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选取386名农村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俞国良等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农村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希望厌倦和无助等具体情绪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除满足和焦虑两种具体情绪外,学业成就对其他情绪的回馈预测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386名农村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俞国良等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农村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的学业情绪时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希望""厌倦"和"无助"等具体情绪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除"满足"和"焦虑"两种具体情绪外,学业成就对其他情绪的回馈预测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500名初中生施测学业自我概念问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以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情绪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模式。结果发现:(1)除了语文自我概念与消极高、低学业情绪以及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变量之间都显著相关;(2)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概念各维度都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成绩;(3)学业自我概念的各维度能够显著预测积极高、低唤醒度学业情绪,但语文自我概念并不能显著预测消极高、低唤醒度学业情绪。因此研究得出结论: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数学和英语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需要获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以5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不存在性别、年级、文理科差异,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维度中的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情绪与大学生学业拖延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应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以减少学业拖延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52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更多采用成绩趋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女生更多采用掌握回避目标;高二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接近目标,高三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目标;(2)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是成就目标和学业成就的有效中介,基本上验证了Pekrun等人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闽北山区5所高职院校816名大一至大三的在校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高职男生规范承诺显著低于女生,消极低唤醒情绪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专业承诺、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高职生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情绪及其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高职生专业承诺对学业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情感承诺是学业情绪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六安市和芜湖市793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分析后发现,学业拖延在学科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两两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成就目标对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9名高中生的课堂环境知觉、学业情绪与学业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情绪在学校类型、性别上差异显著。(2)学业卷入与学业效能、积极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苛刻等级评定、评价焦点分别与学业效能、积极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3)学业效能在课堂环境知觉与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352名中职生进行调查,以考察中职生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职生常体验到高兴、希望、平静、放松、焦虑、生气和沮丧等学业情绪,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均较低;(2)学业情绪各维度均与追求成功动机(r=-0.261~0.367)、回避失败动机(r=-0.232~0.481)存在相关;积极学业情绪对追求成功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88),消极学业情绪对回避失败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54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中生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示通过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3所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共750人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高中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的差异;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高中生的学业情绪能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压力问卷》、《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问卷》及《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感问卷》对河北某国家重点大学的476名硕士进行调查,并从中抽取247份压力处于中等程度及以上的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业压力处于中高程度的硕士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倦怠和较低水平的学业成就;学业压力中的外界期望压力和科研任务压力对硕士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前景压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学习倦怠在中高程度学业压力和学业成就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关系,对26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趋近动机(M)s与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且对两种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回避动机(M)f与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呈负相关,而与消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并能正向预测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负向预测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只在趋近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课堂学业情绪是学习者在课堂情境下产生与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课堂学业情绪研究对增强课堂效果,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课堂学业情绪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和成就目标等方面;影响课堂学业情绪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内容、教育情境等方面;且环境因素通过自我认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专业承诺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专业承诺和学业情绪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业情绪,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和较高的专业承诺;学业情绪、专业承诺在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学业情绪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各因子间呈现显著相关;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对大学生学业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随机挑选的500名中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各维度学业情绪分布依次为:厌倦、高兴、焦虑、沮丧、恼火、希望、放松、无助等,表现出消极与积极情绪交织,厌倦、焦虑占优,自豪、满足感比较低;中职生学业情绪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表现为:神经质(N)与消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内外向(E)与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以上表明E和N是中职生学业情绪有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8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趋近动机(Ms)与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且对两种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回避动机(Mf)与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呈负相关,而与消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并能正向预测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负向预测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积极低唤醒情绪和消极低唤醒情绪在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积极高唤醒情绪只在趋近动机和学业成绩间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取300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董妍和俞国良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被试的学业情绪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90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不受文理科、生源地以及性别差异的影响。(2)不同类型学校的"90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学校学业乐观是教师群体对教与学的积极信念与态度及由此形成的良好学校氛围,由注重学业成就、教师集体效能感以及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这三个协同作用的成分构成。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先前的学习成就等因素相比,学校学业乐观更能稳定而显著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学业乐观概念的提出及结构成分的确立源自积极心理学、学校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