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成都的程大力先生为中国传统武术做了精确定位:"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最濒临灭绝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定位不是定义,它简单明了,为世界通俗化的概念。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并没有濒临灭绝。本文试图分解太极拳。如中央电视台所拍摄的,太极拳集体活动规格越高,则越整齐划一。但仔细往后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变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提出3条意见:中国传统武术应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坚持走大众化的道路;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应首先把太极拳、散手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就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太极拳技术,太极拳技术反过来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反映.练习太极拳可以更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是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欢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的流失是阻碍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对最重要的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运动在古代和现代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比较了二者的不同,并指出:太极拳产生于冷兵器时代,技击是其本质属性,发展的主线就是技击;而现代社会里,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是健身、审美,发展方向的改变,改变着太极拳的属性,所以必须为太极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武术构建一个符合其本质属性的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太极拳,真正保护我们的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健身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太极拳的盘架、拳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文章就是在对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解释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相互对立统一且是物质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哲学道理.例如虚实、刚柔开合、动静等.所以太极拳任何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一种阴与阳的转换,可见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武术在当今时代的普及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有的拳种甚至濒临灭绝。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影响传统武术推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各个因素,为传统武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促进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向世界推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F0002-F0002
现代化是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拳种,同样要面对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在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大潮中,诞生于豫北村落的太极拳在传统农业文明的生存空间被打破后,快速适应了现代化社会,并以巨大的生命力在全球广播。毋庸置疑,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现代化转型的典型代表,探究太极拳的现代化转型路径,能为其它拳种的现代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源远流长;是一种德、智、体兼修,融古代哲学及吐纳导引和拳术精华为一体,内涵极为丰富的传统拳术.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珍贵遗产,是体育运动中最适合于健身的具有科学原理的活动形式之一.太极拳已普及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其博采各家武术精华,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其动静虚实的变化、刚柔并济的内涵和内外消长的和谐统一,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相互依存和演变法则相吻合,对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1,(9):62
第五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是继第三、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之后,武当山又一次举办的国际武术赛事。竞赛项目均按照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标准设置,分拳术、器械对练、集体等项目,特设传统养生功法和个人绝技。主要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运动是由中国古老的导引吐钠术结合技击之术演化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武术、医学、文化的结晶,尤其经过武当山张三丰师祖的系统整理以后,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被世界人民所瞩目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1,(7):66
第五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是继第三、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之后,武当山又一次举办的国际武术赛事。竞赛项目均按照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标准设置,分拳术、器械对练、集体等项目,特设传统养生功法和个人绝技。主要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学方法、分析法,对太极拳的项目特征、太极拳技术发展现状及太极拳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为太极拳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练太极拳要竭尽全力追求"形而上",不要为"形而下"而自喜.有人认为形意拳才是讲究形和意,其实太极拳、八卦转掌以及通臂、八法、弹腿等所有的中国传统武术,都讲究形和意,只不过形意拳是以"形意"立名而已.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的视角,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思维方式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揭示中国传统武术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仿生和体悟自然现象的拳理基础,并重点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为实例展开剖析,以此映射出传统武术所蕴涵的自然文化特,性,并希冀在纵深层面对丰富中国传统武术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举行开始,太极拳响起了走向世界的一声春雷,开始了她在国际竞技舞台的惊艳之旅。1990年成立的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己拥有来自五大洲巧5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单位。国际武联主办的官方赛事包括: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世界太极拳锦标赛等。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在贵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拳派。该拳以中国的哲学概念太极立论,从《黄庭经》等道家经典中汲取营养成分,因其富含中国文化精髓而被称之为"哲拳"。太极拳从创编至今已经演化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傅式太极拳、八卦太极拳、五行太极拳、龙形太极拳、东岳太极拳、竞技太极拳、公园太极拳等诸多的练习样式,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以太极立论的太极拳以张三丰为精神偶像,明确地把益寿延年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动作强调圆活、弧线,而这正是对周敦颐太极图的一种身体模仿。在"拳与道合"思想的指引下,太极拳成为中华民族"技进乎道"、进行自我修炼的一个工具和手段。目前,太极拳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但这种表面的兴盛下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希望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富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国内外,太极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重视.随着太极拳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习太极拳,并逐渐成为国内大众健身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访谈法,研究太极拳在河南省高校留学生中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太极拳在留学生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9.
周秋芳 《健身科学》2012,(10):38-38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之一,它涉及到哲学、力学、医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加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搏击技艺的双重性,尤其是它的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投入到了传承太极、强身健体的太极拳健身大军中,太极拳也随着国际交流享誉国内外。实践证明,太极拳作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养生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20.
初论太极拳之“缓慢轻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极拳独特的“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阐述了太极拳这种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的特征、具体的技术要领、规格要求及这种运动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健身手段而非打斗技术,应将太极拳研究的重心移向健身方式和健身价值。太极拳运动不仅将成为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法,而且将成为全人类共有的、重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