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的“自由”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使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写作.就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学生只有在最自由的、最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释放出最好的写作能量来。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参与阅读实践.我让学生尝试“在思考中阅读”的读书方法,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思考,自由思考中探索,自由探索中交流,尽情品尝阅读的愉快。  相似文献   

3.
随笔作为一种写作训练方式,是相对于大作文的一个概念。随笔因其形式的自由和内容的随意而备受学生的青睐。大作文重在引领学生走入写作轨道.建立写作规范,是学生“人格”的训练;而随笔则是一种完全开放与自由的写作.可以“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意随笔行,自由驰骋,是“人格”之后的“出格”训练。二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相互补充与促进。  相似文献   

4.
“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是相对于“不自由状态”而言的,是基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害怕作文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对音乐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王国”中插上翅膀,成为“自由的天使”。而在音乐课上,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批判旧的“师道尊严”,我们积极倡导尊重、平等和以人为本。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赏识”等新理念,很多人大声疾呼.要求教师“放下管理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带上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时间.曾经偏向教师的“权利之秤”开始向学生那边倾斜。在课堂上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活力”与“自由发展”,不敢否定学生的行为,就怕“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之中有爱迪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心罚”,就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心理处罚,即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以某种手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其表现如下:1.剥夺自由。老师将犯错误的学生时刻“带”在身边,不离寸步。上课坐在讲台边,下课站在办公桌旁。上厕所也须请假,且有学生干部跟踪监视。学生成了“囚犯”,行动自由丧失。2.孤立隔离。规定不得与其他学生说话,不得参加集体活动,不得和大家一起玩耍。视学生为“坏分子”,使其失去朋友和欢乐,变得“孤苦伶打”。3.剥夺学习权利。把犯错误学生赶出教室,让他们去除草,平整操场,冲洗厕所等。或干脆让学生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8.
教育改革中,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主要不再是授业解惑,而是去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我们.必须把学习的自由、权利、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尤其是对有与众看法不同的学生应该尊重、宽容,而不是压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并主动地投入进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教学形式:一种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填鸭式”教学,另一种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前者使学生“身顺而心违”,学生虽发展了体质,但.却感觉痛苦;后者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助长了学生消极涣散的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