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文言文教学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难尽人意。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主要是逐字逐句地串讲和对译,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充其量不过是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文言文知识,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林丽 《新教师》2022,(3):82-83
在建党95 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教科书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其一,大量增加古诗文篇目.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共编排了129 篇古诗文.其二,在文言文的学习时间安排上也有所调整,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从以往的五年级下册提前到了三年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75篇(段)的古诗文,而统编语文教材也选编了12篇文言文,说明语文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四有”——有“谱”、有“标”、有“法”、有“延”的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对学习目标进行定位、对教学方式进行重构、对学习作业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积累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体验文本情感,使学生爱上文言文,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是其虽丰厚的载体。教学文言文可以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文言文越来越厌弃,认为它纯粹是由枯燥的文言词句堆砌而成的古董。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进述,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神游天外。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古诗文作品产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与现今已迥然不同,加上文言文的艰涩难懂,学生很难领略到这些作品的魅力,很少有学生能对古诗文产生很大的兴趣,这也导致了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老师亟待要攻克的"软肋"。既然古诗文是传统文学,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传统的文学阅读方法中寻找一些借鉴?在这几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特别是选入教材的每篇文言文,都有着经典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样说并不是给文言文贴标签,而是提醒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赏析古文中的精髓,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地整合,充分地挖掘文言文传统文化的价值。然而,在平时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往往只让学生枯燥地积累一些文言现象来应付考试。这不仅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没引领学生对文言中文化精神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精神信仰,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对我国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承,二者联系紧密,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神内涵及礼仪习俗等内容,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及渗透措施,旨在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曲、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共六个单元,就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的教学。由于古诗文教学的内容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是有着巨大的困难的。但必须学好古诗文,它是我们探索祖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作为高中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及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因为距今年代久远,加之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故学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要依赖教材注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借助于教参。因此,准确、规范、简明的注释对于理解古诗文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通读人教版教材、教参(必修一、二)古诗文注解的基础上,对部分的注释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以便能辅助文言文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希望引发更多的思考探究,供老师们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中国古人的语言表述方式,其中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探索文言文背景知识、挖掘文言文字词含义、关注文言文文化精神等角度讨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们学习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篇目里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样,都属于古汉语常识。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古汉语知识,对理解文言文和古诗词会有很大的帮助。通假字,一般都有明确的注音注解,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是自己参照注释也容易理解掌握。然而,教材中对文言文和古诗词里的有些通假字并没有作出明确的注解,因此,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必须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作为一个从事多年初中教学的语文教师,笔者现在将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但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