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的通知,为推进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京剧进中小学课堂将逐步在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自此,中小学京剧课堂便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中学教师应指导中小学生在京剧班里学习、成长,通过总结该过程中之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通知》,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在10个省市  相似文献   

5.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通知》,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工作,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展。教育部此举的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力挺,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人谨慎观望,甚至反对,教育学者肖川撰文《京剧进课堂:试点不要虚晃一枪》指出,最好不要将京剧作为指令性的内容纳入课程之中,也有利于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这些讨论,让人们对京剧进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京剧以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起家,进入宫廷后经文人墨客不断升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式。京剧进课堂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和载体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文化素养。京剧进课堂折射出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同时也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引向了深入。那么,一年多过去了,京剧进课堂到底推行得如何呢?学校、学生及社会对此又有些什么反映?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中既有对此问题的调研...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力挺,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人谨慎观望,甚至反对,教育学者肖川撰文《京剧进课堂:试点不要虚晃一枪》指出,最好不要将京剧作为指令性的内容纳入课程之中,也有利于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这些讨论,让人们对京剧进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京剧以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起家,进入宫廷后经文人墨客不断升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式。京剧进课堂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和载体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文化素养。京剧进课堂折射出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同时也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引向了深入。那么,一年多过去了,京剧进课堂到底推行得如何呢?学校、学生及社会对此又有些什么反映?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中既有对此问题的调研...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力挺,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人谨慎观望,甚至反对,教育学者肖川撰文《京剧进课堂:试点不要虚晃一枪》指出,最好不要将京剧作为指令性的内容纳入课程之中,也有利于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这些讨论,让人们对京剧进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京剧以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起家,进入宫廷后经文人墨客不断升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式。京剧进课堂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和载体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文化素养。京剧进课堂折射出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同时也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引向了深入。那么,一年多过去了,京剧进课堂到底推行得如何呢?学校、学生及社会对此又有些什么反映?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中既有对此问题的调研...  相似文献   

9.
【楔子】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之中。此举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扎根与发扬。京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  相似文献   

10.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于一体的戏剧形式。它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京剧进课堂”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自教育部关于在全国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决定发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音乐教育界极大反响,我编辑部收到了不少有关的稿件。第五期我们已选登了两篇关于“对京剧进课堂”应持的态度及京剧进课堂的一些误区的文章,本期我们再选发三篇,对这一热点话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发出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推广京剧进课堂的通知后,京剧及其他传统的地方戏陆续进入了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学校的课堂。2008年3月中旬,山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将尽快推进“晋剧进课堂”。戏曲进校园不但可以普及戏曲文化,还能从小教会孩子真正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人文精神的熏陶。如何才能保证这项新举措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收效呢?本期话题邀请的多位嘉宾从多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京剧进课堂     
事件: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暂不考虑其他戏剧项目,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广东将有10所小学10所中学试点。  相似文献   

14.
京剧进课堂     
事件: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暂不考虑其他戏剧项目,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广东将有10所小学10所中学试点。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各试点学校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中小学戏曲教育师资。目前来看,各地的师资培训主要有四个途径:选拔中小学音乐教师赴戏曲专业剧团或院校进行培训;聘请戏曲专业人员到中小学做师资培训;聘请戏曲专业人员担任中小学外聘教师;聘请戏曲票友担任外聘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湖南省中小学“京剧进课堂”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厌学、抵触情况比较严重,教学设备设施缺乏,政策实施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京剧进课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联合各方力量开展教学;建立健全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近日宣布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十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每个试点省市将遴选十所小学和十所中学作为试点校,试点后将逐步在全国推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表示,在中小学试行“京剧进课堂”,是弘扬民族精神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小学音乐新课标已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现实生活的民族音乐作品也应纳入音乐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部同时表示,从今年3月到明年7月进行的是中小学京剧课试点,不是全面、全国的大面积推广,此“推广”不是“要求”。但此举仍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试点工作是否会因师资等各种条件不具备而遇到困难和阻碍、京剧的教学内容该如何处理等等。本刊就此刊发三篇有关评论文章,给大家以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家长》2008,(4):4-4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提出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个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1~9年级学生将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剧进课堂"引发了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20.
京剧进课堂     
我校开设京剧课已经3年,效果显著。京剧进课堂的消息刚一传出,马上有了“京剧要不要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的质疑声。2008年,学生的大型京剧表演联唱拉开了黑河小学京剧文化的序幕,《苏三起解》、《都有一棵红亮的心》、《说唱脸谱》参加了教育行政会的演出,京剧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掌声热烈,叫好声响彻礼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