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宋时期,以王安石为首代表无特权的地主阶级下层的“新党”,同以司马光为首代表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王安石的“新学”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变法精神,主张改革;司马光的“旧  相似文献   

2.
荀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理论家、教育家。少年时去齐国游学,后在齐国的文化中心稷(j季)下(今山东临淄西门)学宫讲学,时间较长,三为祭酒(学宫首领),影响很大。著名的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政治改革家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劝学篇》是《荀子》三十二篇中富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3.
(一)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针对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孟的“复古从周”政治路线,提出反对复古,提倡变革;反对“礼治”,提倡“法治”;主张用暴力摧毁奴隶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建立和巩固封建制。针对孔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命论”,“天才论”,提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法家的教育路线是为他们这一条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所决定的。反对复古主张教育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天道观”问题而展开的。法家在政治上坚持,“法治”,反对“礼治”,坚持革新,反对复古,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在思想上相应地必然坚持“制天命”的唯物主义路线;儒家在政治上坚持“克己复礼”,要复古,要倒退,在思想上也必然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法家代表荀况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尊天命与反天命的斗争经验,站在新兴地主阶级革新进步的立场上,有力地批判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9,(11):10-11
特别提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就主张“法治”。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具有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此外,我国入世后,对外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对熟悉知识产权、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看涨、,但从就业形势看,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期间“评法批儒”运动的回顾,对柳宗元被誉为“唐代最大的法家思想家”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目的做出分析,认为柳不是法家,而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指明柳学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中,向儒家反动教育思想猛烈开火,明确地提出了“以法为教”的教育路线。这条教育路线是由法家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之服务的,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思想上的需要,目的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在文化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对没落奴隶主阶级实行专政。认真研究法家“以法为教”的思想,对我们深入批林批扎,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易:谭博士,有关“经”和“史”的知识,我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您能讲讲“子”是什么意思吗? 谭博士:我先介绍一下“子”产生的背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相对开放的时期。那时,百家争鸣,学派林立,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后来,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的人,将这些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称为“某子”,如“孔子”、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上承夏商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下接秦汉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既是西周制度崩溃瓦解的阶段,也是奠定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基础的阶段。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的过程中体现了“纷争中有统一”的趋势,对抗中诸侯国的数量在减少,民族交融促进了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可看出“动荡中有秩序”,既有经济领域生产力的进步和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也有政治领域通过变法建立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可看出“争鸣中有共性”,都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为未来的统一王朝提供蓝图。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历史发生巨大变革,完成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的御用笔棍梁效、罗思鼎之流在他们的“影射史学”中散出这样一种论调:在春秋战国的古代变革时期,私人工商业是破坏新兴地主经济、阻碍社会进步与国家统一的“蠹虫”,而工商业者,尤其是大工商主,则是“奴隶主残余势力”,是“复辟活动的社会基础”。这种摭拾“法家人物”的一些牙慧,再加以实用主义的杜撰而炮制出来的谎言,是为“四人帮”篡党复辟的阴谋服务的,必须予以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1.
春秋习用语     
春秋大时代习用语,分日常、官场、战乱、外交和文化思想五方面,举当时书面习用语例,加以论证。诸凡春秋时代的社会状况、人民苦难、政治风云、文化闪耀、思想波澜、精神风貌。都可考见一二。  相似文献   

12.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和政治思潮,两者何为主从构成了儒法的分水岭。在维护等级秩序方面,礼、法并无质的不同,但“法”地位的上升及得到传统“礼治”社会的认可,极大改变了人们“循礼不化”的传统。在战国时期除旧布新的改革进程中,“法“以强有力的规定性发挥了巨大效用,但“法”始终未能完全取代“礼”,“礼”、“法”仍然各自有着自己的适用空间,而且等级之礼在社会阶层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以后,通过法的强制性制约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3.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同时,它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用人思想。"和而不同"用人思想的实施与否,直接关涉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从齐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衰落、统治者与富商大贾的扶植与引导、交通事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语音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性特征。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揭示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从唇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金元时期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代的隐士常常被人与无足轻重的葫芦联系在一起,"无益"又"无用",生命之轻承载着隐士生存之重;出仕的君子则是"比德于玉";隐士不臣君主,不友诸侯,让君主难容,因而受到迫害。隐士只好或佯狂于世,或遁迹深山,以求全生。  相似文献   

17.
春秋和战国是同处于东周社社的两个大变革时期,其军事体制的诸多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试从军事领导体制、兵种的变化以及妇女的广泛参战等三个方面对春秋和战国的军制做个比较,以此展现其军制特色。  相似文献   

18.
《墨子》一书中谈到了许多与军队会计相关的概念、方法、策略、观念、思想,主要表现在书其计数,督以其正;以规度圆,以矩度方;强本节用,开源节流;以人为本,利国利民;百人共财,百工即事五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会计立账、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国君们与世卿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逐渐失势的国君利用各种力量与强势的世卿抗衡,嬖臣是国君为了维护君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之一。嬖臣的出身来源比较复杂,社会地位较低,依附于君主。他们的出现,是周代宗法制和分封制松动乃至混乱的结果,也是下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表现。嬖臣自身的局限性和国君力量的孱弱,最终导致他们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春秋"私徒属"与战国"宾客"同属依附于各级贵族的社会群体,但又有着显著的差异:私徒属讲求忠诚,至死不二,宾客则以势取舍,择木而栖;私徒属仕于主人,奉职尽责,宾客则有事差遣,无事闲处;私徒属视主人为衣食之本,以尽忠为其人生目标,宾客则视主人为进身之阶,出将入相,欲显身扬名于国.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君主集权制的转变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