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涛的绘画,敢于突破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宫廷画派的保守风格,在继承前人优秀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创造,予作品清新自然的面貌,不仅在绘画理论,而且在笔墨技巧方面均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及理论,对以后扬州八怪诸人的艺术风格具有深远影响,并为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是最有影响的两大体系,不管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洋绘画,都是人类精神实践活动的创造,其中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人生观以及宇宙观的差异,反映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必然有所不同.绘画是用笔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因而有必要从线、点以及中西方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不同来研究中西方绘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各自绘画思想和表现技巧上的迥然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不同,二者在世界绘画的历史平台上,形成了中西并行发展的绘画格局,它们各具特色,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早期佛教绘画遗址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石窟中南北朝时九色鹿经图、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两侧未生怨与十六观壁画以及代表中国本土绘画形式的武氏祠画像石的分析对比,印证佛教绘画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佛教绘画以传统和新需要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图形式上,佛教绘画带来的新样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构图形式,九色鹿经图等壁画同我国本土绘图也有明显的联系。佛教绘画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绘画以线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形成了东方主义的绘画特征。以线为造型手段使中国古典绘画具有模糊深度空间的特征,形成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独特空间感型,达到韵律感和生命感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相比,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明显地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文章以比较观从绘画的艺术表现、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追求以及形成中西方绘画之间差异的缘由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郁霞 《成才之路》2010,(33):65-66
电脑以独特的绘画方式,让幼儿以电脑为媒介,借助鼠标或键盘,运用相应的绘画软件来完成构图和涂色,形成幼儿心目中美好的视觉形象。只要幼儿掌握简便的鼠标及功能键的操作,熟悉相关的绘画软件,就可以用现成的颜色、线条和图形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8.
西方绘画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之一,除了是区分画种的主要依据之外,还承担了作为精神载体的作用。各时代的艺术家总是在寻找、研究、利用材料以形成他的绘画语言和画面样式。绘画材料的每次变革都促进了审美的发展,同时又对真实作出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真的观念是西方绘画材料嬗变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深入发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开始与多学科进行融合,电脑绘画作为一种新型与信息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电脑绘画对绘画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进行对比分析,来突出电脑绘画对绘画的影响,以更好的完善电脑绘画,推动绘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鲲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144-145,150
绘画的抽象性是相对于绘画的具象性而言的,它不以逼肖对象为目的,而是以高度概括、提炼的形态,产生一般具体物象所不具备的价值。因而这种不尽逼肖对象的形象反而比具体物象更富有含义。西方绘画抽象性形态有其演变的过程,古典绘画的抽象性形态主要是“形式的理性化”,现代绘画的抽象性形态主要是色彩的情感化和线条的情感化,让艺术家的主观个性赋予艺术品以独特的光彩和魅力。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西方绘画的抽象性也将随之发展,其在绘画中的作用与地位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理解平面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设计与绘画是两个各具特点又紧密相连的艺术,但从个性展示上来讲平面设计与绘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平面设计而言它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同一绘画体系下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理念与技法材料都应当是在同步发展的。可是工笔画发展到宋代这一文学艺术全盛之时,人物、花鸟、山水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不同,山水画因其表现对象特殊性导致与人物花鸟不同的技法与风格,但是同为勾线染色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却在造型法则上发展不平衡。花鸟画呈现出精致人微的高度写实的造型法则,而人物画是一种相对概括与提炼的装饰性的写实法则。二者同样生在“皇家”出自“院体”却出现了“同体不同法”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传统、各自的绘画理论、封建礼教的影响、题材的功能有所侧重、以及尺幅大小的几个方面原由使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探赜     
笔墨问题是中国画发展历史中一个争论不休探索不止的问题,笔墨各有着自己的不同表现形态,中国画以笔墨的完美结合表现出物象的笔情墨趣,表现物象的明暗,凹凸,向背,空间,质量,意境,气氛,是构成中国画艺术品位的决定性因素和关键所在,所以重视笔墨是提高中国画艺术品位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绘画色彩理念与中国画色彩装饰性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中西绘画观念互相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西方色彩理念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使中国画的色彩更加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花鸟画作为绘画形式,比山水、人物出现早。它经历了宋、明、清、现当代等四个大的鼎盛发展时期。长安画派多擅花鸟,是花鸟画在现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张施民师承“二蔡”和康师尧,但更重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花鸟画创作上有自己的不少特点,他是长安画派的第二代重要画家。  相似文献   

16.
中西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体系,中国画依附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其审美思想、造型理念等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然而当代许多中国画作品传统笔墨性内涵与意象性体现呈现弱化趋势,创作表现更多趋于逼真、写实和制作方面,许多作品更流露出画家对中国哲学、古文诗学、书法、理论等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欠缺。以此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当代中国画创作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观点,进一步阐述传统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水彩画发展趋势一直游离于油画与中国水墨画之间 ,使得大量的水彩画作品舍弃了自身的优势 ,一味资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技法 ,失去了水彩画形式语言的特质。基于此 ,探讨水彩画的艺术理路、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艺术处在百花齐放的今天,油画家们已不满足于从观念更新和形式多样化的角度在宏观上进行探讨,而注重了绘画语言自身的研究。美术应该回到美术自身,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和价值体系。油画大师们自成体系,并以其体系为语言思维模式建立起独自的造型意识和色彩表现。艺术家把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悟诉诸绘画语言,而这种语言正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摄影艺术从它诞生之时就受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之浸染,但它并没有被绘画所同化,反而取代了传统绘画的部分功能,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而存在,从而促使绘画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在当代艺术开放性和多样性发展过程中,摄影与绘画更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相互撞击、交叉,表现出多方位的艺术交融。分析摄影与绘画的相互交流、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和西方,历代都有关于诗画优劣的争论。在西方,诗画孰优孰劣,两派各执一端,势均力敌,但在中国传统诗画理论中,"诗优画劣论"一直占绝对优势。从顾恺之最早注意到绘画的缺陷开始,"诗近全能/画有局限"的观念始终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诗画的高下优劣之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异常局面。邵雍的两首议论诗为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即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并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