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看到书法大家刘广迎写的书法条幅:"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喜欢这则雅趣盈怀的条幅,尤其是"书能香我"的命题,把书的功能界定为"香我"的一种灵魂晕染,让生命活色生香,多么富有诗意的一种愿景或境界啊,令人神往和追怀!"书能香我"吗?当然。倘若不能"香我",谁还会去读呢?具体说就是,读书可以使人心灵生香、思想生香、精神生香。使心灵生香。读书,是给心灵着色染香的  相似文献   

2.
正回顾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历经如下"三境界":一、第一种境界:体现语文课之"三特点"语文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语文教学必然要体现语文的本色、体现其学科特点,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初境界。第一,以"读"为重,体现学科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强调让学生"多读",在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作为"金陵书香校园",历来重视学生的诵读积累。学校每年的读书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丰富的阅读活动,深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六年多读一百本"导读微信公众号获得"南京市阅读特色活动"一等奖,公众号分为校本教材导读、年级漂流书导读和传统文化导读三大板块,不仅让芳小师生获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曾提到语文学习的三点经验:书靠"读",文章靠"写",还应背诵。我觉得这三点经验应该成为我们所有语文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永远成为我们教学活动中取之不竭的宝贵经验。今天,我着重谈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语文学习重在多读"这一观点的一些认识。我认为在这一方面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主题阅读教学"三步曲",它指"课题导读""单元串读"和"以写悟读"这三个阅读教学环节。"课题导读",指引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单元串读",指教师把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文句串联起来并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以写悟读",指通过引导学生写话或习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领悟单元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悄然兴起,对于整本书导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与叶圣陶提出的读整本书理念相映成趣。笔者认为关于初中名著整本书导读也要"有法可依",不能"放羊式"导读,否则导读就成为空中楼阁。也不能都是概略式导读,否则导读就会成为了解故事大意,失去名著阅读的意义,不能真正走进名著。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教师,应该穿透图书的厚度,去寻找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意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教育的明白人,成为一个"明师"。说句老实话,我不是个"文人",甚至连"读书人"都算不上。刘绪源先生说"文人"必须有"学养与境界",讲求"学问的共通性与人性的完整性",简单地说,是能够"打通"。可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至今还没做出什么"学问",毋庸说"打通"了。这一年,虽然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书,但与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视"读"的学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轼年轻时写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好大的气魄呀!我也不甘示弱,也要多读"天下书"。那就少不了我的"书阁",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把书按用途分层摆放,《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知识类书籍置于最高层,第二层摆曹文轩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范例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读。导读就是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终教会学生读书。导读的关键是教师的"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张志公先生也认为导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读"。教师的"导"要有启发性,"导"的任务是使学生读得更好。怎样"导"呢?现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武侠里的剑客,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剑客本身就是一把剑,一举手一投足都剑气弥漫。如果把语文教师比作剑客,那么语文教科书就是剑,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人书合一",手中无书,心中有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语文书,一举手一投足都语文气弥漫。倘如此,学生浸润于你的气场之中,听你,就是听语文;说你,就是说语文;读你,就是读语文;写你,就是写语文。幸矣。每每观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薛法根、刘晓军  相似文献   

12.
离家的日子     
离开家已经两天了,我越来越想家了。虽然学校里有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帮助,可是却远远抵不上家里父母的呵护,爷爷奶奶的爱抚。在家里,每天都有奶奶做香喷喷的饭菜,她总是叮嘱我:"多吃点",有爷爷精心挑选的书,他总是告诫我:"要细细地读",  相似文献   

13.
正专题,是教师在充分研读名著文本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名著结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人物形象、文化符号等方面对名著进行解剖的角度。导读,意思是对读书给予引导。读的"书",在这里限定为中外名著,又特别以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规定的学生阅读名著为核心。专题导读课的课型设计,按现在比较成熟的做法可以分为"读前导""读中导""读后导"三类,因学生的阅读度的不同,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几个月里,我先后两次读了现任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高闰青教授的新著《河南省农村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前次读的是本书的书稿,读它是要为这本即将面世的著作写一篇"序",这次再读则是要为这本著作写篇书评,作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学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对整本书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要保持阅读的耐力和持久性,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导读课,以激趣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封面、序文目录,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以及推荐阅读片段等,逐步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产生研读的兴趣,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本文以班级共读为主要形式,例谈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范例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读.导读就是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终教会学生读书.导读的关键是教师的"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张志公先生也认为导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读".教师的"导"要有启发性,"导"的任务是使学生读得更好.怎样"导"呢?现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读《小学生导读》,是在一个朋友家。那是一个双休日,我到朋友家玩。她正在写作业,阿姨让我先看一会儿书,再和她玩。我随手拿了一本《小学生导读》看了起来。很快,我便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朋友写好了作业喊我,我都没听见。  相似文献   

18.
<正>《周礼》说上古的教育有六个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驶、文学和数学。这六个学科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最后只剩下一个"书",也就是语文,读书也变得简单了,就是"读"和"书"。"读"是朗读。学生先把课本送到老师面前"上书"。古代没标点,老师用烧烤扦子一般粗的"点书签"蘸印泥,在书中断句处点个红点,点书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走过了由解放前的"背读"到建国后的"讲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导读"、"研读"这一发展历程。虽说这几种阅读教学方式有它们各自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总的说来,"背读"漠视人性,枯燥无味;"讲读"精彩了老师,灌输味太浓;"导读"虽然表面上重视了读,但学生的读常常是为了配合老师的教,亦步亦趋,缺少灵动;"研读"学究气太重,让人望而生畏。众所周知,语文阅读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20.
陆琴 《江苏教育》2014,(16):76-77
<正>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感悟一本好书,如同雨露浸润心田。有些书值得你一读再读,细细品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虽然出版多年,已被人列为"逝去的经典",但仔细读来,仍能给人许多启迪。一、教师应有的境界追求"对每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