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道语体与谈话语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两种语体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语言运用特色。通过对比两种语体的定义、特点、风格的异同来加深对这两种常见语体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谈话语体能力是语用主体在正确识别谈话语体语境类型的基础上,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谈话语体标记来理解和表达谈话语体话语的能力。泰国学生的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主要由谈话语体语境的认知能力、谈话语体标记的掌握能力、谈话语体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谈话语体与其他语体的协调能力等构成。影响泰国学生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习得特点、习得偏误的因素,不仅涉及到汉语谈话语体本身的问题,而且还与很多非语体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作者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就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本文打算谈谈这部小说人物语言在语体方面的两个特点一一对照性与变换性.一、语体的对照性语体的对照性是《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一大特点.可以分为文白对照(书面语色彩跟口语色  相似文献   

4.
人们使用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正确地选择语言体系中各种成分,组成话语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完成交际的任务。由此,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功能修辞学就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小说和戏剧虽然同属文艺语体,但二者的言语形式不同。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语言是无声的文学语言。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小  相似文献   

5.
词语解说作为一种说明方法,常用于说明性文章中,但它通过语体渗透用于文艺语体中,这一修辞现象至今很少有人注意。以汪曾祺小说为例,多角度观察描写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其在汪曾祺小说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从一个侧面展示这种手法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周洁 《中文自修》2024,(9):40-43
<正>鲁迅曾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可见,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旨都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人物性格展示的一面镜子。成功的语言描写首先在于传神,即语言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等,使读者看了人物的语言,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就是说,成功的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当是个性化的,是能够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孙犁的《荷花淀》中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几句对话,真是  相似文献   

10.
小说离不开人物对话,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英文小说,人物对话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叙述描写语言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读者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些人物说话而进一步理解人物、理解故事。因此,每一位成功的小说家都为其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使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鲜活,也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外国小说译本,人物对话的语体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一些译者对那些看似简单的人物对白缺乏足够的分析研究,译得有些仓促。本文拟通过对一些拥有不同译本的外…  相似文献   

11.
二人台的语言呈现出明显的幽默风格。这种风格与二人台的表演形式、生存环境相适应,是一种得体的风格。这种风格的生成源自于对谐音、叠音、拟音等语音手段,对方言熟语、顺口溜等词汇、篇章手段,对比喻、夸张、反语、矛盾等辞格手段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英语演讲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美国历届总统的演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最能体现总统个人风格的当属总统胜选演讲.该文从奥巴马2008年11月4日胜选演讲的语言、修辞、思维和艺术风格角度进行赏析,以期给中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语言环境和语体风格与应用文语用行为密切相关、对语用目的实现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写作者要充分认识其构成、特点及对写作的影响.写作时,不仅要考虑写作者语境、文本语境、交际语境、社会语境,还要充分考虑接受语境;不仅要把握一般语体风格特征,还要考虑不同文体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讲话的独特语言风格值得学习研究。分析其讲话语言的表达艺术.主要体现为朴实无华,坦率诚恳;引经据典,温文尔雅;饱含深情,真切感人;风趣幽默,寓庄于谐;沉着稳慎,简洁精练。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修辞手段的传达是再现原文风格的重要方面.从所给例句来看,张谷若先生对原文中多种修辞手法,都尽可能以汉语中同样的修辞手法来译,从而充分传达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体语法思想重点考察"正式-非正式"语体特征对转述用法的制约和影响。就转述小句的数量而言,在[+正式]特征语体中多于[+非正式]特征语体:就转述动词来说,[+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研究类动词,[+非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言说类动词;从消息来源来看,多数语体中有确切消息来源的转述多于非明确信息来源的转述,只有文艺体相反;各种语体在引导语的位置分布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王熙凤对言语顺应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语言交际中,言语趋同和言语偏离产生的利弊。表现在言语各个语言层面上的趋同会造成社会权势和社会地位的认同感;同样表现出的偏离现象拉开了言语交际者的距离。本着亲和力和互惠互利的交际目标才是最高效率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8.
就职演说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实用文体,受到人们一直的关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每一篇都可谓是传世经典,影响广泛,意义重大,通过就职演说的研究对于更好的把握演讲者的政治意图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概念功能的角度对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及物性特征分析,期望获得这位非裔美国总统演说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精神的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有一位卓尔不凡的记者型女性节目主持人柴静,由于其话语风格所具有的独特性,她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此栏目的代表作。通过对柴静话语风格的分析,可一窥女性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特点。  相似文献   

20.
演讲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既具有书面文体文章的各种特点,又适合口头朗诵。演讲词有其独特待的文体特点,演讲词的解释应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比较对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的两个中译文,结合实际的译例,指出翻译在忠实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要做到辞义并举,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